【城规三部曲.专访】伍美琴新加坡取经:环境体现人人活得有尊严
“我最深的感受是,新加坡大大小小的社区,不论贫穷或富有,他们的生活环境都相当理想。如果我们讲社会公义或者空间正义,新加坡就是最好的例子。”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系教授兼城市研究课程主任伍美琴,今年年初远赴新加坡住了三个月,研究当地在土地资源短缺下的规划与发展。她感叹,“新加坡政府做得最好的地方,是让每一个人都生活得很有尊严,从他们无差别的社区环境,就已经能体现出这种尊严,这是我最感动的地方。”《香港01》策划“城规三部曲”系列深度报道,先后到访新加坡、上海和深圳,探讨当地城规建设经验,冀为我们未来的城市面貌带来一些想像和启发。
《城规三部曲.新加坡》系列文章:
【城规三部曲.专访】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香港不缺地,缺规划【城规三部曲.专访】刘太格谈短期规划:再多火鸡也不会变孔雀【城规三部曲】新加坡土地利用的魔法——地图小不点规划大格局
很多人都说,香港和新加坡的历史背景和城市发展轨迹相似,就连新加坡赖以成功的规划体系,香港也有类似的《概念规划》。然而,在伍美琴眼中,两城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好像大部分人都是黄皮肤、黑头发,大家就觉得有共通性,但其实这是假象。”
伍美琴认为,在历史背景和城市发展轨迹方面,新加坡独立之前,已经有当家作主意识,英国也放权让他们实行内部自治,而战后的香港则像个避难所,不少人都抱着“过客”心态,仅少数人有“港人治港”的期许。
更关键是,新加坡于1965年建国时,一穷二白,又面对邻国虎视眈眈,故有极大危机意识,令他们痛定思痛,下定决心,要改善人民生活;反观香港,和平之后,因内地政局动荡,不费吹灰之力,就有大量工业家携带资金和技术来港,之后经济露曙光,眼见同胞水深火热,反而有种优越感,“很多类似的历史情况令我们觉得自己好掂。”
不管你是民主(派),或者是建制,在‘科学’面前,都没有分别的,只有‘科学’才是最中立的,大家不用争论,可以用‘研究’、用‘数字’说话。
“炒杂烩式”规划 难预见发展问题
至于城市规划体系方面,根据伍美琴所言,香港曾有三个版本的策略性(概念)规划:
(1)六十年代的《殖民地大纲图》,至七十年代易名为《香港大纲图》;
(2)《香港大纲图》后来被分为两部分,其一为八十年代的《全港发展策略》,后来于九十年代更新过一次,其二是目前仍然沿用、为各类土地用途和设施订定最低标准的《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
(3)至2007年,《全港发展策略》演变成《香港2030》及《香港2030+》。
不过,伍美琴指出,两地《概念规划》最大的不同在于,以《香港2030》为例,其实是由规划署根据不同政策部门的数据、或该部门将来发展方向、或该署所能搜集到的可能发展内容,“把它们炒埋一碟,整到好好睇睇”,而新加坡的《概念规划》,却是国家中央层面的宏观决策,决定新加坡在未来数十年,应如何成为一个怎样的城市。另一方面,香港亦没有订明具体发展计划的《发展指导蓝图》和《总体规划》,因此两者体系截然不同。
是否因为一些问题存在多年,而多年来都没有解决,就可以令我们盲目地相信这个问题无法解决、也不打算去解决?
“新加坡非常尊重科学,如果科学是尊重真相、或者寻找最适合的方法的话,作为一个学者,我备受感动。”伍美琴说,“不管你是民主(派),或者是建制,在‘科学’面前,都没有分别的,只有‘科学’才是最中立的,大家不用争论,可以用‘研究’、用‘数字’说话。”
她补充,新加坡政府不止委托大学做研究,其内部也有研究团队,连业界也有研究人员,“大家会互相印证,寻找最好的方案,而不是费喉舌争论政治立场。”
对于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接受《香港01》专访时所言,当地政府制定城市规划方案时,对“预测问题、解决问题,而非等到问题来了才解决”一说,伍美琴也深有同感。除了新加坡,她近月也在深圳住了三个月,研究当地城市规划,发现“原来深圳和新加坡一样,都是为人民解决问题,只有香港不是这样。”
港须破除无能为力迷思
伍美琴忍不住问:“是否因为一些问题存在多年,而多年来都没有解决,就可以令我们盲目地相信这个问题无法解决、也不打算去解决?我们好像从小就被人‘洗脑’,觉得我们是不可能有办法有创意去解决问题,以为‘创意’是某些人的专利,然而,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
你去塑造这个空间,其实等于你在塑造你的生命,你的这个空间,就是你的气质、人格、价值,但香港却扼杀了这样的空间,我们无法自我塑造,甚至会很被动地接受人家赋予你的价值观。
她提到,考察新加坡组屋期间,看到家家户户都在门口摆放不少物品,但在香港却不允许住户把私人物品放置于公共空间;她解释道,“这就是所谓的‘空间营造’,你去塑造这个空间,其实等于你在塑造你的生命,你的这个空间,就是你的气质、人格、价值,但香港却扼杀了这样的空间,我们无法自我塑造,甚至会很被动地接受人家赋予你的价值观。”
伍美琴自新加坡回港后,曾接受《香港01》专访,强调“香港不缺土地,只缺有愿景的规划”。她重申,如果我们能善用土地,足以令香港复兴,而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前提,就是要有愿景、可以令不同持份者为这愿景放下分歧。
伍美琴寄语:“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愿景,把香港变成一个有生态价值、人人安居乐业、楼价水平合理、经济多元有活力的城市,我们就要‘换框’、下决心,努力向这个愿景迈进。”
土地供应专责小组牵头的“土地大辩论”公众咨询进入尾声,然而,各界讨论大多集中于各执一词的“如何觅地”,而非更加关键的“如何用地”,即对土地分配仍然缺乏规划、对城市规划仍然缺乏愿景。《香港01》特此策划“城规三部曲”系列深度报道,先后到访新加坡、上海和深圳,探讨当地城规建设经验,冀为我们未来的城市面貌带来一些想像和启发。
《香港01》周报【城规三部曲.新加坡】系列文章:
【片】点解新加坡可以人人住大屋?因为有规划三宝!新加坡土地利用的魔法——地图小不点规划大格局【专访】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香港不缺地,缺规划【专访】刘太格谈短期规划:再多火鸡也不会变孔雀千呎组屋售百多万 星洲学者:政府无偿为民安居新加坡组屋模式是出路?香港学者:置业非唯一选择星民间团体推动“参与式规划”:每个居民都是专家香港民间规划方案屡触礁 推动变革建立互信组屋设计以人为本 刘太格:一扇门一面墙都考究
上文节录自第124期《香港01》周报(2018年8月13日)《港规划学者赴星学法 伍美琴:人人都活得有尊严》。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
【城规三部曲.上海篇】系列相关文章:
上海坚持多中心 网络化 对香港有何启示?(上)上海坚持多中心 网络化 对香港有何启示?(下)抛下一个“怕”字 开拓浦东廿年打造另一个上海上海钉子户维权15年 城市发展为谁服务?从大拆大建到社区微更新 上海旧城新貌变奏曲中国大城市规划思维有误 专家:规划不当致城市病【片】强拆时代已经过去 土地用途更新应更人性化
【城规三部曲.深圳篇】系列相关文章:
深圳规划构建经济奇迹 香港错失了什么?深圳人多不阻高速发展 全因每五年一次规划?香港可参考深圳多中心 再造一个中央商业区吗?深圳如何医治城市病 给市民留一点绿40年前的深圳 没有钱下杀出一条血路十年规划 十年建设 打造超级中心福田看《深圳2035》如何修正执行上的错来了,就是深圳人吗?深圳另一面 城中村打破城市单一价值从推倒重建到综合整治 资本进城中村是隐性驱逐?走出城中村才是深圳人? 城市不能只有高端人才香港能否对大湾区“长期打算 充分利用”?【片】金钟站逼到晕 效法深圳多城市中心有无得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