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分析】沙田居民反马料水填海 只怕无敌海景变楼景?

撰文: 林剑
出版:更新:

沙田马料水是目前政府“5+1”填海选项之中,唯一一个位处已发展地区。该处邻近沙田新市镇,政府亦计划在该地兴建房屋。要是沙田污水处理厂的重置问题成功解决,连同新的填海区,随时又是一处“黄金地段”。
可是,马料水亦是目前填海选项中,反对声音最大的一个。沙田区居民(包括马鞍山)对于马料水填海反应十分激烈。支持填海者每每指控,质疑当区居民只是怕该区楼价受影响,所以才反对填海阻碍发展云云。诚然,楼价确是一个因素,但沙田区主要交通干道饱和,却又是相当现实的问题。
另一个更深层次问题是,政府现时对于填海发展仍然流于“见缝插针”式,有位置就填,但无考虑整体的城市布局,于是商业活动继续集中在港九市区,而新市镇又继续要容纳人口,可是交通配套追不上,居民要继续挨塞车。不止马料水,政府日后发展其他地区时如不正视这些问题,肯定会有同样的争议声音。

政策分析──填海系列:

【概述】一文睇清政府“5+1”填海选址 边个喺你屋企附近?

【维港】林郑倡有条件填海 “传闻”只为一幢IFC?

【中部水域人工岛】“大过沙田”的填海选址在哪? 林郑7年前已有计划

【欣澳】大屿山欣澳填海停滞十年 另一段“八万五”黑历史

【青衣西南】青衣西南填海讨论 时候错场地错 也许焦点都搞错

【龙鼓滩】《无间道》傻强去收货的龙鼓滩 为何拟大规模填海?

【小蚝湾】大屿山小蚝湾填海计划停滞不前 只因中华白海豚?

政府拟建逾万单位 容纳3.41万人口

拟议的马料水填海地,附近有中文大学、科学园等设施,也很接近沙田新市镇,对岸是马鞍山。按照政府现时的计划,马料水填海涉及约60公顷,日后可发展成住宅、高科技及知识型工业用途,料可建1.1万伙单位,规模相当于太古城,约容纳3.41万人口。

按照土木工程拓展署2014年发表的《优化土地供应策略》最终报告,若马料水落实填海,可为中大以及科学园日后的扩展计划提供空间。新发展区也毗邻设施完善的单车径,南通大围,北达大埔,现有的白石角海滨长廊也可与填海区接通。

位于拟议填海区以南的沙田污水处理厂,政府正打算将其搬往岩洞,预期首阶段工程可于今年或明年开展,至2030年完成。处理厂占地约28公顷,连同60公顷的填海地,可望变成新的发展区。

工党及反对马料水填海联席等团体,早前到土地供应小组新界东区议会工作坊请愿。(资料图片/李慧妍摄)

延伸阅读:马料水拟填海60公顷 提供1.1万伙单位 规模等同沙田第一城

居民反对马料水填海 被指阻碍发展

然而,现时不少沙田区居民都对马料水填海有极大保留,认为马料水填海会影响当区的环境、恶化交通问题。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主席黄远辉出席活动时,也多次遇到马鞍山居民抗议。

社会上现时流行一种批评声音,指马鞍山居民本身可以面对沙田海的“无敌海景”,要是日后填完海,该处会变成狭窄得多、要对著一排楼宇的“无敌河景”,影响景观以至楼价,因此“阻碍发展”。

沙田对外铁路、路面交通接近饱和

不过环顾现时沙田区内的交通情况,就可明白居民的担心不无道理。截至去年沙田区人口约67万,是十八区人口最多的一个,现时沙田居民要前往新界区或港九区,主要靠港铁东铁线、马鞍山线,或是乘车穿越吐露港公路、大埔公路沙田段。而连接沙田和九龙的隧道则有尖山隧道联同沙田岭隧道、狮子山隧道及大老山隧道3条。

根据立法会秘书处出版的《数据透视》,以2016年早上繁忙时间,港铁各路线的最繁忙路段计算,东铁线载客率达到93%,马鞍山线没那么迫,但也达81%。

东铁线客量接近饱和,每到繁忙时间月台定必挤满人,如果遇上列车故障更加不堪设想。(资料图片/梁铭康摄)

三条隧道两条塞 吐露港公路“出名”塞车

路面交通方面,根据政府向立法会提供的数字,狮子山隧道最近3年的平均每日汽车流量都超过9万,达该隧道容车量的117%或以上;大老山隧道也有75%至76%,未来几年有机会容量饱和。尖山隧道则因为位置和巴士路线规划问题,自10年前通车后流量一直偏低,政府现时对于各条隧道的车辆分流,又未有明确方案。

至于吐露港公路,塞车问题早已“闻名”全港。其中吐露港公路往九龙方向,有时平日早上繁忙时间,车龙可由沙田新城市广场起计,经禾𪨶邨、骏景园、马场伸延至污水处理厂一带,长达4公里。原本约5分钟的车程,有时需要15分钟或更久才可完成,如果每日都要这样等待,相信“有苦自己知”。

大埔公路沙田段,则现时正在进行扩阔工程,将沙田广场至禾𪨶邨民和楼近火炭路一带的道路,由双程双线分隔行车道扩阔至双程三线分隔行车道,预料最快2023年完成,成效有待观察。

所以,整个沙田区对外交通负荷本身已相当重,如果在这里再多加几万人口,现有的交通挤塞问题相信火上加油。

每逢早上繁忙时间,循吐露港公路出九龙车辆驶过沙田污水处理厂后开始减速,到沙田马场对出缓缓前行,行车时间可能比平时长一倍以上。(资料图片/梁鹏威摄)

延伸阅读:【塞车之城】大埔北区居民之苦 为何马场对出朝朝塞车?

研究报告指交通问题可解决 建基于“假设”

翻查土木工程拓展署于去年底发表的完整研究报告,内容指出马料水填海是“技术上可行”,又声称区内的主要交通道路,到2036年仍能应付繁忙时段交通需求。报告建议要在填海地点建公共运输交汇处,并安排巴士路线接驳东铁线和马鞍山线车站,并改善通往马鞍山的道路交通。

至于跨区交通配套,报告的前提是大埔公路扩阔工程以及沙田T4干道完成后,就有足够承载力。其中连接沙田路、青沙公路和城门隧道公路的T4干道,政府早在十多年前刊宪计划兴建,惟最后因解决不了潜在噪音等扰民问题而搁置,到今年初才修改部分设计重新研究,为期3年。虽然多名区议员已初步表示支持,但最后工程是否真的那么顺利、会否有新的地区反对声音,又有谁能打包单?

更大疑问是,报告提到新的填海发展区料可提供4.15万个就业职位,所以能够促进居民于区内就业,减低对跨区交通的需求,交通需求会和现时的水平相约。可是拟议填海区预料会用作发展高科技及知识型工业设施,是否大部分职位都能够吸纳原区的沙田居民,甚至反而吸引其他区居民前来,是个很大的问号。

沙田马料水填海计划拟议的地点。(土地供应小组网站)

延伸阅读:搁置12年沙田T4干道计划“翻生” 区议员促政府加快兴建工程

是时候重新审视全港规划?

其实不单沙田区有这类问题,过往不少新市镇发展,都有工业区的配套,为当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然而,自本港工业式微后,各大新市镇区内就业机会减少,商业活动则主要集中在九龙、港岛北部一带,于是大部分市民也要跨区工作,每日都要来一场“人口大迁徙”,开工时间一起由新界塞到市区,收工时间又一起由市区塞回新界,随著人口逐渐增加,情况定必愈来愈严重。新干道固然要建,但仍是“头痛医头”式。

所以填海本身不一定是问题,香港确实需要进一步造地,但交通规划从来密不可分,而目前所见的确无迹象显示这些问题可妥善解决。政府要是有心拍板在马料水填海,固然要说服居民,当局已有完整、可行的计划改善交通配套。但更为根本的是,政府是否时候重新审视全港各区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