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消息|网约车合法化成定局 发牌量或参考一指标 司机须考试

撰文: 潘耀升 冯子健
出版:更新:

特区政府年初预告今年内推出网约车规管框架,综合多方消息,最快今个月内出炉,其中主要方向是为网约车合法营运订立机制,包括向网约平台发牌及订明网约车司机与平台经营者的关系。对于社会最关注的网约车牌照数量问题,有政府中人向《香港01》透露,计划为非的士的网约车发出新牌照,具体数量未落实,但“唔会无限”,希望在的士与网约车之间取得利益平衡。

网约点对点叫车服务在香港实际上已运行了11年,市场龙头Uber近日不断“发功”,表明希望无上限发牌,的士业界则提出不能发超过1000个牌。另有声音主张“中间落墨”发一万个网约车牌照。当局也有自己的盘算,政府中人强调,衡量网约车发牌数量的重点是不让市民乘车体验变差。

5月20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何夏怡摄)

李家超5月表明决心“提升的士和出租车合法网约服务”

网约车进军香港以来,凭借点对点的便利优势,逐渐成为不少市民出行工具,与的士业的矛盾也日积月累。特区政府过往对网约车的讨论多着眼于加强规管、打击非法载客的“白牌车”,今年5月20日行政长官李家超明确提及网约车平台要领牌、司机要买保险,更预告本届政府有决心“提升的士和出租车的合法网约服务”,突显网约车合法化事宜已进入了政策议程。

消息指政府或允许2至3个网约平台运作

的士固然是出租车,但出租车不一定是的士。政府过往屡被批评漠视的士牌照垄断问题,缺乏破除利益固化藩篱的魄力,对点对点出租车服务发展趋势亦怠于应对。李家超表明有决心改革多年累积的问题,为的士以外的网约车发牌埋下伏笔,其时已有消息指,政府内部正研究有别于的士的网约出租车规管框架,其中一个考虑是不能在街上截车载客,参考其他地方经验,定价高于的士。

香港目前已有多个平台提供网约的士或“白牌车”服务。(廖雁雄摄/资料图片)

李家超阐述政府立场时指出,网约平台必须领牌。有消息指,政府很有可能允许2至3个平台运作,其中Uber在香港投入资源多、规模大,相信较大机会是其中一个经营平台。

网约车发牌“唔会无限”
政府中人:重点是不令市民乘车体验变差

舆论更关注的是政府如何处理网约车牌照。Uber已打开口牌要求无限量发牌,不过《香港01》获悉,当局未有此打算。有政府中人透露,计划为非的士的网约车发新的载客取酬牌照,具体数量未落实,但表明“唔会无限”,原则是透过规管平衡的士业与网约车平台的利益,重点是不希望令市民乘车体验变差,包括等车时间。

特区政府推出的士车队计划,希望可以满足社会对点对点叫出租车服务需求。五支车队定于本月正式投入服务,但却迟迟无法招聘到足够的司机。(郑子峰摄/资料图片)

政府消息指,发出网约车牌照后,网约车平台必须拥有持牌网约车司机,才可合法营运。有知情人士透露,政府研究网约车牌照有时限,与的士有所分别。亦有人表示,政府未有最终定案,因为发太少牌照无意义,无上限又太夸张,具体数字仍待商榷,未必可在今年内交代。

繁忙时间数千网约车运作 政圈料成发牌数量参照点

目前,全港有18,000辆的士,Uber公开的数据显示有30,000名网约车司机。据称的士业界希望仅发出不多于1000个牌照,有人建议“中间落墨”发一万个牌。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现时未发新牌,但据悉Uber平日繁忙时间同时运作的网约车有约数千辆,与一万辆仍有段距离,当中更有不少是的士。不过,也要明白现实是尽管有30,000人登记成为司机,但不是人人都每天上班,政圈相信这也是其中一个决定牌照数量时的考虑。

因应业界一直不满的士考试试题困难,政府近日提出简化的士考试试题,相信也是为了将来网约车司机考试作准备。(资料图片)

的士业界另一个关注点是网约车司机牌照是否与的士司机看齐,行内不满白牌车平台无要求司机培训或考试,认定是影响的士司机入行的原因之一,早前已公开要求网约车司机也要通过考试。

政府提出简化的士考试 料为网约车司机牌作准备

政府中人透露,将来规管后的网约车司机需要考牌。因应业界一直不满的士考试试题困难,政府近日提出简化的士考试试题,相信也是为了将来网约车司机考试作准备。除了考牌,第三者保险、商业登记证也预料是网约车司机的要求。至于外界早前提议网约车平台所得收入,拨一部份资助的士行业发展,Uber亦认同征收“网约车服务税”支援的士业,有添马中人透露正在研究这建议,未有最终决定。

5月29日,保险界立法会议员陈健波在立法会特首互动交流答问会上向李家超发问。(郑子峰摄)

行会成员、保险界立法会议员陈健波表示,希望今年内落实网约车规管的大框架,订明网约车司机、平台经营者、保险方面的责任。他向《香港01》指出,推出框架后,保险业界亦会开始着手筹备相关工作,料各方需要数月时间筹备。他又称,网约车有规管制度后,政府就可以对网约车司机作出尽职审查,变相可加大力度打击白牌车及非合资格平台。

框架需提交立会交通委员会讨论 下个会期7月18日

按照既定程序,政府推出的框架会提交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讨论。委员会本月开会日期是下周五(7月18日),立法会网站目前未显示当日有任何议程。网约车合法化问题一直拖而未决,是否迎来变局,答案也许很快就会揭晓。

问:网约车在香港是非法的吗?

答:香港法律规定,利用汽车载客取酬的行为必须取得“出租汽车许可证”,而长久以来,个人点对点交通服务主要由拥有牌照的“的士”提供;不过,当科技促使交通运输产业和市民出行需求发生根本变化,衍生“网约车”这种新型载客取酬营运形式,特区政府却迟迟未有打破的士牌照垄断,未能开放市场竞争,导致网约车在港服务11年仍未合法化。

问:政府停止增发的士牌照多年,带来什么问题?

答:香港目前共有18,163个的士牌照,因政府停发新牌导致数量稀缺,持有者可以控制市场形成垄断,并且催生了非常畸形的炒牌环境,令的士牌照由“公共交通资源”变成“金融炒卖工具”,在过去25年内由252万元被炒高至667万元。的士牌主将炒牌成本转嫁租车司机,迫使司机和乘客陷入“司机收入低—服务差—乘客埋怨—流失更多客—收入更低—服务更差—社会怨气更大”的恶性循环,更积聚的士和网约车之间的仇恨,种下社会冲突祸根。

问:的士与网约车乱局,应该怎样解决?

答:往届政府施政失当,既未有打破的士垄断,又未有落实网约车合法化,的士与网约车出现恶性竞争,影响市民出行体验、损害司机劳动利益,更令不同群体之间产生越来越大的怨气和怒气。有为政府理应敢于改革,坚持以产业发展和社会转型为主线、以乘客需求和司机权益为依归,推动网约车合法化,彻底打破的士垄断,重构点对点出行服务,杜绝公共运输服务资源的炒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