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24节气|气候干燥易口干/流鼻血 附9款秋分汤水+止鼻血方法
秋分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秋分之“分”解作半,《春繁秋露》云:“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这天以后,阴阳转换,黑夜变长而白天变短,昼夜温差逐步加大,气候也从热转凉。“秋分三候水始涸”,秋分后降雨量减少,气候逐渐干燥,容易导致人体津液不足,故较易出现流鼻血、口干舌燥、皮肤干裂、大便干涩不畅等问题。今次笔者从情志调节、起居作息和饮食宜忌三方面入手,和大家分享一些秋分养生的小秘笈。
资料授权:博爱医院林集美医师
调适心境畅情志
根据中医五行学说,秋气与肺脏紧密相关。《黄帝内经》云:“肺者通于秋气”,又云“肺在志为忧”,常言亦道:“伤春悲秋”。悲从何而来?秋分起日照减少,气温降低,草木凋零,容易引致忧郁感伤的情绪。因此,使心情愉悦非常重要。多与身边的人沟通,花时间做喜欢的事,秋高气爽时也可和家人、朋友外出游玩、登高,有助排解负面情绪。
起居作息顺自然
《黄帝内经》曰:“秋三月,此谓容平。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容平,意即收容、平顺。秋分为阳消阴长的时机,使春夏的阳气收敛容纳,秋冬的阴气平和舒顺,阴阳自能相顺接。此时应早睡早起,让体内气息顺应自然去收敛和调整。可适当运动,修身养心,如八段锦、瑜珈、散步等,避免剧烈运动而致大汗淋漓,损耗阴液。也要留意早晚温差加大,适当增添衣物,特别注重头部、腰腹部及足部的保暖。
如上班族平时久待办公室冷气环境,或老年人皮肤油脂分泌减少,容易皮肤干燥,导致搔痒。洗澡时须注意避免水温过烫,也可选用无添加香料或防腐剂成分的保湿润肤膏,洗澡后取适量涂抹身体。如果出现手脚干裂脱皮,不要强行搣走死皮,应让其自然脱落,同时减少触碰刺激性或化学物质,并在洗手或酒精搓手后使用润手霜。
汤药饮食宜润燥
饮食方面,根据《黄帝内经》“燥者润之”的原则,可适当食用温润、平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杏仁、银耳、枸杞、山药、蜂蜜等以养阴润燥;煲汤水可酌加黄精、南北杏、百合、玉竹之类,甜品可食用杏仁糊、芝麻糊、银耳羹等。注意少吃辛辣香燥之品,调味料如姜、葱、蒜、八角、茴香等,煎炸如薯片、炸鸡、即食面等,以防辛燥伤阴。
秋分养生汤水推介
小儿安秋汤(1人份)
功效:消食健胃,理气润燥
材料:炒麦芽15g、陈皮2g(1瓣)、乌梅5g(半颗至1小颗)、莲子5g、麦冬8g
做法:
1. 材料洗净后倒入煲中,加约4碗水。
2. 大火煲滚后转细火,煲40分钟至1小时即可。
此汤性质平和,防治秋燥的同时兼顾肝脾,尤其适合秋天易流鼻血、鼻敏感、烦躁不安、睡眠不佳、容易积食、大便干燥的小朋友。
注意:3岁以上少量多次分服,2岁以上只饮汤不食渣。孕妇不宜。
银耳核桃小米粥(1人份)
材料:核桃4个、干银耳10g、小米30g、冰糖10g
功效:养阴润燥,健脾和胃
做法:
1. 银耳以温水浸发2小时,洗净、剪碎。
2. 煲中加清水,放入银耳,大火煲至水滚。
3. 加小米,转细火慢炖30分钟。
4. 核桃剥壳去皮,银耳煮至浓稠后加入。
5. 加冰糖,慢火炖至冰糖融化。
6. 枸杞洗净后倒入煲中,熄火,冚盖焖10分钟。
此粥滋润养阴,适合咳嗽少痰、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的人食用。
注意:气滞者症见胸闷、喜叹息、嗝气、情绪抑郁紧张易腹痛泻等不宜。
*由于各人体质有异,服用前建议咨询注册中医师意见。
流鼻血应该如何处理?
挖鼻、打喷嚏、擤鼻涕过于用力、空气太干燥、撞伤鼻子等都是流鼻血的常见原因。不少人流鼻血时本能反应是把头后仰,鼻孔向天,又或者用纸巾堵塞鼻孔,希望能阻止鼻血流出。这会令血液流进咽喉,如果进入消化道,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导致呕吐,如进入呼吸道,则可能引发窒息,导致生命危险。
正确做法是坐下并稍微前倾头部、上身,手指紧捏鼻梁以下、鼻翼两侧的部位5至15分钟。与此同时,用口呼吸,把流入嘴巴或喉咙中的血吐出,避免吞咽进咽喉。如果出现任何以下情况,应前往急症室寻求进一步治疗:流鼻血的时间多于20分钟,流血量过多,呼吸困难,吞入大量血块后呕吐,或鼻血在头部创伤后出现。
要有效预防流鼻血,平时需养成良好习惯,不要挖鼻或过大力擤鼻涕,伤风或鼻敏感者当尽快求医;吸烟人士应戒烟,避免鼻黏膜反复受到刺激;如果室内环境过于干燥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
相关阅读: 秋分24节气│中医建议应养肺润燥宜吃梨 忌吃一类食物免伤肝
以下介绍2款汤水适宜小朋友及一家大小饮用:
雪梨淮山排骨汤
材料:雪梨2个、莲藕半条、 淮山3钱、无花果2-3个、陈皮半个及排骨适量。
制法:冻水适量加以上材料,大火煲滚后,转中火煲1.5小时,一家大小饮用。
润肺百合木瓜雪耳糖水
材料:百合3钱、湘莲5钱、木瓜1小个、雪耳5 钱、冰糖少许。
制法:冻水适量 中火煲一小时,一家大小饮用。
*以上资料只供参考,有任何疾病或健康问题,请向医生查询。
(资料来源:康河中医诊所注册中医师刘明旺)
相关阅读:秋分24节气│中医妈妈分享2款全家合饮汤水 预防秋季鼻塞干咳
(资料来源:谢嘉雯中医师)
相关阅读:秋分二十四节气|气温转凉3款温润补气汤水 适合全家饮用迎秋凉
(资料来源:谢嘉雯中医师)
点图即睇“莲藕眉豆百合排骨汤”
谢医师推介益气润肺生津的五指毛桃玉竹椰枣汤。“五指毛桃味甘、微温,能健脾补肺及行气利湿,并可舒筋活络。而玉竹味甘、微寒,能养阴润燥、生津止渴。《本草拾遗》称赞椰枣‘温中益气,除痰嗽,补虚损’能止咳润肺,化痰平喘与五指毛桃的味道亦很搭配。”她指粟米高纤利水,并可提升汤的甜味。此汤对于秋天表现出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具很好的食疗作用。
点图即睇“五指毛桃玉竹椰枣汤”
最后谢医师推介一款她平时喜欢的泡茶,可随时在家或办公室熬煮焗服。她说:“菊花雪梨干花旗参茶中的梨性凉味甘微酸,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连梨皮一起熬煮,止咳效果更佳。而花旗参为补气药中清热之品,能补气养阴,清热生津。选用雪梨干,更方便储存,可随时在家或办公室熬煮焗服。”
另外,她提到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菊花品种繁多,功效各异;如野菊花性味苦寒,清热解毒力强,多为中医师作药材使用。若以菊花作日常泡茶养生,可根据产地,又分杭菊﹑亳菊﹑滁菊﹑怀菊……等。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口味选配;我平时较喜欢使用胎菊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