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腰围每多一吋增11%罹患心衰竭风险!必读4招击退内脏脂肪
腰围过大不只影响外观,根据一项新研究显示,腰围每增加一英寸(2.54 cm),罹患心衰竭患的风险就会增加11%。
根据镜报报导,牛津大学一项针对43万40至70岁成年人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比起BMI与其他肥胖指标,腰围对于健康的风险性影响更高,研究人员Ayodipupo Oguntade表示,“人类在躯干周围的脂肪量,影响肥胖和心血管风险更大。”
4招击退内脏脂肪(按图👇👇👇)
此外,这项为期13年的研究还发现,腰围每增加(超过标准)1公分,发生心脏疾病的风险就增加4%,欧洲心脏病学会发表的研究也表示,腰围最大者其心力衰竭的机率高出3.21倍,此外,BMI位于前五分之一的人,其心衰竭风险为较低者的2.65倍。
心衰竭机率随BMI增加而提高
英国国家肥胖症论坛主席Tam Fry表示,根据牛津大学的研究还发现,每增加1BMI,其发生心衰竭的机率就增加9%,而心衰竭的症状包括休息时觉得呼吸困难、常感到疲倦、头昏脑胀,有些人则是会出现脚踝及腿部肿胀。
英国心脏基金会(BHF)副医学主任James Leiper表示,腰围愈大通常代表其内脏脂肪愈多,而内脏脂肪堆积在内脏周围会损害心脏和血管功能,“心衰竭属于慢性疾病,因此控制体重相当重要,像是体重增加与罹患高血压、高胆固醇以及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营养师:内脏脂肪愈多,肚子愈大!
过去总认为肚子大是福气及财富的象征,现在研究已经很明确的指出,腹部肥胖是内脏脂肪堆积的现象!台湾Heho健康营养师刘思妤表示,当内脏脂肪愈多,肚子就会愈大,更有害身体健康。
根据2017-2020年台湾国民营养健康状况调查指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随年纪增加,腰围超标状况日益严重,卫福部建议,男性腰围应小于90公分(约35吋)、女性腰围应小于80公分(约31吋)。
相关文章:减肚腩|小腹肚压力肚4类肚腩减肥法要拣啱!哪款戒糖盐至有效?👇👇👇
内脏脂肪>10,应立即调整生活型态
而内脏脂肪应落在哪个区间才算标准?台湾刘思妤营养师表示,一般成人正常的内脏脂肪指数大约落在1至9;若数值在10至14代表偏高,可能有肥胖问题,宜立即调整生活型态,避免增加慢性疾病风险;而若落在15以上为过高,应就医检查、治疗,积极控制饮食和运动。
她指出,人体的脂肪可以依照囤积的部位不同,简单分为皮下脂肪与内脏脂肪,“皮下脂肪通常用手就可捏起,而内脏脂肪藏在腹部的深处,为包覆在腹部、肠胃、肝脏、胰脏等器官附近的脂肪组织,可以用来支撑及固定脏器,作为器官的缓冲垫。”
而内脏脂肪过多与慢性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内脏脂肪具有代谢活性,会产生许多有害的化学物质和激素、促进发炎反应,加速血管硬化问题,对健康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4招击退内脏脂肪
台湾刘思妤营养师提醒,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其实都和内脏脂肪囤积息息相关,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原凶,因此,慢性病患者应比一般健康民众更注重减少内脏脂肪量,可以从饮食和生活面著手进行改善。
多植物性饮食
多吃蔬菜、水果、全榖类、豆类等植物性的食物来源,特别是水溶性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能有效降低内脏脂肪堆积,如秋葵、苹果、木耳、海带、毛豆、燕麦等,还有助于稳定血糖、增加饱足感以及降低胆固醇。
相关文章:减肥|牛油果不只助瘦身!持续吃减内脏脂肪降糖尿风险1类人冇效👇👇👇
少精致淀粉摄取
过量的淀粉的确会造成脂肪囤积,不过适量摄取有助于减肥,建议可以用糙米、番薯、粟米、南瓜来取代白饭、白面包、白面条等精致淀粉摄取,更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进而避免多余脂肪生成。
每天多活动
现代人几乎都有久坐的坏习惯,容易诱发消化不良、便秘、胀气,建议大家饭后不要马上坐下来,坐著的时间超过 1小时就应该起身活动,随意走动、舒展筋骨,或是做踢腿运动也都可以,避免身体将多余的热量转换成脂肪储存起来,规律运动可以阻止内脏脂肪堆积。
充足的睡眠
研究指出,40岁以下每天睡5小时以下的人比平均每晚睡6小时以上的人更容易累积内脏脂肪,显示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抑制脂肪形成,建议成年人每天睡足7-9小时。
延伸阅读:
【本文获“Heho健康”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