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2023|工殇停不了 至少42工友离世 柯士甸道事故酿2死

撰文: 凌逸德
出版:更新:

【2023年/大事回顾/工业意外】劳工保障及职安健议题关乎所有打工仔权益,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今年4月立法会正式通过《职安健条例》修订条例草案,严重罪行最高罚款由50万元上调至1,000万元,借此提高阻吓力,以减少意外发生。惟今年本港仍接二连三发生致命工业意外,《香港01》统计全年报道,截至12月28日至少有42名工人在工作场所因意外身亡;而工业伤亡权益会统计的数字,则显示所有行业致命意外共74宗。意外包括:柯士甸道两工人被困管道吸沼气而死、机场航天城及大埔科学园有电工触电死、观塘清洁工堕䢂槽惨死、北葵涌邓肇坚体育馆内男工工作平台堕毙等。而今年有承办商“精进工程”因去年油塘夺命工业意外而被发展局“钉牌”。

统计有15工人由高处堕下身亡 工伤致命原因首位

《香港01》统计今年有关职业伤亡的报道,发现截至12月28日,本港有至少41宗在工作地点发生的致命意外,共有42名工人死亡,其中15名工人由高处堕毙,是致命工业意外原因的首位,如4月25日观塘巧明街有七旬男工在友邦九龙大楼30楼清洁风柜房时,误堕䢂槽惨死;8月7日,北葵涌邓肇坚体育馆内维修男工做防漏水工程时,工作平台疑故障塌下,工人由9米高堕地身亡;10月10日,佐敦渡华道消防局地盘一名男电工拉电线期间,从高处堕毙。

工权会统计全年有74宗致命意外,包括工业意外、吊运意外、猝死、涉及政府部门或公营机构意外等。而猝死占最多有18宗,其次是高处堕毙有13宗。工权会指出,高处堕下意外较多,属“重灾区”,反映职场仍未有重视高空工作的职安问题,工程前未有做好风险评估及跟足安全指引。

两工人管道内中毒亡 工程经理及二判涉误杀被捕

而最受社会关注、最有可能涉及人为疏忽的,要数西九龙柯士甸道的工业意外。9月24日两名水喉工郭伙记(61岁)及刘浩祥(63岁)为“圆方”商场冷气系统更换海水冷却喉管时,久久未离开管道。工程经理其后发现两人失踪,其他工程人员落场寻人,发现管道上锁后便离开。放工时间工人迟迟未归家,家属心急如焚,但直到翌日清晨始找到承办商的工程人员,通知对方家人通宵失联,承办商人员惊觉事态严重,立即报案并爆开被锁上的管道出口,最终在管道约100米处发现两工人疑吸入沼气中毒身亡,消防检测到硫化氢浓度超标,当时二人已进管道后约21小时

事件引起各界重视,并质疑工程经理未有完成安全评估的情况下离开现场。港铁称会展开调查,并检视工序及承办商的上报机制。警方经调查后,指涉事工地被定性为密闭空间,工程确有疏忽,许多安全措施的程序均有遗漏,随后将案件改列误杀案跟进,拘捕40岁大判公司工程经理及62岁二判负责人,分别被控误杀罪,二人被还押至3月20日再讯。

两电工触电身亡 遗双亲妻儿孤苦无依

令人惋惜的还有他们:8月19日,34岁电工方贵芬在机场航天城东路11 SKIES商场地盘离地3米的假天花工作时,疑触电昏迷,10分钟才被工友发现,最终送院不治。死者是家中经济支柱,遗孀及2名子女孤苦无依,家属在认尸时哭成泪人,伤心至晕倒现场

事隔不足一个月,同类意外又再发生。9月10日,38岁男电工学徒陈卓钧在沙田科学园安装太阳能板时,疑触电身亡,遗下年迈双亲。其父亲事后向三判了解,得知有师傅未确保电掣房断电,便要求其子工作,疑因此酿成惨剧。最令家属不满的是,大判虽支付恩恤金,但三判拒认卓钧为员工,令家属难以向劳工处证明员工身份。

三罕见意外:屠宰员被猪撞跌、渔护职员被蜂螫、女工堕搅拌机

+1

今年发生多宗罕见的意外,显示工作地点危机四伏,有看不见的风险。1月16日,64岁女子在荃湾工厦单位操作一部糖果搅拌机时,意外跌进搅拌筒内,身体多处受伤,最终不治;1月20日,61岁屠宰员宰猪期间,被电晕的猪只突然醒来猛力撞跌屠宰员,而他手上持有利刀,意外误伤左后膝动脉,登时流血倒地,送院不治;5月12日,64岁渔护署农林助理员在大屿山芝麻湾植树时,被一群野蜂螫倒,左右手有4个疑被螫伤的洞口,随后意识模糊,经抢救仍告不治。由于当时他正在植树,故未有著上保护衣。

“精进”地盘三年丧六命 安全管理未达标被“钉牌”

发展局局长宁汉豪及屋宇署署长余宝美10月18日公布不批准精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续牌,三名持牌人也被除名。(资料图片)

地盘总承建商“精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过去3年半曾涉及多宗严重工业意外,有6名工人丧命,包括2020年九龙湾地盘工人触电亡、2022年安达臣道地盘冧天秤3死事故及油塘东源街工人被工字铁压死,以及今年10月10日佐敦地盘电工堕毙。发展局于10月18日宣布将精进工程“钉牌”,将从一般承建商名册除名,不可再进行任何建筑工程,共有五个私人发展商项目受影响,总共涉及约4,900个单位。

当局解释因应油塘建筑地盘夺命事宜,承建商事务委员会认为“精进”授权签署人,未能提出可信证据显示其地盘安全措施、监督工作等有效预防严重工业事故出现,认为其能力、胜任程度及地盘监督等安全管理未能达标。

修例仍需时间始能见成效 促多管齐下做好职安

工权会统计全年有74宗致命意外。

政府今年已修订职安条例,为何工业意外仍未有显著减少?工权会总干事萧倩文认为,条例生效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见到成效,惩罚只是其中一个方法,要做好职安应多管齐下,例如增加安全教育。她指现时香港缺乏长远及具规划的安全教育,政府应推出所有行业的安全训练给雇主雇员。她形容建造业中俗称“平安卡”的训练课程,只有短短7.5小时的训练,内容多但只能略略一提,无法助工友建立安全意识,应增加为 2至3 日的训练课程。

萧倩文认为政府应带头做安全教育,让机构企业由上而下建立安全文化,又建议劳工处能够公开意外细节,细分意外工种,让业界作参考之余,减少同类意外,社会亦能发挥监察作用。如有严重意外发生,警方应即时到场介入调查,并期望政府将隐瞒等行为列入刑事罪行,增加阻吓性。

▼2023香港大事回顾|《香港01》我们的2023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