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丫海难死因|船厂董事推翻2013年说法 建船时已敲定不装水密门

撰文: 陈晓欣
出版:更新:

2012年国庆39死南丫海难死因研讯今(15日)续,建造“南丫四号”的财利船厂董事罗愕莹被传召作供,罗承认船只没按标书要求设5道水密舱壁,亦承认图则有差错。罗解释,他早在1994年外判公司绘制“南丫四号”图则阶段,发现装上水密门会违反海事处的规例,故最终敲定不安装水密门。海事处代表澄清罗误解法例,罗回应:“可能我理解错误啰。”罗承认,他今天才首次表示他与外判公司董事商讨后决定不安装水密门,换言之推翻了其在2013年独立调查委员会的说词。

南丫海难・专页

财利船厂董事罗愕莹(右)称建船时已敲定不建水密门,与他在2013年独立调查时说法不同。(陈晓欣摄)
南丫海难死因在西九龙法院进研讯。(资料图片)

罗愕莹曾任海事处特许验船师

财利船厂董事罗愕莹供称,他在大学修读造船工程,是英国验船委员会委员,亦曾担任海事处特许验船师。

罗指他在1973年加入财利出任经理,3年后成为董事之一。在90年代起,罗负责商业船销售事宜,建造新船工作由他和胞弟罗衍莹一同负责,包括本案的“南丫四号”。

聘请新加坡公司绘制图则

罗忆述,港灯在1994年邀请财利就“南丫四号”撰写标书,财利其后中标,罗委聘了新加坡公司“Naval Consult”绘制图则,船壳则由内地的梧州船厂建造,工程部主管冯继明担任总工程师,确保船厂按图施工,同时船壳由中国船级社评级。

南丫四号跟同公司另一船蓝本制造

罗称,“Naval Consult”曾设计客船“东区一号”,“南丫四号”是以“东区一号”的蓝本设计。罗指出,“南丫四号”是在香港水域行驶的船,有别于“东区一号”,所以“南丫四号”须符合海事处的“船总长度一成”规例,由“两舱进水不沉”原则改为“一舱进水不沉”,无需安装水密门。

2012年10月2日,海难翌日,南丫四号被吊船吊起。(Lam Yik Fei/Getty Images)

消失的水密门的相关提问

就“消失的水密门”争议,家属及海事处代表均指标书列明财利须建造5道水密舱壁,惟财利最终没在舵机房和油箱房2个舱室之间装上水密门。

认修改没有书面通知港灯

罗愕莹承认,财利没有按标书要求建水密舱壁,作出此改动时,亦没有书面通知港灯。罗补充,标书亦写了“generally follow(大致依从)”字眼,并称:“有嘢改唔出奇,如果佢(港灯)有认真睇会发现到。”强调船只由海事处获发牌。

认为装水密门会违海事处规例

罗续指,当合约要求与法例抵触时需要变通,他早在1994年12月“Naval Consult”设计“南丫四号”图则时,发现若在舵机房和油箱房之间装上水密门,便会违反海事处的“船总长度一成”规例,他与“Naval Consult”董事John Lim商量后决定不安装水密门。

2013年独立调查无提及改动

研讯主任李希哲指,罗在2013年的独立调查委员会上,并无提到财利由始至终没打算安装水密门。罗称,他是“事后记返”此事。

以为Lim会在图则反映

死因裁判官周慧珠及各方关注,除了Lim知道无需安装水密门,罗有否告知梧州船厂及财利员工。罗表示没有,解释他1994年与Lim作出决定之际“啲图纸未出世”,故其他人不需要知道;罗当时认为,Lim之后会在图则反映“南丫四号”不用装水密门,罗承认没有看过“南丫四号”所有图则。

海难后才知张福初算错

罗又称他没有看过设计部员工张福初作的稳性计算,他在海难后才知道张误将6个舱室作为稳性计算的基础。当被质疑文件有罗的简签时,罗称应该是其他董事签的;又指他发信给海事处时,没看附件故没发现出错。

对于梧州船厂与冯继明的通讯显示,财利需要安装水密门,罗称那些通讯:“点写都唔紧要。”

海事处律师规例与建水密门无关

海事处代表罗蔚山大律师澄清,“船总长度一成”规例是计算稳性的基础,不是法例,并非罗所指尾舱室不能短过船总长度一成。罗称他不知道,又说:“可能我理解错误啰。”律师续指,计算破舱稳性时运用“船总长度一成”规例,与舱室是否水密是无关,罗回答:“你当我依家知。”

指罗说法与独立调查有别

律师续指,罗愕莹今日的说法与当年在独立调查委员会有别,Lim的供词亦没提及过罗的说法,质疑罗愕莹与Lim有“秘密对话”,只有他们知道,形容罗愕莹是“打倒昨日的你”。

罗愕莹表示,如果他们没有对话,“Naval Consult”就不会在图则标示2舱室中间设通道口(access opening)。

罗解释或当时无人问及

死因裁判官周慧珠亦关注,为何罗在事发后3个多月的调查委员会上,没有提及在设计图则阶段,已认为加水密门会违例的事。罗说:“唔记得有冇人问我,可以话你听道门从来都系唔需要。”

指海事处督察未发现图则不乎

对于多幅图则就是否设水密门有出入,罗愕莹说:“好不幸地其他人,包括海事处Inspector都冇发现。”

财利证供指Jon Leizaola负责审核图则及稳性计算,之后交由海事处审批。罗表示他聘请Leizaola,对方有英国造船工程背景,认为对方懂得看图则,及懂得覆检张福初所作的稳性计算。对于Leizaola发给海事处的电邮有罗愕莹的简签,而电邮附件包括“南丫四号”多张图则。罗表示,他不会查看电邮附件,

不知围板高度

另外研讯议题之一,是南丫四号”的围板高度不符海事处规例,罗称他不知道围板高度违例。

东区一号亦在被撞后下沉

翻查陆媒2006年的报道,珠海客船“东区一号”(Dong Qu Yi Hao)当年6月19日在珠海海域与与一艘澳门客船相撞后下沉,86名乘客及6船员全数获救。

39名遇难者:区晓霖、邬宝甜、张月媚、许嘉伟、李瑞兰、郭亮莹、苏贵媛、林日、司徒英、伍彩霞、郭文曦、张颂轩、徐莲好、王惠娥、林基玉、比索志豪、梁颂彩、Ie Hwie Wendy 、黄丽珍、黎翠玉、徐志伟、陈敏盈、陈荣基、郑燕兰、刘静岚、梁家杰、李咏梅、甄子祈、古文昌、赵少琼、林蔚懿、胡毓芬、傅玉灵、林嘉敏、刘文丽、陈巧銮、郑先鑫、何黄佩兰、徐凯盈。

案件编号:CCDI-1075-1113/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