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师.六】独立处方难推 药剂系讲师:仿英针对病人群或可行
香港大学药理及药剂学系系主任黄志基认为,若要强化药剂师职能,以现时香港情况,难以短时间推动药剂师“独立处方”,更可行的是采用PGD(patient group direction)方式,增加药剂师职能及在社区发挥的角色,减少病人前往公立医院求诊或“冲急症室”。
黄志基援引英国做法,指当地有多种方法允许药剂师处方药物,而不需要经医生处方,当中包括“非独立处方”,药剂师根据医生处方开药,病人日后可以凭药单向药剂师取药,但不可以是其他处方药。另一种是“独立处方”,药剂师受训后并在特定名册上注册,便可以根据专业自行判断及处方药物。黄志基解释,这是基于医生与药剂师合作制定指引,指引内对应的病症由药剂师决定病人用药,而指引没有涵盖的地方,就需要交予医生处理诊治。
根据英国国民保健署的解释,PGD指引提供一个法律框架,允许一些已注册的医疗专业人员,向“预先定义(pre-defined)”的病人群体提供或管理指定的药物,毋须医生处方,目的是令病人能够安全及快速地获得所需药物。PGD所针对的群组及药物,包括常规免疫计划(Routine immunisation programmes)、旅行接种(Travel vaccinations)及紧急准备、恢复与反应(Emergency Preparedness, Resilience and Response)三大类。PGD为不同群组的病人而设,确认药剂师在部分医疗过程中可发挥作用。黄志基指出,药剂师的训练能够处理“Respond to Symptoms(征状反应)”,例如处理伤风感冒等小毛病、打流感针及处方旅行药物。伤风感冒病人若有发烧不适,但没有其他危险征状,药剂师可以直接处方退烧药,病人便不用向医生求诊。
黄志基补充,伤风感冒人数多,但引起慢性疾病、免疫系统并发症的人较少,故较易预先分辨高危与非紧急病人,如果病人“有头晕感冒的小病便去看医生,只会令医生没时间处理更紧急的病症”。他又举例指,高血压病人一般情况下只需要食药控制及持续跟进,这同样可由药剂师负责。
助减医院门诊压力
黄志基强调,药剂师受训时,亦会学习判断哪些病症非药剂师所能负责范围,需交由医生诊断,如患有糖尿病的长者由于神经线受损害,感受不到痛楚,若有大型伤口且难以恢复,便需要医生处理。
他表示,英国基层医疗较香港完善,大部分长期及慢性疾病并非由医生负责,如高血压、心脏病病人,每个月用同一张药单到药房取药,药剂师可以处理用药、份量,直接减低医院门诊的医生压力。他又指出,医院的感染风险高,应该只针对危急病人或是社区医护人员不能处理的病症,例如进行手术等。另外,他指出病人未能提早出院,很多时是医生未能赶及“出药单”。所谓“出药单”是指病人出院时情况较为稳定,只需定期服药控制病情,尤其是长期病患,而这药单一般情况下不会作太大变更,直至下次覆诊。若然出院药单交由药剂师负责,处理病人出院可更为快捷。
黄志基总结指,药剂业的发展受社会政策及实质需要影响,英国也是经历长时间的演变,如以行政方式定立可以独立处方药物的药剂师特定名册,再由业界跟从及发展,以完善架构,因此香港也需要循序渐进,逐步研究如何加强药剂师的职能,以减轻医生的负担。
上文节录自第162期《香港01》周报(2019年5月14日)《增强社区职能 由“处方”小病开始》。
重温《香港01》周报有关药剂师的专题报道:【药剂师.一】医生左膀右臂岂止配药 人手过剩公院反做无停手?【药剂师.二】未能善用职能 难以为爆煲公院纾压【药剂师.三】药坊药行分不清 药物教育需重视【药剂师.四】发挥职能需赋权 医药分家讨论卅载为何沦空谈?【药剂师.五】毒药监管落后守则形同虚设 难以促成专业自主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
更多《香港01》周报有关医疗政策的评论文章:【基层医疗.一】公院爆煲 辅助医疗系统却“怀才不遇”【基层医疗.二】学者吁先扩展学童验眼 香港应否有全民眼检?【基层医疗.三】眼科医生:视光师需先消除内忧【基层医疗.四】物理治疗专业 “免转介”打破限制【基层医疗.五】一局绑五会 透明度不足需改变【纾缓治疗.一】认知不足拒了解 对死忌讳更可怕【纾缓治疗.二】单靠社区难成事 生死教育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