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贡塞车】返工需2小时出中环 规划师:减车辆数目才治本

撰文: 颜宁
出版:更新:

西贡公路一直塞车严重。Alice(化名)住在西贡17、18年,每天早上要到中环上班。这两三年间,预留上班时间由45分钟增至1小时,再加至2小时;从前,假日会到西贡市中心闲逛的她,现在只想留在家中躲避人潮。她说:“呢一两年犀利啲,因为多咗人搬入嚟,又起咗好多新楼呢。”
西贡公路改善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将于2020年底完成,第二期工程的开展依然遥遥无期。近年,区内三个落成的住宅项目一共增加逾千单位,加上假日蜂拥而至的游客。西贡、以至香港的交通规划又有什么问题?
摄影:高仲明

早上的西贡市中心,各处的小巴站、巴士站都有排队候车的市民。

塞车用双倍时间返工 

Alice住在西贡公路上的村落,虽然上车地点不是总站,但通常等候15分钟就能成功登上前往坑口的小巴,转乘地铁。连同候车、转车时间,8时出门还是能9时抵达公司。

近两三年,Alice有感越来越难上车,每班抵站的车早已爆满,早前等了足足45分钟才能成功上车。即使Alice成功上车,小巴也很快因塞车而要慢驶;道路畅通的情况下,车程通常只需15至20分钟,现在往往增加至30至40分钟:“上唔到小巴,就算好彩上到都慢驶,好耐先去到坑口。都夸张㗎,因为太多车啦,跟本流量都去唔晒,全部都系同一时间出九龙。”

现在,她只好预多一倍时间乘车上班:“7点前就要出门口,近呢一两年开始都越来越差  ,以前就唔使咁样。”可幸的是,她下班时时间较早,刚好避过交通挤塞的高峰时期。

近两三年,Alice有感越来越难上车,每班抵站的车早已爆满,早前等了足足45分钟才能成功上车。

规划师:不发展副都市中心、塞车问题不会解决

西贡居民面对的塞车问题,其实也源于全港的规划问题。根据《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规划远景与策略》资料显示,都会区(涵盖香港岛、九龙、荃湾和葵青)和非都会区的人口分布分别是59%和41%,但有76%的职位分布于都会区,只有24%的职位分布于非都会区,反映人口和就业分布失衡。

规划师吴永辉指出:“系唔系所有人都要塞去市区返工呢?呢个系副都市中心嘅讨论。”他说,若所有人都是由北往南上班,香港的塞车问题不会有解决的一天。他举例,若部分居民往北行上班,就已舒缓交通挤塞的问题。他认为政府开展副都市中心的讨论,“最少你要有刚才个个副都市中心嘅讨论,先定到位先做运输嘅政策。

吴永辉说,若所有人都是由北往南上班,香港的塞车问题不会有解决的一天。他举例,若部分居民往北行上班,就已舒缓交通挤塞的问题。

假日游客逼爆西贡 外出连的士都冇

以前的周末,Alice会带著狗只到西贡市中心闲逛、买𩠌,“以前喺weekend去市中心 你真系会好relax,饮下嘢、行下码头。”然而,Alice现在都会避免到市中心避过人潮,留在家中:“谂起搭车,我去到市中心又多人,出九龙又要搭车预一段时间,我真系宁愿唔出去。”

现在每逢周末,大批的游人到西贡游玩,人流吓怕Alice:“而家系冇㗎啦,你出到去码头仲多人过中环,你点会enjoy喺码头行?有时想带只狗出去行,出到去咁逼你都宁愿唔行啦。”她说,即使假日相约朋友在九龙见面吃饭,也要预早时间出门,例如约7、8时在旺角吃饭,她就要4时候车外出,只为避开5、6时出九龙的人潮:“我系连的士同Uber都call唔到。” 

Alice:“西贡本身系一个郊游嘅地方,好宁静,冇可能可以繁忙到咁样。已经唔系一个可以俾西贡居民relax嘅地方,一系屋企、一系出九龙。”

扩阔道路不如限制车辆数目 

Alice当初由红磡搬到西贡,源于喜爱这里的宁静,谁料到这几年会变得如此“繁忙”:“梗系唔好啦,太多外来人,西贡本身系一个郊游嘅地方,好宁静,冇可能可以繁忙到咁样。已经唔系一个可以俾西贡居民relax嘅地方,一系屋企、一系出九龙。”

居民长期受塞车问题困扰,运输署和路政署回复指,运输署和路政署正在西贡公路清水湾至匡湖居段进行道路扩阔工程,将于2020年底完成,而匡湖居至西贡市中心则处于初步设计阶段,相关的交通研究仍在进行中。

部门回复指,为纾缓现时的交通挤塞,运输署现已将西贡公路上交通灯路口的行车绿灯时间尽量分配予行驶车辆。另外,路政署承建商亦会尽量在非繁忙时间内进行改善工程,以减少对繁忙时间的交通影响。

一提到道路扩阔工程,Alice则质疑扩阔道路带来的效果:“(扩阔后)一段双线都好啦,之后都系入返单线。我系觉得佢反而应该限制weekend外来嘅车,与其谂点样扩阔条路,不如谂点样减少入嚟嘅车辆。

吴永辉建议,香港可参考新加坡的“随需而至的公共巴士服务”(on-demand bus),在港推行“共享小巴”。(颜宁摄)

规划师:应改变出行模式减低私家车数量

吴永辉认同,公路其中一段扩阔后只是将樽颈推前,但是周边发展和道路扩阔工程出现不配合难以避免,长远来说应考虑改变市民的出行模式,减低私家车的数目。他批评,香港的运输政策思维落后,未有前瞻性策略,

他建议,香港可参考新加坡的“随需而至的公共巴士服务”(on-demand bus),在港推行“共享小巴”。新加坡于今年开展试运,在特定区域内,乘客能以手机应用程式召车,决定上车和下车地点。他解释,小巴较巴士小型和灵活,能驶入较窄的路段,较为适合香港。

他说,共享小巴按著客量需求出车,效率既比现时的专线小巴高;从乘客角度,共享小巴更具弹性。他认为,共享小巴的便利能鼓励乘客选乘公共交通工具,“用小巴取代私家车,将汽车嘅流量减低几倍。人系双向㗎嘛,如果我坐小巴又好方便咁就坐小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