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分析】明日大屿填海“从石头爆出来” 政府自招民怨?
“明日大屿”计划继续成为施政报告的最大焦点,在土地供应短缺之下,特首林郑月娥提出填1,700公顷的人工岛,日后容纳70万至110万人口,但由于被指造价过高、无顾及气候变化水位上升等争议,引来数千市民在周日(14日)上街示威抗议。
明日大屿的填海构思,最早可追溯至1980年代,而林郑月娥7年前担任发展局局长期间,曾就填海选址作大规模研究,其后初步勾出中部水域人工岛这个选项。整个项目万事俱备,只欠政府一锤定音正式启动,林郑在施政报告中宣布开展项目,可说贯彻她一直以来对填海的立场。
其实在中部水域填海建人工岛,目前最大的矛盾点在于只是“明日大屿”这个项目仍欠成熟。翻查议会纪录,政府本来曾计划就填海1,000公顷的旧版方案进行策略性研究,但最终却未竟全功,遑论有时间表、用途、资金等详细方案,如今更急就章地大幅增加拟议填海范围,难免令人有“无商无量”的感觉。
↓↓ 点击睇图.盘点施政报告2018重点 ↓↓
八十年代起提出 商界倡自行出资填海
根据本土研究社成员陈剑青上周公开的英国解密档案内容,早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商界已有在大屿山东部填人工岛的构思,其中合和主席胡应湘于1986年起,明确倡议以私人出资再卖予政府的形式,在东大屿进行大规模填海,甚至一度主张“密室迫宫”迫使政府规划师同意方案,但被时任港督卫奕信拒绝。
根据解密文件,当时港英政府曾成立专责小组进行深入研究,而多名港英政府官员认为计划过于庞大、成本过高,最后未有成事。随后十多年间,有关东大屿填海的讨论断断续续,例如在1993年及2001年,规划署都先后提过在大屿山东部兴建新货柜码头、在交椅洲一带填海,希望最终把港岛西、中部水域、北大屿以至屯门连接起来,但基于环境等因素未有确切研究执行。
基于政府自2000年代起造地缓慢,土地供应出现断层,在2010年,时任特首曾荫权决意重启填海,研究维港以外填海选址。2011年6月,曾荫权亲自乘坐直升机,视察7个可填海地点,时任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亦有陪同。
勾出“5+1”选项 “东大屿”正式诞生 1,000公顷是讨论主轴
在林郑主理之下,土木工程拓展署同年7月启动有关土地供应的研究,11月再连同规划署展开公众咨询。2012年的初步报告指,公众原则上支持“六管齐下”增加土地,包括填海,但强调须注意选址及环境问题。及至2013至2014年,即梁振英政府年代,当局勾出“5+1”的填海选项,其中的“+1”就是中部水域的东大屿人工岛。
在2014年1月的施政报告之中,时任特首梁振英正式提出兴建东大屿都会,并表示将展开策略性研究,初步建议在交椅洲一带,建1,000公顷的人工岛。规划署在2016年发表的《2030+》规划中,提出拟议的东大屿都会亦是1,000公顷。因此,大众对“东大屿都会”的理解,一直就是那1,000公顷人工岛,而非现时所说的1,700公顷。
这并非说填海计划是铁板一块不能改,而是现实上,公众对于旧有的1,000公顷都抱有不少疑问,政府仍未解答。到底填海资金从何而来?具体土地用途、规划如何分布?如何解决海平面上升的问题?具体时间表又是如何?大量细节未能厘清之下,更大规模的1,700公顷填海方案在施政报告中仿如“从石头爆出来”,难怪民意会反弹。
↓↓ 点击睇图.林郑资助置业“大抽奖” 居屋、绿置居笋盘率先睇 ↓↓
人工岛研究曾被“拉布”所阻
政府的其中一个解释,是政府一直想就填海展开研究,一有研究结果就可以向公众解答种种疑难。事实上,政府曾在2014年11月,把中部水域人工岛的策略性研究拨款申请拿上立法会。不过由于当时泛民和梁振英政府关系破裂,伞运导致泛民在议会发动“不合作运动”,而“三堆一炉”(扩建三个堆填区及兴建焚化炉)等的争议项目亦在审议当中,泛民在多个事务委员会持续拉布。
当时人工岛研究仍未算是风眼中心,但已有争议。时任立法会议员陈伟业批评,政府没有交代详细规划及用途,亦未有就人工岛计划进行概念性的规划研究及咨询,就草草拿上立法会要求议员支持策略性研究。再加上当时的政治环境,中部水域人工岛的策略性研究拨款亦被拉布拉倒,研究到今日都未能开展。
研究前就须有完整框架 “研究咗先算”欠说服力
不过这是一个“鸡先定蛋先”的问题。既然政府明知中部水域人工岛的争议大,就更需要有清晰的说法,让市民明白政府有完整规划,不会让项目“烂尾”。然而,政府今次却以最差的挤牙膏方式,斩件式向公众交代。
比如说项目造价高,初时政府消息指“四、五千亿走唔甩”、其后又说工程可分二三十年摊分、到前日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才表示“可考虑发债融资”云云;至于公众担心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政府只一味表示“研究完可解决”,解决方法却欠奉;直至最新的解释,又说可先填1,000公顷,其他700公顷填不填可再从详计议。政府日日都有新解释、新说法,自然令市民觉得,这个可能是香港历来最庞大的基建工程,连政府自己都未考虑清楚,就先下结论要填海1,700公顷。
民疑未解便仓卒“加码” 民怨火上加油
总而言之,在土地供应紧张的当下,明日大屿填海可能有一定的现实需要,但一个如此巨型的项目,政府连原有的1,000公顷人工岛方案细节都说不出个所以然,就突然再大幅增加拟议填海范围至1,700公顷,只会徒添新的争议。难怪就连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成员、立法会前主席曾钰成也指,政府决定“加码”前,未有与小组交换意见,对此感到“诧异失望”。
明日大屿计划对香港影响极为深远,政府连项目都未开始,就误判民情,爆出争议连连。日后到真要展开研究、拍板动工时又会否顺利?你认为呢?
政策分析──填海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