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规三部曲】香港可参考深圳多中心 再造一个中央商业区吗?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说过,深圳最初的发展是依赖香港,深圳最先发展起来的罗湖,其位置是深圳最接近香港的一带。但自九十年代起,深圳开始发展另一个中心区福田,再到南山、前海一带,逐步建立除加工产业以外的其他新产业。这对香港是一记当头棒喝——香港长期以来依赖金融、服务业的现象,到底是不是到了要改变的时候?抑或我们应该要问,当香港发展一个新的CBD(中央商业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是不是简单地复制中环?
建新CBD不应只复制中环
细看新加坡、上海和深圳的城市规划,便会发现三地不约而同都朝着多中心的方向发展。关于香港未来数十年发展规划的《香港2030+》也提到在九龙东及东大屿创建本港第二及第三个商业核心区,对于这两个选址能否解决香港积重的城市病,社会上异议不少。
香港的新市镇和市中心是1(直接)去了3,缺了个2。港府一直没有做2,现在做1,也不停做3。香港应该培育新的就业商业中心,不应只限于中环。
深圳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前院长王富海提起香港的城市规划,便道了句:“香港的新市镇和市中心是1(直接)去了3,缺了个2。港府一直没有做2,现在做1,也不停做3。香港应该培育新的就业商业中心,不应只限于中环。”在香港,也有规划师曾提出过类似质疑,吴永辉早于2008年3月发表《重构城市布局——研究报告》的副都市中心方案,提倡把高铁总站放在新界中部,以推动副都市中心。今天再问他当初这个想像从何而来,他说是基于香港日后长远发展:一为经济,二为应对日后人口老化。
“香港(生活)成本超高是国际共识——楼贵,人工贵,地方却小;另外,人口严重老化,香港失败在于我们没有准备如何迎接人口老化,更失败的是我们新一代不愿生育,那么对未来的社会投资是很严重的负荷。”
成本高会削弱香港的竞争力,相信不难理解,那么人口老化又如何与发展新CBD扯上关系?吴永辉解释,人口老化会令政府公共开支负荷进一步加剧,那么政府必须维持经济增长,不能单靠卖地作最大收入来源,而是要投资开拓新产业,发展新CBD便是其中一步。
目前的CBD到底出现什么问题?难道不能在既有的地区扩张,而需要另外开拓新的空间吗?“实际上(维港两岸)可发展的空间已没有,那边是老城区,道路也是窄的,每个人都涌来上班,造成交通问题。要解决,必须在这些地区以外制造就业机会。但《2030+》中提出的东九龙一带碍于空间,范围不够大,因是旧市区重新发展出来的地区,道路相对地窄,其实不是好的选址。”
土地大辩论失焦 不提规划
从规划谈到即将步入尾声的“土地大辩论”,吴永辉提醒,社会在辩论中争议高尔夫球场的去留、是否填海、郊野公园边陲的发展空间、公私营合作的可能性,重点都是如何觅地,但对土地整体如何规划发展却绝口不提。
《香港2030+》估算,香港长远土地需求达4,800公顷,撇除已落实用地,仍缺少1,200公顷。土地大辩论的目的是找到填补这1,200公顷短缺土地的方案。吴永辉指出,当中包括约300公顷经济用地及700公顷政府、机构或社区设施及休憩用地,房屋用地估计短缺230公顷,“1,200公顷中只有200多公顷用来建屋,但没有太多香港人有留意……”他说,土地供应要规划先行,不然一切有关土地供应的讨论是转移了焦点。“就像发展元朗洪水桥一带,如果没有好的交通规划,再在那边建屋,屯门公路一带只会(更加挤塞)……香港最塞的一条是屯门公路、一条是龙翔道。”他顿了顿说,“土地大辩论若不提规划,不提类似的基本问题,不提解决方法,只讲找什么什么地,是很有问题的。”
土地大辩论若不提规划,不提(对交通挤塞及新市镇发展)解决方法,只讲找什么什么地,是很有问题的。
最后,他提起了早前到深圳开会时,听到深圳官员正在讨论未来规划,“深圳现正做2050规划,是一个概念规划,而香港呢?是空白的。你要与人竞争,至少你要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空白的规划,一有比较之下,便显得有所欠缺。我们要向政府追问的,除了是对日后香港发展的问号,还有政府对以后的香港到底有什么想像与愿景。
港深合作往何处去?
在深圳的全方位扩展蓝图里,香港也有角色。前海中心包含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这里被定位为支持香港的内地后方基地。在深圳市政府的规划文件中,不难看出前海是香港与深圳“合作”的重地,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为这里带来新的任务。
不能否认,香港与深圳的关系既亲密又疏远——亲密,是距离近在眼前,疏远,乃两地在政治上实行不同体制,在经济上也互相竞争。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常年研究深圳的产业政策,也关注港深之间的合作关系。在他看来,城市之间因争夺人才、企业落户而有竞争是正常的事,这是良性的竞争,因为城市自身不论在政策还是建设上都必须进步,才能提升国际地位,吸引更多外来人才和国际企业。
至于“争龙头”这类则属于恶性竞争,郭万达曾撰文指,广州、深圳和香港均有争夺大湾区“龙头”的念头,但此举会损害大湾区规划。“大家可以做大湾区的核心城市,本来合作便是多中心,可各自发挥优势。非要说你跟着我,我跟着你,这没必要啊,是要相互之间的补充。”
深圳及邻近城市的合作便是一例。郭万达举例指,早前做研究时发现,深圳产业关联与东莞最为紧密,除了因距离近之外,两地企业及人员亦往来频繁,恰恰通过这样的关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但我们也不会说深圳是龙头。”
然而,目前香港社会对于大湾区规划的讨论点不在香港是否“龙头”,而是对香港成为大湾区规划一部分的畏惧。郭万达认为,香港人要想的应该是如何去解决正面临的既有发展阻碍,特别是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香港支柱是金融及物流业。金融业是少数人赚很多钱的行业,但物流却是很多人赚很少钱的……缺少了中间一群人及行业。如果你修读engineering(工程),在香港不然你就改行,不然你就学其他东西。你便发挥不了自己所学的。”郭万达解释,发展新产业需要有空间和市场,香港与其他城市合作恰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故此,与其说是大湾区规划,倒不如说是有利香港自身的发展。
上文节录自第126期《香港01》周报(2018年8月27日)《规划白纸上构建奇迹 深圳能 香港不能?》。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
【城规三部曲.深圳篇】系列相关文章:
深圳规划构建经济奇迹 香港错失了什么?深圳人多不阻高速发展 全因每五年一次规划?深圳如何医治城市病 给市民留一点绿40年前的深圳 没有钱下杀出一条血路十年规划 十年建设 打造超级中心福田看《深圳2035》如何修正执行上的错来了,就是深圳人吗?深圳另一面 城中村打破城市单一价值从推倒重建到综合整治 资本进城中村是隐性驱逐?走出城中村才是深圳人? 城市不能只有高端人才香港能否对大湾区“长期打算 充分利用”?【片】金钟站逼到晕 效法深圳多城市中心有无得谂?
重温【城规三部曲.上海篇】系列相关文章:
上海坚持多中心 网络化 对香港有何启示?(上)上海坚持多中心 网络化 对香港有何启示?(下)抛下一个“怕”字 开拓浦东廿年打造另一个上海上海钉子户维权15年 城市发展为谁服务?从大拆大建到社区微更新 上海旧城新貌变奏曲中国大城市规划思维有误 专家:规划不当致城市病【片】强拆时代已经过去 土地用途更新应更人性化
重温【城规三部曲.新加坡篇】系列相关文章:
【片】点解新加坡可以人人住大屋?因为有规划三宝!新加坡土地利用的魔法——地图小不点规划大格局【专访】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香港不缺地,缺规划【专访】刘太格谈短期规划:再多火鸡也不会变孔雀【专访】伍美琴新加坡取经:环境体现人人活得有尊严千呎组屋售百多万 星洲学者:政府无偿为民安居新加坡组屋模式是出路?香港学者:置业非唯一选择星民间团体推动“参与式规划”:每个居民都是专家香港民间规划方案屡触礁 推动变革建立互信组屋设计以人为本 刘太格:一扇门一面墙都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