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一文尽览重点:减税、交通津贴200万人、中史必修科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施政特首林郑月娥上任后首份施政报告今日(11日)出炉,报告焦点包括拨出20亿港元公帑,凡每月公共交通开支超出400港元的市民,其400港元以外的交通费,政府会补贴 25%,该新计划与劳工处现行就业交通津贴不同;土地房屋政策乃是新政府“重中之重”,施政报告交代推展“港人首置上车盘”细节,选取观塘安达臣道住宅用地试行,提供约1000个单位,助年轻家庭置业;“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易名为“在职家庭津贴计划”,津贴额亦“加码”。

【交通运输】

政府计划用公帑补贴市民长途车费。(资料图片)

【土地房屋】

特首林郑月娥的首份施政报告,其中一个焦点是首置上车盘。(资料图片)

【经济发展】

施政报告落实“两级制利得税”(资料图片)

【安老助弱、劳工权益】

明年年中推出“高额长者生活津贴”,向合资格长者每月发放3435港元。(资料图片)

【创新及科技】

(资料图片)

【医疗、环境卫生】

(资料图片)

【教育】

上星期一名家长于网上讨论区发帖,自己小朋友在校巴中途转车时被遗下。(资料图片)

【司法】

政府宣布,与司法机构已经达成共识,将现时极为挤迫的高等法院大楼,重置到中环新海滨的5号用地,即立法会大楼旁边。此外,当局拟于铜锣湾加路连山道兴建一座可容纳区域法院、家事法庭及土地审裁处的“区域法院综合大楼”,料耗资逾200亿元,长远解决各级法院的需要。

【跨部门协作、青年人发展】

提供更多到内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世界各地的实习机会。(资料图片)

【艺术、体育及文化】

施政报告表示,在禁止象牙贸易时,不会向象牙业界作出赔偿,以免传出错误讯息。(资料图片/梁鹏威摄)

【环保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