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选案|何桂蓝指法官对立法会认识少 官:但能分辨何事与案有关
民主派初选案今(24日)于西九龙法院(暂代高等法院)续审,何桂蓝第五天作供。她指,虽然当时有主流看法,认为北京不会接受民主派取得立会过半,将会DQ(取消参选资格),质疑为何在初选投票。惟何桂蓝认为“呢个选举都要打落去”,表达政治意志。法官陈庆伟问她,有否向戴耀廷表明初选“哂时间”、“哂钱”,她庭上强调非常不同意陈官的说法,又质疑法官不让她继续补充该问题。她又指法官对立法会认识少,甚至不懂甚么是分组点票。陈官强调,懂得分辨甚么与本案相关,又指若他出错,不是由何纠正,而是由上诉庭。
不想留住在浮沙上的自由
何桂蓝称她在2020年6月18日,在Facebook发表一个帖文,亦是她的参选宣言。其中一句为:“反抗,先可以改变到香港嘅宿命”。何解释,很多香港人认为香港可以维持现状。但何认为,内地情况亦不断变化,例如国家主席原本并非终身制,但于2012年之后,情况不断恶化。她质疑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如何可以偏安一隅。她强调,不想留住“在浮沙上的自由”,认为香港不可以一直维持此现状。
明知受打压也不退缩才能改变宿命
何续指,香港人经常指要“守住某啲嘢”,如法治被破坏时,就声称要尝试守住法治,但此心态令情况越来越差,最终甚么也守不住。她又形容,反抗和自我实现是“一体两面”。她在帖中写到:“反抗,先可以改变到香港嘅宿命”,便是他们要做其相信的事,即使知道会引来打压,也不要退缩,才可以改变香港的宿命。
反抗是为实践正追求的东西
她指,在打压的人眼中:“我地做乜都系反抗紧佢。”但她强调反抗是为实践正追求的东西,又说:“佢地唔畀我地进行真正民主选举。”并透过DQ等打压。她形容初选便是由民间进行,符合民主原则,以抗衡政权对民主的打压。她亦指,除透过初选抗衡不公平的制度外,亦抗衡议会无法制衡的行政机关,这个不公义的体制。
要选举打落去以表达政治意志
何在2020年6月亦有在其Facebook发表一段影片,因当时有一个主流看法,认为北京不会接受民主派取得立会过半,将会DQ,认为:“仲投嚟做乜嘢呢?”她的影片就是回应此看法,认为:“呢个选举都要打落去。”要表达政治意志,以证明有此“实力攞个席数。”。但她强调,香港人的行动令政权在镇压或回应民意之中作出选择,但从来没有人迫政权镇压。
社运过程会打开新的空间
法官陈庆伟问,有否向戴耀廷表达初选“嘥钱”、“嘥时间”?何说很少社会运动可以达到原本的诉求,但过程中会打开新的空间,她非常不同意初选浪费时间和金钱的说法,并指大部份香港人也明白,在中共治下争取民主从来都是妄想。
质疑法官对立法会认识少
何之后想继续补充,法官李运腾打断其发言,又指此处并非发表政治宣言的地方。何质疑法官向她发问,她却不可回应,又指法官对立法会认识少,如何分辨甚么问题与本案相关。法官陈庆伟称他已任法官25年,何即指官不懂甚么是分组点票。陈官强回应说:懂得分辨甚么与本案相关,又指若他出错,不是由何纠正,而是由上诉庭。
16名受审被告。(详看下图)
16名表证成立的被告:吴政亨(44岁)、郑达鸿(34岁)、杨雪盈(36岁)、彭卓棋(28岁)、何启明(34岁)、刘伟聪(55岁)、黄碧云(63岁)、施德来(40岁)、何桂蓝(32岁)、陈志全(50岁)、邹家成(25岁)、林卓廷(45岁)、梁国雄(66岁)、柯耀林(51岁)、李予信(29岁)、余慧明(35岁)。控罪指各被告于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1月7日期间,串谋他人旨在颠覆国家政权。
31名已认罪的被告。(详看下图)
31名认罪被告:戴耀廷、区诺轩、赵家贤、钟锦麟、袁嘉蔚、梁晃维、徐子见、岑子杰、毛孟静、冯达浚、刘泽锋、黄之锋、谭文豪、李嘉达、谭得志、胡志伟、朱凯廸、张可森、黄子悦、尹兆坚、郭家麒、吴敏儿、谭凯邦、刘颕匡、杨岳桥、范国威、吕智恒、岑敖晖、王百羽、林景楠、伍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