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绑老人.五】约束变照顾?老年学顾问:约束长者不是照顾方法
回溯历史,约束(Restrain)在17世纪已经出现,当时用于囚禁监犯或精神病患者;及至上世纪60年代,香港随国际护理界的风气转变,渐渐将“约束”视为“护理”方法,院舍及医院均开始用作照顾老人。中大赛马会老年学研究所顾问徐若萍博士前为沙田医院的护理总经理,她亦是香港首位在医院病房推行“零约束”的护士。她认为随著人口老化,愈来愈多长者居于院舍或需要住院,约束程度势将增加,呼吁公众尽快正视问题。(不绑老人系列专题七之五)
被绑的一刻,老人变为弱者。
现为中大赛马会老年学研究所顾问的徐若萍,曾于沙田医院的老人科及内科工作,也管理过精神科、中风及纾缓病房等护理服务,见尽不同的约束个案,有一个病人让她印象深刻——年老病人被绑在病床上,后来护士替他松绑后,他竟立即冲出病房门口。最初护士不解,以为伯伯神智混乱,后来有机会与他慢慢倾谈后,才发现他其实意识清醒并能表达感受:“伯伯被绑太久,有人放开他,他还不趁这机会逃走?”她续说:“他担心会继续被绑呀!”照顾病人变“弱化”病人“我们很少问被绑的病人有何感受。若有机会问,他们一定会告诉你:不想。”照顾者以为捆绑可避免意外、为病人著想,但徐若萍看穿这是一种“伪逻辑”。“长者易跌,为了减少跌倒而绑住,以为唔郁就唔会跌,结果是愈唔郁,愈行唔到。”由照顾病人变为“弱化”病人,本末倒置:“绑不会保护他们,只会令他们更衰弱。”她攻读博士学位时,特意选择“约束”为研究题目,愈发感到这种由来已久的照顾方法,根本是最消极的照顾。约束对被绑者影响深远,生理上,轻则可致肌肉萎缩、肌力下降;重则若被绑者挣扎,可致身体受损如瘀伤等。被绑者的心理影响不只是无力感,严重更会可引致抑郁或自毁倾向,“但这些影响,没有人会呈报,全都扫在地毡底下。”她说。
香港曾发生约束衣致命个案本港曾经发生两宗因约束衣而致命的个案。2000年,一间无牌经营的私营老人院,为一名患有脑退化症的七旬老翁穿上约束衣,却把约束衣的吊带绑于床头的床栏上,其后老伯的身体移离床边,最后遭约束带勒颈致死。当年法医指出,死者腋下及背部均擦伤、喉骨碎裂,医学上的死因是颈部受压。死者颈部被安全衣所缠,身体滑下床边时,全身重量压住颈部如被问吊而致命。另一宗于2005年在沙田医院发生,一名患有精神病的女病人,在晚上被安排穿上约束衣,凌晨医护人员巡房时发现她颈部被约束衣缠住,疑是睡醒后挣扎并滑下病床所𦤶,病人经抢救后,最终不治。
寻出根治跌倒的方法2007年,徐若萍在她当时任职的沙田医院其中2间病房,试行不使用约束衣,最初也惹来争议,不只前线同事认为难以执行,连家属也有质疑,“因为家属以前接受的教育是要绑,以为是对长者好、防跌。”她依然坚持推行,是因为她深信,照顾者不应该侵犯被照顾者的尊严,更何况捆绑根本没有根治问题。“当时,我们花了许多唇舌与家属和同事解释,最终也说服了他们相信这件事。”
代替不绑,需要方法,而且是治本的方法——病人拔喉,往往源于贴喉管的方法让病人不适,例如喉管在其视线范围,“你谂吓,有一样嘢喺你眼前,想用手拨开系自然反应。”护士团队想出,将胃喉由传统弯曲贴在面上,改为沿鼻头垂直放下,减少干扰视线的感觉,自然减少拔喉的需要。有时是改变想法——不想跌倒背后的原因是怕他们受伤。穿著物料相对舒适的髋关节保护裤(hip protector),可减轻跌倒后的创伤,亦可避免约束引致的肌肉衰弱、关节僵硬等后遗症,前者其实是两害取其轻的选择。徐若萍指出,心态亦可改变:“大家那么紧张跌倒,是因为害怕长者跌倒后,管理层和家人会怪责。”她认为更务实的做法是直面问题:“我们要接受一个现实,当体弱到一个程度,有些跌倒是预防不来的。如何减少跌倒造成的伤害才是重点。”
临床工作的沟通与妥协
她续称,这种护理观念在英国渐成主流,“院舍会跟家人有清晰沟通,医护人员会尽力照顾,万一真的跌倒甚至骨折,创伤也会尽量减低,家人能理解有这种风险,令英国约束率可接近零。”
一切无非是对“护理”、“照顾”价值观的深刻反思。只是,面对人手不足、排山倒海的工作量,她理解临床上的妥协:“如果问医护人员,没有人想绑长者,但工作上许多事情要应付,唯有用最简单的方法:绑咗就算,冇时间谂了。”但徐若萍也会这样反问:“究竟你想花时间帮助病人解决因行为所引申的不安全问题?还是先绑了,然后去做绑人后接著的工作,例如更频密的照顾、记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