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观点】香港必须冷静看待金融科技创新 才能趋吉避凶
金融科技创新可以帮助金融业界革新业务模式,满足现代社会对效率的追求,因而获得社会重视和鼓励。刚公布的《行政长官2017施政报告》就强调香港要“继续致力推动本港金融科技发展,让业界试行创新业务”。但新技术的应用好像一柄双刃剑,一旦错误运用起来,非但不会带来好处,反而会产生各式各样的乱象。香港在看待这些科技时,必须保持冷静,千万不要踩进误区。
看看“区块链”(Blockchain) 技术吧,其一大特质是“去中心化”,这种性质源于点对点通讯技术和密码学原理等重要组成元素。这些元素建构出一个由众多平等节点组成的网络,数据会复制给网络中的各个参与者,并组合为一个细块,所有交易信息均被验证和客观记录,可以追溯而且无法篡改,因而毋须依靠中心单位作出担保来提供信任。传统上由中心单位处理或核实交易的环节就可以消除,有助既有金融体系化繁为简。
就以当前的跨行支付清算安排为例,由于不同的银行阵营使用互不相连的支付系统,银行之间每天都要为所有交易进行检查和结算,转账可能需要两至三个工作天完成。即使《施政报告》提及的“快速支付系统”能大幅压缩清算时耗,但金融管理局需要为此搭建新平台,让银行通过设于该局的账户扣账和收账。倘若银行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结算专用的虚拟货币,银行之间可以通过系统直接检查交易记录,毋须再进行对账,市民可以轻易实时收付之余,亦可降低银行的后台支出。
不过,“去中心化”也可以成为逃避政府和银行管控的工具。一旦我们为它披上一件对抗央行滥发货币的外衣,就会陷入了“去中心化”的迷思,制造出带有类似骗局色彩的比特币。比特币无异于一种超级投机工具,既不具备完整的货币功能,又高度集中于一小撮人的手中(据报,4%的市场控制了95%流通的比特币),价格非常波动且易受操纵;此外,早期持有者的投资回报主要依靠新资金不断加入而实现,市场上后来的接盘人很大机会成为牺牲品。
金融科技创新最终带来福还是祸,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定力,不让虚幻的元素迷惑。
不少政府已经意识到,全无监管的比特币不可能是未来虚拟货币的重点形式,但同时也明白到虚拟货币的交易快速、简便和低成本的优势,因而在其他方向积极探索。
瑞银集团主席韦伯 (Axel Weber)曾就此给予“提示”。虽然他公开质疑比特币前景暗淡,但一直认为“区块链”技术具备发展潜力,可能成为最有效率管理交易的方法,甚至声称借此建立的“数码分类账”(Digital ledger)最终会被广泛接受。
号称“未来城市”的杜拜遵循了这一方向,锐意把经济建立在“区块链”之上,目标是在2020年把全部适用的政府服务与交易都改到“区块链”上进行。据Business Insider十月三日的报道,杜拜政府会联同它辖下的Emcredit公司以及英国Object Tech Group 公司利用“区块链”技术发行加密货币“emCash”,并附设电子钱包“emWallet”,居民可用带有近场通讯技术的手机进行日常购物交易、缴交电费及转账。
当然,杜拜政府纵有良好意愿,也不保证最终不会荒腔走板。比如说,如果杜拜因为虚拟货币的发行而成为不法份子的避税天堂,那显然又是掉入了另一个误区。因此,在考虑科技的应用性及可行性之时,对于如何确保金融科技创新用于正途、不会沦为套利工具的问题,实在有必要非常认真地对待。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金融科技发展亦有一定的基础,就更加没有理由陷入如比特币式的“自由”迷思。
最近,《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指高盛拟涉足比特币交易业务,一些国际大型银行又正在研究“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业务之中。它们会否带来更多比特币的变种,还是会导致其他结果出现?香港要毫不含糊地回答这些问题,确保创新方向不会背离市民福祉,关键在于设法避免金融科技创新由金融机构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