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人志.黄祖琛2︱成上班族才投入跑步 理科高材生的数字人生
香港人向来数口精,黄祖琛(琛囡)还加上自小数理科成绩优异,一切决定理智行先。跑步曾被她视作“付出与回报不相称”,学生年代不愿全情投入,甚至曾信誓旦旦“大学毕业后不再跑步”。
不过投身社会工作后,条数唔再系咁计——跑步练习不再是负担,反而是她休息和喘息空间,她的说法是:“一样嘢达成两个目标,好抵。”
(跑步人志.黄祖琛︱系列之二)
摄影:夏家朗
被跑步改变的女孩
上回提到,琛囡中学、大学年代都未全身投入跑步,很可能是潜意识之中理智计算后的结果。“细个开始已经好钟意数学和理科”,数理成绩优秀,又未顶尖到考入医学院,于是入读理大医疗化验科学系,原因是“好钟意medical science(医疗科学)”。
她承认“学生年代烂玩、成日唔瞓,日夜颠倒”,毕业开始工作后优先顺序改以工作行先,改变作息下生活变得规律,每天上午6时50分起床,7时30分出门上班,下班回到马鞍山大约傍晚6时30分,有充足时间练跑。身为医疗化验师,忙碌工作一天过后,慢跑正好让她脑袋放空“跑住步休息”,“返工用脑,放工用体力”,借跑步调整身心,又可达到练习效果,正是她口中的“一样嘢达成两个目标,好抵。”
“我个人不用休息”
拥有强大香港人“无蚀底”的DNA,琛囡跑步后化身时间管理大师,训练讲求高效率,她是那种去旅行要将行程排得密麻麻的人,否则会觉得“好嘥时间”,“攰但我享受、辛苦少少但唔难受”。也许求学年代的她,潜意识之中觉得跑步“唔抵”,因此到毕业后开发跑步可为工作减压的“新功能”后,才能真正张开双臂迎接它,甚至愿意牺牲部分跟朋友和家人共聚的宝贵时光。
刚过27岁生日的琛囡,活力和行动力惊人,去年11月跑季开始到今年3月,基本上每月都有一至两场以上比赛,作为一个以工作行先的业余跑手,实在相当勤力,她笑言:“我个人不用休息”。外出到日本比赛,她当然不会浪费时间,每次比赛完都会顺道与男友Max旅行。
理科高材生的数字人生
每个跑手都对数字非常敏锐,擅长数学的琛囡更是对自己每场比赛成绩去到秒数皆倒背如流,无论是大会时间还是芯片时间,均记得一清二楚,每次说起“大PB”渣马10K大会时间37分05秒,都忍不住附带说多次“Chip time(芯片时间/个人时间)其实是37分02秒”。
2021年开始系统训练,最初同时兼读医疗化验科学硕士,过着返工、读书、练跑三线进行的疯狂日子,因此跑量不高,每周40至50公里左右,那时候每周2至3日到威尔斯亲王医院上课,为悭时间她会由威院慢跑回马鞍山的家储里数。即使跑量不算高,也能达到不错效率和效果,“就是那时跑到Sub 40”。
硕士毕业可专心练跑,跑量一步步提升至每周60公里,现在大约是70至80公里,她不急于增量和上全马,“慢慢上,现在练得舒服”。一个跑手最紧要了解自己,琛囡自知无法晨跑,便在收工后练,“依家已经要6点几起身返工,再早些咪要半夜?”她知道有跑手做得到,只有心存敬佩,“我知Crystal(屈旨盈)会晨跑,她教书(上班时间)仲早,真是很厉害,她也是我偶像。”
她大部分时间都是独自训练,家住马鞍山的她拥有跑者最强“地利”,速度课到马鞍山运动场,慢跑就行出海滨长廊,练习后到父母家吃住家饭,既方便又快捷,完全符合她的风格。琛囡与教练文少杰一拍即合,2021年开始投入系统训练以来彼此100%信任,对方给她训练课表,乖乖照单全收,跟足Programme下成绩持续进步,令她更加畀心机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