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观点】市区更新要有整全思维 政府应超越促成者角色

撰文: 香港01
出版:更新:

香港城市老化不仅体现在人口老龄化,市区楼宇破旧的问题亦为旧疾。政府大谈“以人为本”推动市区更新,主要施力在旧区重建“变身”豪宅,造成市民不再可以负担得起高价住屋。最新的施政报告提出“楼宇更新大行动2.0”固然为好,但政府应正视楼宇维修在市区更新工程中的定位,以整全思维筹划维修工程。政府若要回应社会改善旧区条件和保育的诉求,则需保障在市区更新工程中的社区整体生活质素,市建局口中“楼宇修复先于重建”不应沦为口号。

政府于09年推行“楼宇更新大行动”。(资料图片/李泽彤摄)

楼宇老化的问题不仅会降低居民生活质素,更会招致公众安全的风险。为修补市区老化的问题,市建局主要根据《市区重建策略》采取“重建、复修、活化和保育”四个策略,以期达至改善市区居民的生活质素。其中,重建和复修为市建局的主要工作。但由于市建局属于自负盈亏的公营机构,收入基本依赖重建项目所带来的盈利,故附带高价值的重建项目成为其优先考虑。众所周知,香港地寸金尺土,土地争夺战无时无刻不在上演,土地附有的经济价值往往会成为政商力量的博弈品。对于较低经济价值的地区,政府会采取“吊盐水”式的复修策略,先做基本维修,直到在该地推行重建计划。

重建项目的弊病,在于政府将公众的生活区域升级为负担不了的商业地段。譬如2009年引起舆论关注的利东街,便是从具备自身特色的街道,经市建局和私人发展商组成的财团操作下,摇身一变成为商住楼宇和购物中心结合的综合体。尽管有历史建筑物幸存于重建工程,但利东街早已不是“利东街”,而是中秋节吸引众人“赏月”的地标罢了。政府应该意识到,活化与保育的理念是渗透在社区的规划、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中,并非只是附于旧物的皮囊。

相比之下,复修的理念更能保证在保存社区设施的基础上,达至改善居民生活质素的目标。既然政府有心再推楼宇更新行动,应汲取先前的教训及更新复修思维,以整体规划的理念提升居民生活质素。回顾政府此前推出的楼宇更新行动,可以看到仍有不少问题尚待解决。

近几年论及楼宇维修这课题便必然令人联系到一些不法勾当,而坊间亦每每给“维修”与“围标”划上等号。(资料图片/张浩维摄)

事实上,“楼宇更新大行动计划”执行多年来,未有政府部门承担责任监督工程质量早已为人诟病。曾有报道揭露不少楼宇维修后仍出现天花渗水、防烟门无法关闭、石屎剥落等问题。然而依据政府楼宇维修策略的原则,业主为楼宇维修的第一负责人,政府与其他机构则为辅助业主进行维修工程的协助者,只需保障楼宇维修达到法定要求。反之政府应更积极介入维修过程,组建专业团队检讨维修工程的成果,以此保证质素。而由于不少业主为高龄长者和低收入人士,维修意欲较低,政府亦应考虑设定不同方案推进维修工程,并提供专业意见支援业主。

另一方面,围标争议层出不穷,唯政府始终未能拿出积极正面的态度回应社会质疑声音。2016年香港竞争事务委员会报告指出,以500个曾参与楼宇大更新个案为研究基础,发现楼宇翻新和维修工程中出现“合谋围标”的违法行为。政府则采取过相关措施打击围标行为,2016年5月市建局便推出“招标妥”楼宇修复促进服务(先导计划),为业主就所需维修工程范畴及费用估算提供专业意见。围标行为不可轻视,可惜的是,政府声称会积极采取遏制发生该类问题,而今次施政报告政府仍未有提出建立法定监管部门,为业主提供维修工程的法律规管和支援,实在惹人质疑政府打击围标行为的决心。

城市发展本就需要具备长远眼光的规划,市区更新亦不可能一蹴而就,楼宇维修可谓是万里征程的一小步。必须强调的是,市区更新工程看似只是在石屎森林修修补补,实则要延续社区中人与城市空间的关系。现时全港有逾5000幢楼龄超过50年的住宅及商住楼宇,需要及时检修。政府声言额外动用20亿资助旧楼提升消防安全要求,亦应有整全思维关注旧楼周边配套设施的维护(例如街道和交通规划),方能从根本上改善居民生活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