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导演纪录片《香港:被掩盖的真相》(9)|革了谁的命?

撰文: 黄云娜
出版:更新:

2019年反修例风波落幕后,随着《港区国安法》颁布,曾经风靡一时的口号“光复香港,时代革命”几乎成为政治活动禁语,留下一个难以收拾的残局。两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得主、16座艾美奖赢家、国际殿堂级纪录片导演柯文思(Malcolm Clarke)拍摄的十集反修例纪录片《香港:被掩盖的真相》(Hong Kong Returns),也对所谓“革命”以及“革命之子”的行径提出很多疑问,并以此作为第九集的主题;而令他惋惜的是,当最坏的风暴过去,“反华”行径仍在继续。

反修例风波给很多人留下不可磨灭伤痛,发生在2019年11月4日凌晨的“周梓乐堕楼事件”肯定是其中之一。由于当时警察正在事发的将军澳尚德邨停车场附近驱赶示威者,很多人认为死者正是为了躲避警方而从三楼跳下二楼,另有一些人怀疑他并非自行跳下云云。事隔一年,在非法被杀、死于意外及死因存疑选项中,死因庭裁定后者。

《香港:被掩盖的真相》第九集便是以这个不幸事件展开的。当时“黄营”一口咬定是警察害死周梓乐,形容“这是一场谋杀”;但根据事发停车场的闭路电视纪录,他在00:38现身之后,警方直到01:20才在该处出现。当然,在那种社会撕裂互不相信的气氛下,所以的证据都被严重怀疑其真确性,但很多没有根据的谣言却被传得言之凿凿。

“事件标志着全城范围内暴力升级的开端。”柯文思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在那之后,发生了一些在昔日香港可谓不可思议的事,诸如马鞍山烧人事件、西湾河警察开枪事件,但香港社会只是越发陷入胶着状态,而示威者则放弃之前的游击战术,在“战场”转移至大学校园,其中以中文大学和理工大学的冲突最为激烈——这也令局势出现转机。

从柯文思的镜头可见,示威者不但因此把自己“困”在校园里面,而且他们设定的路障也对其他市民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例如救护车没法开往医院,继而引发自称是“沉默大多数”的一群站了出来,自发到现场拆除路障,并向示威者表明不会与之发生冲突。

“示威者们意识到,他们不是唯一一群要把命运握在自己手中的香港人。”柯文思说。随着“沉默大多数”拆除路障,一些示威者显得束手无策,也有一些示威者越发激动,但各种情绪宣泄过后,“示威者慢慢地意识到,他们在打一场失败之战。”

时任新民党行政会议成员兼立法会议员叶刘淑仪认为,示威者以为是在追求正义,但没想过法律后果。

“没能逃离校园的,只能接受他们的命运...香港人要自己收拾残局。”柯文思感叹,尽管最坏的风暴已经过去,但政治疑云仍然笼罩在上空,例如美国事后持续借此攻击中国“是个好战的独裁国家”,可见香港闯入的这盘“国际大棋局”仍在继续。

柯文思早前接受《香港01》独家专访,直言对于欧美媒体把反修例风波简化成“牛仔与原住民之争”感到愤怒,希望透过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补充空白,让观众有更多思考,亦冀几经撕裂的香港人放下成见、化解矛盾。《香港01》获授许可权期转播《香港:被掩盖的真相》,向读者呈现这位英国导演眼中的“危险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