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丫海难死因|过往督察跟师傅学验船 指甲板下水密装置毋须检查

撰文: 陈晓欣
出版:更新:

2012年国庆39死南丫海难死因研讯,今(21日)进行第12天研讯。在“南丫四号”获发牌前3度验船的海事处职员的供词指,他以手摇及目视方式检查座椅有否松脱,验船时没有检验水密装置,并提到在船只获发牌后,处方人员会在最后检查(Final survey)时检验水密门。有做过最后检查的海事处职员就供称,跟师傅学验船时得知,最后检查在毋须检查甲板下的水密装置,故他验船时亦没有检查。

南丫海难・专页

验船督察周兆鹏曾于2011年为“南丫四号”件两年检,他称当时有以目视方法检验水密舱壁。(陈晓欣摄)
港灯船只“南丫四号”在2012年10月1日沉没,酿39死,2025年召开死因研讯。(Getty Images)

死因庭今传召3名海事处曾检验“南丫四号”的验船官出庭作供。

2011年以目视方式检验水密舱壁

时任验船督察周兆鹏供称,他曾在2011年5月进行两年检,他当时以目视方法检验水密舱壁,观察有否变形、锈蚀等。周说,他假设了船舱结构没有改动,没有印象尾舱是否有一个足以让一个人经过的通道口,他一路行一路睇,发现没有异常便会去下一个舱,那时没想过通道位置应该是水密舱。

验船时假设当年计数的同事认为不需水密门

死因研讯主任问,他见到通道口没装水密门时,是否应该怀疑该处须建水密门?周称他假设当年计数的同事确认了不需要水密门。周又称在验船当日早上会收到相关船只的档案,图则需要在系统上查看。他习惯在验船前阅读总布置图,如果有时间会望一望,他忘记有否在验船前看过“南丫四号”的图则。

家属律师指2006年指引需建水密门

代表家属的大律师谭俊杰向周展示总布置图,问周图则上的5条实线是否代表水密舱,周同意,亦同意根据海事处2006年的指引,水密舱壁须建造水密门。谭说,如果周有看图则便会知道该处须建水密门,没留意通道口没有建水密门是周的失误,周不承认。

退休验船督察周安国曾在2007年为“南丫四号”作四年检,他指水密舱壁部分应该在建造新船时检验,跟师傅验船时得知,最后检查只需检查甲板上的水密装置,其他同事亦是如此理解。(陈晓欣摄)
港灯船只“南丫四号”在2012年10月1日沉没,酿39死,2025年召开死因研讯。(Getty Images)

2007年的验船无留意水密装置

退休验船督察周安国供称,他在2007年7月为“南丫四号”做过四年检的最后检查(Final survey),负责检查船壳有否损毁、喉管有无渗漏等,他虽然要入船舱检查,但指水密舱壁部份应该在建造新船时检验,并说:“我哋只系事后去睇有冇咩潜在危险。”故他没有留意船舱的水密装置。

师傅称只需检查甲板上的水密装置

周安国说,他在跟师傅验船时得知,最后检查只需检查甲板上的水密装置,其他同事亦是如此理解。惟周安国同意,处方指引没有写明所需检查的水密装置位于甲板上或下。

助理验船督察陈兆兴,曾在1999及2000年为“南丫四号”作四年检及一年检,他称当时没有检查水密装置,因为不关他事。(陈晓欣摄)

1999至2000验船未查水密装置

助理验船督察陈兆兴供称,他属船体分科,在1999年及2000年进行过四年检及一年检,1999年属于覆检同事检查过项目,包括船头甲板烧焊和灭火喉等,由于所需检验项目位于主机房,他只检查了负责的项目,不知道舵机房和油箱房之间有条通道。至于2000年的检验情况,陈指那次他只负责检验船壳外部,当时船东表示在船尾修补过裂痕,因此他入了舵机房检查。陈说,他当时没有检查水密装置,因为不关他事。

家属关注,舵机房面积不是很大,问陈会否留意通道的窿,陈表示没有,因舵机房灯光昏暗,须用电筒照明,又说:“窄唔代表会望晒。”

港灯船只“南丫四号”在2012年10月1日被撞后数分钟内沉没,酿39死。(Getty Images)

1991年入职验船官跟资深同事学验船

曾为“南丫四号”作3次新船检验的已退休海事处督察余极全,因健康理由未有出庭,死因研讯主任在庭上读出其书面口供。余在1991年入职海事处任验船官,隶属船体分科,他无接受过任何训练,跟随资深同事约1至2个月学习验船后便独自验船,验船时会参考蓝书及1995年指引。

1995年验船时无参考图则

在“南丫四号”获发牌前,余曾于1995年12月及1996年1月和2月,共3度验船。余提到,1995年的验船是负责检验船只的推进轴、急轮和舵棍材料,俗称“打唛”,他验船前没有参考图则。

1996年验船无带图则

及至1996年的1月,余应指示检验“南丫四号”的跟进项目,包括舦板、船尾扶强装置及船尖舱底结构等,检查时须参考舦板及舦棍图则。余曾进入舵机房,但当时没有带任何图则,因为他当时并非检查油箱房和舵机房之间的舱壁结构。

目视及手摇方式检查座椅

同年2月,余为“南丫四号”作最后检查,余说“蓝书”没有详列所需检查项目,但他知道要验安全设备,他初入职时亦跟随过资深同事学习如何做最后检查。余当天检查了船上的航行灯、响号等,曾点算过救生圈及救生衣数目,以及有否损毁。他又以目视及手摇方式,检查座椅有否松脱。余验船后认为“南丫四号”的救火设备和欠缺浴室扶手等,决定须覆检不足之处,当天未有发出验船证明书。

港灯船只“南丫四号”在2012年10月1日沉没,酿39死,2013年的独立调查报告指,座椅不稳是多人罹难原因之一。(Getty Images)

座椅松脱是乘客罹难原因之一

翻查2013年海难独立调查委员会报告,上层甲板座椅松脱被指是导致乘客罹难原因之一。报告指,余极全不曾查询座椅的固定方式,所作的检验只能说是粗略,海事处在初次检验座椅时,竟信纳上层甲板的座椅是妥为稳固,令人费解。报告亦指,如余有参考船体主要图则,理应很容易留意到舱壁漏装水密门。

水密舱渗漏检查在内地进行射水测试

就“南丫四号”新船及旧船应在何时检查水密舱、水密门及水密盖,余说验船督察在检查新船船舱结构时,会核对新船的水密装置是否如结构图则所示,如漏装水密装置会纪录低,要求船厂及接手的同事跟进。余说“南丫四号”已就水密舱渗漏检查在内地进行射水测试,报告已呈交处方。

检查水密装置只关水密效果

余称,在验船证书发出后,水密门等水密装置会在最后检查(Final survey)时检验,通常以目视或粉笔测试有否渗漏,但不会检查水密门位置和核对图则,验船官可凭经验来看船只有否改动过,发现有问题才会核对图则。据他认知,处方1995年及2006年工作指引,检查水密装置部份只是关于水密效果,无关水密装置的构造,尺寸及安装位置正确与否。

南丫海难死因在西九龙法院进研讯。(资料图片)

39名遇难者:区晓霖、邬宝甜、张月媚、许嘉伟、李瑞兰、郭亮莹、苏贵媛、林日、司徒英、伍彩霞、郭文曦、张颂轩、徐莲好、王惠娥、林基玉、比索志豪、梁颂彩、Ie Hwie Wendy 、黄丽珍、黎翠玉、徐志伟、陈敏盈、陈荣基、郑燕兰、刘静岚、梁家杰、李咏梅、甄子祈、古文昌、赵少琼、林蔚懿、胡毓芬、傅玉灵、林嘉敏、刘文丽、陈巧銮、郑先鑫、何黄佩兰、徐凯盈。

本次研讯共7名难属参与,他们由大律师谭俊杰和李峰琦代表,其中2名家属赵炳全及梁家杰的姐夫列席。研讯的利害关系方包括海事处、经营“海泰号”的港九小轮控股有限公司、建造两艘船的财利船厂及香港电灯有限公司。

案件编号:CCDI-1075-1113/2012

海事处验船督察口供

船厂高层称早已敲定不装水密门

制图及验船数据早有出入

幸存者忆述意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