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堡结业︱健身中心疫情后再现倒闭潮 消费者自保简单一招就够

撰文: 吴慕儿
出版:更新:

在香港经营38年的连锁健身中心舒适堡(Physical)暂时结业,Pure Fitness亦因中环店欠租传陷财困,就算舒适堡之后宣布成立新公司、在湾仔分店原址(湾仔骆克道175至191 号京城大厦)重开,业内两大龙头的窘况难以消除消费者对光顾健身中心服务的疑虑。
事实上由2010年开始,从瑜伽到健身中心每隔数年便会出现一次结业潮,为免招致损失,消费者对任何预缴式服务必须保持高度警觉。

有38年历史的舒适堡Physical健身中心9月6日起暂时全线结业,太古康怡分店,有路经市民窥探内部情况。(廖雁雄摄)

香港著名瑜伽/健身中心倒闭事件:

舒适堡(Physical)/*2024年
Urbain Fitness/2024年
Fitness First/2022年
Goji Studios/2021年
California Fitness/2016年
Living Yoga/2011年
Planet Yoga/2010年
Yoga Yoga /2010年

*暂时结业,新公司在湾仔分店原址重开。

California倒闭最轰动 疫情后结业潮再现

连锁健身中心结业,最轰动一宗首推本港昔日健身市场龙头的California Fitness,1996年开业,曾扩充至9间分店,而且店舖基本上全部位于市中心黄金地段,分店平均面积逾3万呎,一度是中环、湾仔白领“身份象征”,单是活跃会员已逾10万。

当年苦主不少,可是California结业后,市民无减对健身的热爱,又有另一批健身中心冒起,到新冠疫情来袭,又迎来一波倒闭潮。2021年先是有4间分店的Goji Studios,2022年是有8间分店的Fitness First,数月前轮到位于北角的Urbain Fitness,今次连本港拥有14间分店的舒适堡也难逃厄运,而在此之前,另一大型连锁店Pure Fitness,亦因中环店欠租传陷财困。

加州健身中心(California Fitness)2016年突然结业,有会员“碌卡”预缴过百万元课程费用。(资料图片/梁鹏威摄)

消费者如何自保?

既然瑜伽和健身中心结业潮“老是常出现”,到底热爱健身和运动的消费者,可如何保障自己?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尽量避免购买预缴式服务。这个做法看似“斩脚趾避沙虫”,却是最有效避过预缴式消费陷阱的方法。

消费者委员会(消委会)早在2016年已曾撰文指,“商户经常以‘买得多、悭得多’或‘限时优惠’作招徕,吸引顾客预缴大笔款项,购买美容或健身课程”,范围不限于健身或运动服务,“由传统的礼券、饼卡,以至美容疗程、健身会籍,消费者需预先缴付的金额,小则几百,多至几十万元亦不罕见。”

以2016年突然清盘结业的California Fitness为例,消委会指接获逾千宗投诉,涉及总值逾2737万,平均每名投诉人损失近25000元,当中不乏预缴了6至8年会籍的苦主,甚至有会员“碌卡”预缴过百万元课程费用,当中只得1宗能成功获得退款。

必须留意的是,预缴式消费模式下,消费者已预付未使用服务的金钱,当相关公司结业时,赔偿的顺序却无优先权可言——消费者作为无抵押债权人,赔偿顺序不及银行等有抵押品的债权人,换言之消费者在付出金钱后连最起码的保障也得不到。因此消费者无论任何时候都应抗拒预缴式消费诱惑,别因“贪平”而因小失大。

荃湾西的这间康文署健身室,因豪华程度曾成为话题。(康文署)

健身市场经营模式改变

事实上,疫情后健身中心的经营模式已有不少转变,例如市场出现不少全日24小时运作的新式健身中心,大都采取每个月自动从信用卡扣款,而不是一次性预缴的消费模式,就算健身中心不幸倒闭,损失也可大大减少。不过也要留意的是,就算宣传时说明是“不受合约束缚”,提前结束合约或只签一个月、三个月的短期合约,计划价格或相对昂贵。

由于这也非毫无破绽的万全之法,不想招致无谓损失,不妨善用康文署全港86间健身室,月费只需180元,全日制学生、60岁或以上的长者、残疾人士及其同行照料者可获半费优惠,还可选择按次付费,繁忙时间每小时14元,非繁忙时间每小时 13元。

康文署全港86间健身室

当然康文署健身室的“最大门槛”,是要先参加康文署举办的“正确使用健身室设施简介会”并通过测试,或是参加康文署由2006年5月或以后举办的“器械健体训练班”,且出席率达八成或以上。由于席位不多又十分抢手,所以不少人在尝试数次不成功后便会气馁,因此放弃或是光顾坊间的健身室。

康文署86间健身室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