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公屋惹争议 独居㓥房户:很想住 长者㓥房户:太远不吸引

撰文: 刘梦婷
出版:更新:

特首李家超于任内首份《施政报告》提出兴建“简约公屋”,以组装合成法建造,未来五年兴建3万伙,轮候公屋三年或以上人士可申请入住,家庭优先;租金初步考虑为传统公屋的九成,当局亦透露选址以新界土地为主,措施公布后引起社会各界讨论。

住在深水埗区的基层㓥房户翘首以盼上楼久矣,然而对“简约公屋”看法却各有千秋。吴先生(74岁)与刘姐(68岁)两夫妻轮候公屋约2年,现租住在深水埗一幢唐楼的㓥房内,周三看完施政报告直播便直言“唔想去住简约公屋”、“去到其他区咪人生地疏,要重新适应”。
但58岁的独居㓥房户肖姐则直言“我好想住”、“慢慢习惯咪得”。

“惊人生地疏”VS“慢慢习惯”

吴先生夫妇在深水埗居住近七年,现时生活费主要靠领取综援及租金津贴共1.1万元,除去五千多元㓥房租金及水电,仍有少量余钱。吴先生认为在深水埗区与左邻右舍、地区社工相熟,可与朋友互相照应,“去到其他区咪人生地疏,要重新适应”。太太刘姐感叹,作为年迈长者,对于可能设在陌生地区的“简约公屋”兴趣不大。

肖姐则在深水埗区居住十年,除却在职家庭津贴外无其他政府补助可领,只能做照顾长者、煮饭、清洁等兼职炒散度日,月收入不足7000元,扣除5000元租金,面临入不敷出的危机。“我身体都唔系咁好,成日都头晕,个膝头又痛,唔可以企得太耐,但系如果唔做又冇钱交租冇办法”。她渴望租金低廉的“简约公屋”,倘若获准入住,不介意搬去陌生地区,“慢慢习惯咪得”。

搬屋之苦? “太麻烦”VS“冇问题”

“简约公屋”最高居住年期为五年,即住户最多入住5年后,便要迁去其他简约公屋,若在居住简约公屋期间成功轮候上楼,便要迁入传统公屋。这意味著,“简约公屋”住户至少要面临两次搬屋过程。

吴先生夫妇俩曾住在唐楼7楼长达六年,今年六月著手搬至6楼。记者走访所见,该幢楼十分陈旧,楼梯间遍布老鼠屎、垃圾等秽物,但刘姐将屋内打扫得非常干净。

刘姐感叹,“住咗(简约公屋)几年之后又要搬,我哋搬黎搬去好麻烦”。由于刘姐身体抱恙、行动不便,搬家杂事主要落在吴先生身上,前后共用逾20日,终于慢慢搬走大小杂物。如今入住新租屋三个月左右仍在适应中,“我揾件衫都要揾好耐”。

肖姐则形容房间挤迫,“一返到屋企就上床,睇电视食饭都要坐喺床度”,近日她无暇执屋,不方便接待客人到访。

谈及搬屋事项,肖姐很无奈:“估计麻烦,紧系唔想搬屋啦!”但她又表示,鉴于目前㓥房租金开支大、收支严重不平衡,“简约公屋”平租金具吸引力,就算麻烦教会兄弟姊妹、社工帮忙都要搬,“麻烦都冇问题,最紧要系有屋瞓”。

+1

地处偏僻?“唔识搭车”VS“交通方便就得”

此外,刘姐认为深水埗区生活便利、设施齐全,对于“唔识搭车”的长者而言较友好,担心简约公屋若在偏远地区则更加无助。

但肖姐即使腿脚不便、步履蹒跚,日后倘入住“简约公屋”地处偏僻,仍表示:“冇问题啊!佢主要系交通方便,唔好坐车去你𠮶度跟住要行成半个钟头”。但独居的肖姐担心,自己轮候公屋时间太短,未必够资格申请“简约公屋”。

“其实佢(简约公屋)平唔平都唔关我哋事”,吴先生这样说,夫妇俩每月领取逾七千元综援,加上现金租金津贴共有约1.1万津贴,省吃俭用下还可余下少量钱,吴先生担忧入住简约公屋反而开支增加。

▼10月19日 施政报告提出将社会房屋转为“简约公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