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日“眼凸凸” 或是甲状腺上眼

撰文: 01医务所
出版:更新:

不少人渴望拥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但若留意到眼睛大到“眼凸”的情况,有可能是眼睛健康出现警号,随时是甲状腺作怪。“眼凸”是甲状腺眼疾常见病征之一,患者可能同时出现眼皮红肿、发炎、畏光等病征。如未能及早妥善管控病情,除了影响患者外观,更可能并发斜视及青光眼等,最终损害视力

撰文:医善同行医学顾问、眼科专科医生黄泽铭

甲状腺眼疾又称“甲状腺上眼”,是常见的眼疾之一。发病阶段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及严重。临床表现上,患者起初会出现眼干、眼红、眼皮肿胀及畏光。(图片:istock)

甲状腺眼疾又称“甲状腺上眼”,是常见的眼疾之一。发病阶段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及严重。临床表现上,患者起初会出现眼干、眼红、眼皮肿胀及畏光。随病情恶化,患者“眼凸”情况会愈发明显,眼部肌肉可能因发炎而出现不协调,并发斜视,视物出现“重影”、对患者外观及日常生活构成负面影响。情况更坏是患者眼部肿胀的组织有机会压迫损害视神经,引致青光眼,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甲状腺眼疾又称“甲状腺上眼”,临床表现上,患者起初会出现眼干、眼红、眼皮肿胀及畏光。(视觉中国图片)

医学界目前对甲状腺眼疾的发病原因未有共识,但普遍认为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有关、身体内的抗体攻击眼部组织,出现“自己打自己”情况。而生活紧张、甲状腺指数不稳定、有吸烟习惯,都是此病的高危病发组群,患者当中以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

医善同行医学顾问、眼科专科医生黄泽铭

提及甲状腺眼疾,不少人联想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解只要将甲状腺功能控制于正常水平,甲状腺眼疾就会自然痊愈。其实两者之间无必然关系,即使稳定到甲状腺功能,甲状腺“上眼”情况亦未必康复。事实上,有部分患者即使甲状腺功能一直属于正常水平,都会出现甲状腺眼疾。

治疗方面,如果患者出现眼肿,或者眼部神经线问题,眼科医生会建议患者注射植物类固醇,但要在心脏监察下进行。最常用的疗程是一星期为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每星期一次,疗程大概为12个星期。期间更可配合电疗,通常在患者开始注射植物类固醇后的两至三星期就一并进行,双管齐下。电疗利用X光照射眼球,处理发炎情况,一般进行10次,约每天一次。电疗最常见的副作用是眼干,其他相对罕见的副作用则包括导致白内障及视网膜出血。

当留意到自己或身边人出现“眼凸凸”,甚至眼皮红肿等情况,宜及早求医,保护视力。(GettyImages)

至于病情严重的患者有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有机会进行的手术包括眼眶减压术、斜视矫正术及眼睑矫正术。相关眼科手术风险就包括伤口发炎、流血、感染及视力受损等等。

所谓“病向浅中医”,当留意到自己或身边人出现“眼凸凸”,甚至眼皮红肿等情况,宜及早求医,保护视力。

“01医务所”与慈善团体【医善同行】合作,逢周日刊登由医护人员撰写的医健文章。医善同行于2019年成立,期盼凝聚社会上的爱心和力量,鼓励有心人踊跃参与医善同行举办的义工计划,各展所长,帮助弱势社群。

医善同行会以专业团队的运作方式,致力提高赞助人与赞助机构的信心,达到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目标。

网站亦会为巿民提供正确的医疗资讯;并举辨不定期的医疗健康讲座和义诊,同时积极与其他社区组织及医疗机构协作,为市民提供各种医疗服务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