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导演纪录片《香港:被掩盖的真相》(4)|越界

撰文: 黄云娜
出版:更新:

两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得主、16座艾美奖赢家、国际殿堂级纪录片导演柯文思(Malcolm Clarke),重组2019年香港反修例风波,将当时游走冲突街头的所见所闻辑成十集纪录片《香港:被掩盖的真相》(Hong Kong Returns)。第四集把“七一冲击立法会”视为激进示威者“越界”的关键,可谓“震惊了世界”。

相信不少香港人对这一幕仍然历历在目。“我们要赢,就一起继续赢下去。要输,我们就要输十年,我们整个公民社会十年永不翻身。”——2019年7月1日当晚,以非法武力占领立法会的示威者摘下口罩的慷慨陈词,令不少市民动容,纷纷呼吁“不笃灰、不割席、不指摘”。不过,或许正是因为这一份同情,香港走出了另一种命运。

经过2014年的大型占领行动,“占领乜乜乜”对香港人来说并不陌生。但“立法会”不是普通场所,而是专责立法的机构,激进示威者却以“捍卫法治”之名攻入“法治根基”之一。他们的肆意破坏,连“外来者”柯文思也感到忧心忡忡,担心“香港根基在摇晃”。然而,一些美国政客例如共和党众议员Michael McCaul,却形容是“民主与独裁的战斗,自由对抗暴政,自由对抗打压,我们美国人今天站在这儿,与热爱自由的香港人携起手。”

“美国政客的反应完全不公平。那些连他们国家都绝对不能接受的行为,却被他们赞誉是‘为自由和民主而战’,完全忽视这些行为对我们的生活和制度所造成的破坏。”新民党行政会议成员兼立法会议员叶刘淑仪指出,正如2021年1月的美国国会山庄事件被美国当局定性为“叛乱”,香港的反修例风波也难免被北京视为反对政权的“暴乱”。

比起不少陷入“黄蓝之争”的香港人,柯文思反倒能够理解北京的担心,“因为香港长期是和平稳定的堡垒,现在几乎变成全亚洲最动荡的城市。”可是,很多示威者似乎看不到这份担心,甚至越来越激进,“感觉都愿意为一时的暴力牺牲自己的将来”;而必须维护法纪的警察则面对越来越大的安全风险和执法压力,“但被部份媒体忽略了。”

与此同时,随着“遍地开花”的示威行动而出入大街小巷的柯文思,还感受到普通老百姓的惶惶不安:“炸药、致命性武器、‘光复香港,时代革命’的革命性口号等等,你可以理解普通老百姓为什么会担心——这座城市将会越来越失控。”

柯文思日前接受《香港01》独家专访,直言对于欧美媒体把反修例风波简化成“牛仔与原住民之争”感到愤怒,希望透过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补充空白,让观众有更多思考,亦冀几经撕裂的香港人放下成见、化解矛盾。《香港01》获授许可权期转播《香港:被掩盖的真相》,向读者呈现这位英国导演眼中的“危险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