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拆局】林郑提科研目标 先要知一段创科“黑历史”

撰文: 凌昕
出版:更新:

特首林郑月娥在其施政报告中,提出将研发总开支相对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在五年内由0.73%倍升至1.5%的目标,这个看似进取的数字,相比起香港的竞争对手,只是稍稍追落后而已。
而更关键的是,提出类似目标的,林郑月娥并非第一人,而当时拓展创科产业的豪言壮语,最终又变成一个不提就当作不存在的“八万五”式黑历史。

有政界人士分析,今次律政司司长的人事变更,其实是一场早已预定的布局,目的是为23条立法储备民望能量。(李泽彤摄)

延伸阅读:【施政报告2017】特首亲领军创科委员会 预留逾100亿作大学研究

研发开支比率倍增 香港仍落后对手

对于今次的施政报告,外界本来预计房屋政策将是重中之重,但在林郑的讲辞之中,谈及创科的部分比房屋政策排得更前,显示她对有关政策的重视。根据施政报告所提出的目标,在本届政府五年任期结束前,会把本地研发总开支相对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倍升至每年约450亿元,即由0.73%增加至1.5%。

在五年内将研发比重翻倍,表面上是一个颇为进取的目标,但实际上,1.5%的目标其实仍然偏低,顶多只算“好过冇”。例如新加坡、台湾等,研发开支相对生产总值的比率达到2%以上,至于南韩更高达4%以上,甚至与香港只有一河之隔的深圳,去年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亦达4.05%。

梁挀英任内大力推动成立创科局,但被批评未有实质支援本地创新企业。(资料图片)

延伸阅读:【施政报告】减利得税效用有几大? 麦萃才︰够钱请多个junior

梁振英曾提类似目标 终沦“八万五”翻版

虽然有论者指,香港的研发投入比率偏低,主要是不少地区都有军事需要推动科研,不过若仔细分析各地的数据,其实军事对科研的影响未必太大,就算扣除国防军事部分,比率仍远高于香港,例如南韩在扣除国防研发之后,研发总开支占生产总值仍达4.14%,香港就算升至1.5%,其实并没有甚么好炫耀。

而且,讲与做从来都是两回事,林郑提出1.5%的目标,并不代表一定能够达到。事实上,提出类似目标的,林郑并非第一人,其实梁振英在2012年参选特首的时候,其政纲已经提出过要在五年内,把政府投资研发的总开支提升至本地生产总值0.8%。

但根据政府统计处的数据显示,包括高等教育机构、政府机构在内的研发开支,在过去五年间都维持在约0.4%的水平,远远未达梁振英当初提出的目标。而在他临卸任前公布的施政汇报之中,在创新及科技的部分,只是表示投放了180亿元,并预留了100亿元以推动创新及科技发展,对于创科政纲“走数”却只字未提,变成了另一段不提就当作不存在的黑历史。

马化腾指每个成功的城市,一定有政府正面主导的作用。(吴钟坤摄)

延伸阅读:马化腾提倡港府引入内地科技人才 高官若做不到应被问责

高官但求无过 没有承担怎见成绩

上届政府推动创科失败,主要原因是政府把花了钱就当交了差,对整个产业发展欠缺担当。例如新加坡,不但政府会有明确的产业政策发展方向,引导企业投入具潜力的领域,亦会积极为学界和商界牵线,将科研转化为能够驱动经济发展的具体成果。早前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更亲自过问当地流动支付的发展,拍板设立国家电子支付系统,足见政府要大力推动科研,绝对不是花钱就了事。

因此,香港推动科研要见成效,最重要是督促官员做实事“找数”,就如腾讯主席马化腾早前来港出席论坛时建议,如果官员推动创科做不出成绩就要问责,因为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据讲当时林郑的回应是香港政府不可以随随便便炒人。当不少政府都要求官员有承担,做事要见实绩,在香港当高官却是一个打不烂的“铁饭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样的官场风气之下,香港创科能否做出成果?你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