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未来】冷战与太空竞赛不再 谁还支持美国重返月球?
“我们选择在这年代去月球和做其他事情,不是因为它们容易,而是因为它们困难。”1962年9月12日,美国已故总统肯尼迪(John F. Kennedy)在得州侯斯顿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的演说中如是说,更誓言要在六十年代结束前派太空人登陆月球。结果,在1969年7月19日,执行阿波罗11号(Apollo 11)任务的美国太空人岩士唐(Neil Armstrong)踏出了“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然而,在1972年阿波罗17号任务结束后,人类就再也没踏足月球。今日登月逾五十年,为什么人类未有重返月球?美国太空总署(NASA)今年5月公布的新登月计划“阿缇蜜丝”(Artemis),又能否如期于2024年运送首位女太空人登月,并建立永久据点?或许重探阿波罗时代,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
“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战争。” NASA前首席历史学家的Roger Launius说。苏联率先打响这场太空竞赛的头两炮,先在1957年10月成功发射史上首枚卫星史普尼克1号(Sputnik 1),太空人加加林(Yuri Gagarin)再在1961年4月12日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人类。
五天后出现另一导火线:美国入侵古巴猪湾不果。整个行动由美国中情局(CIA)主导,训练及率领1,400名逃亡美国的古巴人入侵古巴,欲动摇与苏联友好的卡斯特罗(Fidel Castro)政权,并掩饰美国幕后黑手的身份。但行动在72小时内宣告失败,美国参与其中更成为全球报章头条。当时,顾问对上任不久的肯尼迪说击败苏联的最好方法是载人登月,所以,肯尼迪一个月后(5月25日)向国会要求在1970年前送首名人类登月,并提出开发核火箭、通讯及天气卫星等太空计划。
肯尼迪从未掩饰太空竞赛的存在,但他不时会以人类为求探索来宣传NASA的太空计划,例如他后来在莱斯大学的演说中提到:“我们在这新海洋中扬帆,因可取得新知识、赢得新权利,且必须赢,并用来协助全人类进步。”但正如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学及国际事务名誉教授John Logsdon指:“阿波罗年代不是真的想去月球,而是美国想在冷战这零和游戏中压过苏联,展示在全球的领导地位。”
因此,肯尼迪的私下论调与公开说辞南辕北辙。据2012年才释出的美国总统办公室(Oval Office)录音,1962年11月,肯尼迪曾向时任NASA署长James Webb解释NASA之所以取得联邦预算如此大分额,只因为阿波罗任务根本不是真的为了太空探索。“我肯定不乐意花60亿或70亿美元来探索太空。”肯尼迪在会议上向Webb施压,把NASA其他无法直接有利于阿波罗的计划延后。“这是NASA最优先的项目,也是除了国防以外,美国政府两大最优先的项目之一。否则,我们不应该花这么多钱,因为我对太空不是那么有兴趣。”
六成民意反对阿波罗计划
事实上,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民众并不太热衷登月,曾有高达60%人反对政府花这么多预算在阿波罗计划上;1966年一项调查问:若有需要会删减哪一个政府项目?48%受访者选择太空计划;另一调查则要求受访者按重要性排列政府项目,结果阿波罗计划排尾二,包尾的是支持艺术的项目。
但在爱国情怀的加持之下,美国国会最终增加了NASA的预算,由1960年5亿美元大幅加至1965年50亿美元,占当时联邦预算4.31%。而在1960至1973年间,阿波罗计划一共获批258亿美元,调整通胀后或相当于现时逾2,000亿美元。虽然1963年11月肯尼迪被暗杀,但未有影响阿波罗计划,继任的詹森(Lyndon B. Johnson)甚至主张增加NASA的预算。“国会和继任的总统没有一个敢忘记肯尼迪的遗志。即使是尼克逊(Richard M. Nixon)也心知肚明,阿波罗计划不可能取消,除非任务完成或苏联胜出。”太空历史学家Robert Pearlman说。
在这时代背景下,阿波罗似乎给了NASA一个角色定位。在奥巴马执政时期担任NASA副署长的Lori Garver坦言:“我认为假定NASA必须送人上太空才显得重要和有价值是糟糕的想法,而这就是阿波罗留下的问题。”五十年过去,NASA仍笼罩在阿波罗遗下的这个阴霾中,它令人对NASA有一种期望,认为它必须背负某种旗舰的人类探索任务。“当年诞生了一种想法:由中央政府大型计划、管理人类甚至机器的太空探索活动。”太空政策顾问公司PoliSpace创办人Jim Muncy说。
这种定位的后果在登月成功后表露无遗。虽然阿波罗11号团队完成任务归国时,1969年接任总统的尼克逊形容当时为“自创世(the Creation)以来史上最佳的一周”,Launius则说,“美国总统决定展开阿波罗,就好比埃及法老决定兴建金字塔。”但成功过后,早已备受政治和财政压力的阿波罗计划在一众政客眼中却失去了存在的必要,结果最后三个阿波罗任务都在1970年决定取消,随着最后一次载人登月的阿波罗17号任务在1972年12月完成后,就再也没有人踏足过月球。从1969年到1972年间,共有24人登陆月球,全为男性。至今只剩12人在生,当中最年轻的Ken Mattingly也已经83岁了。
后来,随着冷战结束,美国在载人太空任务上已没有必须战胜的对手。“当年促成阿波罗计划的各种因素,都不复存在。” Pearlman说。所以,在过去几十年,即使历任总统如老布什、小布什、奥巴马,到现时的特朗普,都曾提出送人到月球或火星等载人太空任务,但每个计划都不顺利,一大原因便是NASA没有像在阿波罗时期般得到足够资源。自1975年以来,除了1991和1992年外,NASA的预算只占联邦预算不足1%。
新一轮竞赛正在酝酿中
Muncy解释:“现时,我们有的是(阿波罗)的架构,但没有了国家危机。NASA有很多其他工作要做,却无法像以往那样聘请那么多人手,因为没有那么多钱。”相比往日持续稳定的载人太空任务预算,NASA现在很多时被迫要在内部削减其他预算,东拼西凑来填补所需的额外开支,其他领域如星体科学、地球科学、天体物理学、教育等因而随时会被牺牲。火箭公司Blue Origin创办人贝佐斯(Jeff Bezos)批评,这样导致NASA的太空计划变动频繁,窒碍发展:“假设我是NASA的高级职员,我会不时感到挫败……当你抱着工程思维解决问题,就需要目标持续一致。你不可以又开始、又停顿,不能半途转軚。”
在美国和俄罗斯以外,近年开始有其他国家尝试展示太空实力或计划。印度在上月便发射了太空船月船二号(Chandrayaan-2),首次尝试登陆月球表面,登陆器Vikram将会在月球南极附近着陆,然后派出探测车Pragyan分析土壤和石头成分,为期两星期;以色列一间小型非牟利机构SpaceIL今年4月亦尝试发射探测车到月球表面,只是最终撞毁收场。
一众国家中,最多人认为中国有可能取代当年苏联的地位,成为美国潜在的新对手。在2003年,中国派了第一名太空人杨利伟到太空,成为第三个有此能力的国家;2011年美国以恐怕中国盗取其军事技术为由,拒绝中国使用国际太空站后,中国在2013年自行发射了太空站天宫一号;同年,中国的玉兔号月球车成功登月;今年1月,中国太空船嫦娥四号更携带玉兔二号,成为史上首次登陆月球背面。
尽管如此,中国在太空崛起的速度是否足以引起美国当年面对苏联的紧张感?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航太安全项目总监Todd Harrison认为,把这称为中美太空竞赛“有点言过其实”:“中国今年较早前有月球车登陆月球,但我们在六十年代就登陆了。他们正在赶上,不是带头。” Launius也说:“这就是基本差异,我们不像当年害怕苏联般害怕中国。”毕竟,美国在重返月球计划上还是最进取的,中国预计在2030年计划派人登月,老对手俄罗斯希望在2040年前建立月球殖民地;欧洲太空总署(ESA)的月球村计划则预计要2050年才实现。
继续阅读:【科技.未来】阿波罗的梦魇 当重返月球也是就业问题
相关文章:
非土豪式炫耀 富豪争相游太空太空酒店整装待发 可行还是愿景?太空站劲烧钱 NASA拟商业化开财路藉商业化建太空霸权 美国重蹈列根年代覆辙?
贝佐斯的蓝月美梦 上太空拯救地球贝佐斯重提70年代意念 “奥尼尔圆筒”是甚么?实现殖民太空梦 贝佐斯的第一步是什么?贝佐斯要上太空救地球 亚马逊却是暖化帮凶
NASA双胞胎实验出炉 停留太空一年人体变化是…NASA双胞胎实验 留下问题比答案多
卫星互联网重临 新太空竞赛经已展开?互联网卫星笼罩地球 加剧太空垃圾危机?
新太空时代:从政治角力到商业竞赛特朗普命NASA转型 太空商业化未得美国人心
上文节录自第176期《香港01》周报(2019年8月19日)《阿波罗登月50年 人类再探月 梦可期?》。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