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导演纪录片《香港:被掩盖的真相》(10)|改变了什么?
2019年反修例风波延绵大半年,直到2020年初爆发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和中央亲自出手制定《港区国安法》才落幕。面对这个普遍香港人都不乐见的结果,有人批评“一国两制”已死,也有人认为香港咎由自取;而两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得主、16座艾美奖赢家、国际殿堂级纪录片导演柯文思(Malcolm Clarke),则在他所拍摄的十集反修例纪录片《香港:被掩盖的真相》(Hong Kong Returns)最后一集给出他的拷问——每个发达国家都有类似的国安法,为何只有《港区国安法》备受批评?当香港深陷政治立场和社会阶层的撕裂,到底何时才能实现真正的“人心回归”?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转变,所带给香港的到底是“一国”的威胁,还是“一国两制”之下的无限机遇?所有纷纷扰扰过后,那个“引起革命”的年轻人陈同佳却仍然处于“法律三不管”地带,大家还记得这一切的初衷吗?
《香港:被掩盖的真相》第十集以“中央正式出手”为主题,这确实是2019年反修例风波结束的关键,也是香港进入“一国两制”新形势的转捩点。
纪录片的时间线来到2019年11月28日,香港大专学界国际事务代表团及民间团队在中环举行“感恩节”集会,借此“感谢”美国通过并签署《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期间很多人高举美国国旗、合唱美国国歌。主办方宣称有10万人出席集会,警方则指高峰有9500人。此前几天,非建制派在区议会选举“翻盘”,取得超过8成议席。
集会人群呈现欢天喜悦。柯文思这样描述示威者的心理转折:“前几天,理工大学被‘攻陷’,很多人原本担心他们的抗争运动遭到致命一击,现在突然有了希望,因为《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将会制裁那些被指压迫香港自由的人。”但柯文思很清楚,所谓法案,“其实只是一个姿态而已,目的要在美国做实‘中国是万恶之源’的结论。”
时任新民党行政会议成员和立法会议员叶刘淑仪也形容,时任美国共和党总统特朗普只是把香港当成“政治足球”,用来“刺激北京”。她又指:“《法案》反映一群反对中国、独断专行的美国政客,对‘一国两制’的一无所知。他们把香港当成一根棍子来打中国,意图在我们和祖国之间制造嫌隙,并且在美国公众眼里把香港妖魔化。”
可是,当时的示威者明显没有看到中央对香港的信任即将陷入危机,有些人甚至被《法案》激发脱离现实的“建国”想像,开始在全城范围高呼“香港独立,唯一出路”。
“这根本不是香港民众想要的。那些捣乱份子所谓的‘革命’就是‘分裂’,透过整场运动给世界制造一个香港人都想独立的形象,但现实不是这样的。”资深专栏作家Nury Vittachi指出,香港主流民调认同“一国两制”,而北京所给予香港的自治空间则是以“国家统一”作为基本前提,但激进本土派却在极力“分裂国家”,难怪北京出手。
在那之前一个月,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已经通过重要决议,当中明确提出“创建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但包括示威者在内的香港社会浑然未觉。至2020年5月举行的全国“两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启动制定《港区国安法》的法律工作;到6月30日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特区政府当晚正式刊宪实施。
《港区国安法》的落实,的确压制了不少极端破坏行为,但也令市民忧心忡忡。正如柯文思所形容,“尽管每个发达国家都有类似国安法,《港区国安法》却受到普遍批评,国际媒体都宣称‘一国两制’死了、香港完了(THE DEATH OF HONG KONG)。”
“我必须指出这都是媒体搞得鬼,不能当成新闻事实。人们现在确实不能站在街头高喊‘独立’,但这真的有那么重要吗?‘独立’是不可能的,是个很愚蠢的游戏。‘独立’什么?从哪里‘独立’?香港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宝贵门户,对世界而言香港也是通往中国的宝贵门户。”《南华早报》首席新闻编辑Yonden Lhatoo强调,“港独”对于香港、中国、世界都没有好处,只有“一国两制”才是最符合各方利益的共识。
不过,尽管Yonden Lhatoo认为《港区国安法》的出现“对于支持法律秩序的人来说松了一口气,因为终于不会再有人堵路、放火、打人”,但他也提醒,诸如房屋供应不足、向上流动停滞等社会深层次矛盾仍未解决,那些曾经上街游行对政府施政表达不满的市民也不可能从此好好生活,“只要一有机会,这些不满就会以某种方式冒出来。”
柯文思也担心,虽然香港最终没有出现非常严重的恐怖袭击,“但当香港深陷政治立场和社会阶层的撕裂,到底何时才能实现真正的‘人心回归’?”
“黄营、蓝营内心都很清楚,如果继续斗下去,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如果他们扪心自问,他们不会说‘我们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对的’。”作为“中间派”代表人物的环境局前局长陆恭蕙认为,撕裂双方都应该放下仇恨,“很多外国例子,比我们撕裂得更严重、撕裂得更长久,但他们最后都能走出来,为什么香港不行?我相信香港也可以。”
面对香港社会的撕裂,及其对于“一国两制”的徬徨,柯文思分享了他的看法:“我在1980年代第一次去中国,当时到处都是贫困;今天出现巨大的转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教育医疗科技领域进步显著。也许香港人可以更多地去考虑中国提供的所有可能性,‘一国’并不是威胁,更多的是可以探索各种机遇,因为机遇就是一切。”
“还记得陈同佳吗?他还处于‘法律三不管’地带,不能引渡,不能庭审,不能判刑,不能服刑。这个‘引起革命’的年轻人,似乎被世界遗忘了。”柯文思最后问。
由于两岸四地关系复杂,以往为免触及“一个中国”的主权问题,特区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从来没有任何正式的官方交往,而是互有默契地利用台面下的渠道解决有关问题。但自民进党蔡英文上台执政之后,这种默契便被打破——在“反修例风波”沸沸扬扬之际,台湾当局屡屡扬言希望促成引渡,但当陈同佳出狱后,当局却拒绝发出“入台证”,并且把事件上升至“政府对政府”的层面,意图迫使特区政府承认“中华民国”的“主权”。然而,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辖下的特别行政区,“特区政府”又怎么可能与所谓的“中华民国”进行任何正式的官方交往?但台湾始终不愿让步,而是希望借此彰显根本不存在的“台湾独立政治地位”。事隔两年,仍然如是。
柯文思早前接受《香港01》独家专访,直言对于欧美媒体把反修例风波简化成“牛仔与原住民之争”感到愤怒,希望透过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补充空白,让观众有更多思考,亦冀几经撕裂的香港人放下成见、化解矛盾。《香港01》获授许可权期转播《香港:被掩盖的真相》,向读者呈现这位英国导演眼中的“危险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