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天气转变容易令小朋友、老人家作病 即睇5个春分养生贴士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日暝对分,日夜各为十二小时。受访者林之兰注册中医师将会分析3个春分生活饮食宜忌、5个中药小贴士,从根本改善反复外感、湿困疲倦、情绪低落等问题!
(本文作者:林之兰注册中医师)
风起了 注意后颈保暖
如何“防风”保护自己呢?首要在“倒春寒”的天气中注意添衣保暖,并加强保护头部、后枕部至耳后、颈部,以免直接受凉。
春雨绵绵祛湿有道护肠胃 无汤水如何自处?
早春天气冷暖变化频繁,按气候规律来说,在华南地区的香港雨水变多,相对湿度可达90%。由干不透的衣服、布满倒汗水墙壁,可见春分相对立春时湿气更甚,故此气节需注意健脾祛湿。如素有水湿困脾、脾胃失调:譬如腹泻、胃口差;风湿关节疼痛、湿疹等慢性病患者,病情容易反复,并见神疲乏力、体倦不欲动(脾虚)、头重胸闷(湿郁而清阳不升)的情况。
饮食方面需减少黏腻、湿重的食物,譬如芋头、檽米、奶类制品、过多汤水(按:适当汤水有助调理,过多时则祛湿不成,反而水液停滞不利),戒冷饮及生冷食物。
2款中药小贴士: 和胃化湿拒湿困
1.紫苏叶:醒脾宽中,行气止呕
功效:改善风寒感冒、或兼内伤食滞、腹泻、脾胃气滞,胸闷呕吐等问题
2.生姜:温胃化痰止呕
功效:改善风寒感冒轻症及胃寒呕吐
顺应春分利肝木 善用药材花茶抗抑郁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黄帝内经》
春分过后日照时间逐渐延长,万物生长、欣欣向荣。四季当中,春天与木气相应,而五脏中对应于肝,故春天是肝木旺盛的季节。在阴雨天阳气升发不利时,肝气郁结的病人气郁加重,见情绪郁闷、胁肋涨痛不适;肝木犯脾土时容易出现胃口不佳、纳食不香,甚至腹泻的情况。熬夜、吃煎炸等不良习惯,加重肝阴不足的情况下,水不涵木而肝阳上亢。气火上扰时病人或见耳鸣、眩晕等不适,更会随情绪波动而加重。提醒各位读者避免熬夜、忌口过量辛辣燥热,以储存津液阴分。
3款中药小贴士: 疏导情绪抗抑郁
1.佛手:疏肝理脾燥湿
功效:改善肝郁气滞、胸闷胁痛、脾胃气滞、脘腹胀满、胃痛嗳气、恶心反胃呕吐
2.陈皮:理气健脾燥湿
功效:改善脾胃气滞、脘腹胀痛、胃胀不适
3.玫瑰花:清香善治抑郁情绪
《本草正义》“玫瑰花...柔肝醒胃...断推气分药之中、最有捷效而最为驯良者,芳香诸品,殆无其匹。”
除了上述两点:疏肝理气、醒脾化湿,作息定时还需“适劳逸”。
起居养生以平衡人体阴阳状态为要
1.运动以微微出汗为佳,可助升发阳气之余,透过皮肤护理助身体祛湿。
2.踏青远足,舒畅心情
由于体质各异,若有任何健康或疾病咨询,建议寻求注册中医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