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丫海难死因|工程经理认制图有误 船厂一直以错误资料计算稳性
2012年国庆日南丫海难酿39死事故死因研讯续审,建造两艘肇事船只的“财利船厂”时任工程部经理张泉佑今(9日)出庭作供,承认早前为船只制图的设计部员工,引用了错误的规则制图,船厂公司职员却一直沿用该错误的资料计算船只的稳性(Stability),他亦曾两度批准相关计算,承认存在疏忽,但强调海事处亦有作审批。
船只曾判给新加坡工公司审批资料
“财利船厂”时任工程部经理张泉佑供称,他在1956年加入财利做学徒,1974年晋升为工程部经理。财利在1995年至1996年建造“南丫四号”,他在1994年移民加拿大,97年回流重返原职。张称他在1998年及2005年审批过该船的稳性资料,再交由海事处审批。他离开财利期间,其工作外判予新加坡公司“Naval Consult”处理。
设计部绘图员未依规则计算
代表海事处的大律师罗蔚山指出,根据“Naval Consult”编写的“拟备的纵倾和稳性估算书”,显示在计算“南丫四号”的破舱稳性时,须一并考虑舵机房和油箱房的稳性(Stability)。但设计部的绘图员张福初,在1995年及1998年计算时,却误将2间舱房当作独立舱房,没有依照“船总长度一成”规则,一并考虑2间舱房来计算稳性。
张泉佑认设计部同事有疏忽
张泉佑同意设计部同事在计算时违反了“船总长度一成”的规则,同意张福初有疏忽,他当时无时间重新计,他不清楚张福初有否参阅估算书,他本人则从未见过该份估算书。
港灯曾要求增加船的稳性
在代表家属的大律师询问下,张泉佑同意他在1998年3月接获船主港灯的信件,要求增加“南丫四号”的稳性消失角至55度,做法为在船底增加8.25吨的铅压载物,张因此要求张福初重新计算“南丫四号”的稳性,海事处其后批准增加。张泉佑解释,当角度越大,船只倾侧较大角度才会翻。
2005年仍以错误资料作考虑
罗续指,2005年港灯要求升高铅压载物,根据财利当年编写稳性计算书,仍然误将2间舱房独立考虑。张福初早年录取供词时,否认曾核实同事郭庆贤的计算,并指相关计算是以电脑软件“Auto Hydro”运算,他不懂得怎用。
承认财利一直用错误的资料计算
张泉佑同意,财利一直沿用错误的资料,因他也不懂用“Auto Hydro”,所以亦无核实郭的计算。罗指,张泉佑作为工程部首长,需要确保下属的计算正确。张泉佑承认他有责任,但重申他不懂得使用该软件,但好信任软件的运算结果。
财利以投标方式承认维修工作
死因庭其后传召财利的时任工程助理,已移英的林韶熙透过视像系统作供。林称他在2000年至2004年3月,在财利的维修部工作,财利以投标形式承接“南丫四号”的维修工作,他印象中,财利进行过1至2次维修,对维修工作印象比较模糊。林称一般维修不会每一口螺丝是否实净。
39名遇难者:区晓霖、邬宝甜、张月媚、许嘉伟、李瑞兰、郭亮莹、苏贵媛、林日、司徒英、伍彩霞、郭文曦、张颂轩、徐莲好、王惠娥、林基玉、比索志豪、梁颂彩、Ie Hwie Wendy 、黄丽珍、黎翠玉、徐志伟、陈敏盈、陈荣基、郑燕兰、刘静岚、梁家杰、李咏梅、甄子祈、古文昌、赵少琼、林蔚懿、胡毓芬、傅玉灵、林嘉敏、刘文丽、陈巧銮、郑先鑫、何黄佩兰、徐凯盈。
案件编号:CCDI-1075-1113/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