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报告|回收基金四类申请被拒率达51% 逾一成处理或批款超时
审计报告审视环保署负责的20亿元回收基金,该基金自2015年10月推出以来,截至今年3月,共收到3,865宗申请,有3,222宗已处理。审计署发现有16%个案处理时间超过180日,有个案需时长达608日(超过1.5年),以及有19%申请被拒,这些被拒的个案中有四个类型被拒率介乎41至51%,促环保署采取措施,尽早完成申请。
2020年起计的3年多时间,处理的289宗拨款发放申请,有17%申请是在两星期的限期后才发放,最迟的长达两个月。
▼2022年9月17日 喵坊Mil Mill公开不获续约详情▼
审计报告指出,回收基金由2015年10月至今年3月,共收到3,865宗申请,当中2,596宗申请获批,获批资助额为8.55亿元。在期内已处理的申请有3,222宗,审计署发现当中506 宗 (16%) 申请的处理时间超过180天,介乎181至608天(约3个月至1.6年)不等,环保署表示,若干宗申请的处理时间偏长,原因是申请者花了很长时间才能提供足够的证明文件或符合申请要求。审计署认为,环保署需要采取措施,尽早完成处理回收基金的申请。
报告指出,上述3,222宗申请中,有626宗 (19%)申请被拒。当中企业资助计划、行业支援计划、重置租金资助计划项目和新成立及初创企业开展项目的申请,被拒比率特别高,介乎41%至51%不等。
审计署留意到,颇多在香港从事回收作业的公司﹐从未就回收基金的标准计划提交申请,其中“标准计划”,在期内收到1,232宗申请,来自668名申请者(占香港1,900 间从事回收作业的公司约35%);“一次性抗疫资助计划”下获批资助的1,299名申请者中,有756 名 (58%) 申请者从未就“标准计划”提交申请。
环保署委托生产力局,担任回收基金的执行伙伴和基金秘书处,自2015年9月起协助发展、推广、管理、营运和监察回收基金的工作。环保署截至今年3月期间,向生产力局支付推行费为1.327亿元,生产力局以提供人手和场地的方式承担的支出(包括提供专业人员、场地租赁和其他辅助技术与支援服务) 则为3,320万元。
环保署表示,基金秘书处一直主动采取多项措施 (例如定期举办简介会),协助申请者提交具足够详细资料的申请书。鉴于部份回收基金计划的申请被拒比率高达 40% 以上,审计署认为,环保署需要加强措施,协助申请者更了解申请资助所须的要求,并提交符合要求的申请书。
审计报告又指出,2020年1月至今年3月期间,基金秘书处处理了289宗拨款发放申请,当中有50宗 (17%)申请,基金秘书处在完成资料核实程序后的 15 至 60 天 (平均为 26 天) 才发放拨款予获资助者,未能符合程序所列的14个历日的期限。
审计署留意到,回收基金的人手安排时有变动,其中环保署回收基金小组的员工数目,由2015至16年度的6人,增至 2021至22年度的20人,之后回落至今年4月的16人;基金秘书处的员工数目,由2015至16年度的10人,增至2018至19年度的13人,此后维持在13至14人。
环保署表示,一直定期检视和调整人手安排。审计署认为,环保署需要持续检讨回收基金的人手安排,并视乎情况对人手安排作出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