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西瓜秘笈】四大方法挑选靓西瓜 科学角度拆解“拍西瓜”迷思

撰文: 果壳网
出版:更新:

现在正是吃西瓜的好时候,但说起吃西瓜经历来,恐怕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不小心买中一个半生不熟的,总会给甜蜜的吃西瓜事业带来不少阴影。所以,互联网上流传了很多拣西瓜秘笈,这些方法有用吗?

文:史军

这样真的能挑选到甜西瓜吗?

“西瓜底部的圈,愈小愈好,相反的,底部圈圈愈大,皮愈厚,愈难吃。”
西瓜的圈圈是花冠脱落留下的痕迹,跟含糖量没有直接关系。

“西瓜纹路整齐就是好瓜。”
只能说这样的西瓜长得好看,跟甜度没有什么关系。

“西瓜蒂,就是所谓的瓜蔓,若是直直的一条线,就不要;但若是卷曲圈起来的,则很甜。”
西瓜蒂的主要结构是维管束,是有韧性的,直的弯的,送进西瓜中的碳水化合物都一样多。

既然这些所谓“方法”没用,那又有没有其他靠谱的拣瓜方法呢?

有没有其他靠谱的拣西瓜方法呢?(VCG)

1、拣西瓜的第一大招——开口验瓜

所谓第一大招,就是开口验瓜,这招百发百中,毫无偏差。但使用这个方法的前提是你肯定会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个西瓜。我就有惨痛的教训,曾经带了一个20斤重的大西瓜去好友家分享,谁知午餐吃得实在是太撑了,再也容纳不下西瓜,我也忘了告诉他西瓜已经开口“验过身”的,结果可怜一个极品好西瓜直接被送进了垃圾桶。

这个开口验瓜的方法,不光是我们不适用,那些大量进货的商家当然也不适用,如果要大规模的抽样检测西瓜的品质,这种方法显然是不实际的。那究竟有没有无损伤挑选西瓜的方法?别急,往下看。

开口验瓜是最直观的方法了。(VCG)

2、选品种——看瓜皮瓜型

在北京最常见的西瓜品种就是京欣一号,那些淡绿瓜皮上的深绿色网状条纹、以及近乎球形的身材就是它们的标志。还有就是黑美人这样,有着绿得发黑,以及苗条身材的西瓜也是选择标记。

除此之外,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品种还有早春红玉、金小凤等等颇具个性的西瓜品种。需要说明的是,一个西瓜的好坏从根本上还是由于基因决定的,而上面说的这些品种是经过园艺学家长期培育选择得到的,从它们的种子萌发开始就有更高的几率结出含糖量更高,水分更足的西瓜。

3、选新鲜度——看瓜蔓

在选定了品种之后,那就得看西瓜的新鲜度了。不要选瓜蒂已经干枯的西瓜,瓜蒂干枯说明西瓜已经被采摘下来很久。除非是在寒冬腊月选西瓜,可以忽视此项,否则在西瓜成熟旺季在吃存了1个月的瓜,那可不是件让人舒服的事。虽说西瓜能够长时间保存,但是时间过长的西瓜仍然有变质的危险。

要选瓜蒂新鲜的西瓜(VCG)

还有一种说法是可以磅一下西瓜的分量,如果大小相近的瓜蔓同样新鲜西瓜,选轻一点的比较好。“重”意味着这个西瓜的含水量较高,而含水量高就意味着冲淡含糖量。在品种产地相同的情况下,选那些轻一些的更能保证得到甜西瓜。当然,也不是愈轻愈好,如果西瓜重量过轻,说明可能是瓜已经过熟,这样的西瓜无论从口感还是风味上都大大折扣了[1]。可是西瓜中90%都是水分,究竟变化到什么程度能判定出西瓜的含水量有变化,恐怕更多地需要经验了,或者说是靠运气了。

同品种同大小的瓜,轻一些的更甜(VCG)

4、还真有点科学道理——拍瓜辨生熟

好了,终于来到拣西瓜的重点了,那就是拍西瓜。总觉得买西瓜的商贩像是在故弄玄虚,我总是在猜想他们已经知道哪些瓜是熟的,只不过是进行一个表演罢了。不过,在查阅资料之后,才发现这种敲击实验还真的是无损伤检验西瓜成熟度的最科学的方法。

不妨做个小实验,敲击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和一个装满沙子的玻璃杯,两者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对于不同生长阶段的西瓜也存在类似的现象。

拍西瓜辨生熟(VCG)

在果实发育初期西瓜瓜瓤(植物学中的胎座)中纤维素会相对发达,可以起到支撑果实形态的作用。如果我们咬一口嫩西瓜,恐怕会有柔韧的口感。到了果实成熟时,在纤维素酶的作用下,西瓜果实中的纤维素被降解,有些细胞甚至脱离了纤维素编织的网脱离出来,成了分散的细胞,这也是熟透的西瓜有“沙”的口感的原因。这种形态上的改变,会影响敲击时持续振动的变化。实验确实也有力地支持了这种观点。

点击下图,掌握“拍西瓜”真正诀窍:

好了,这些就是挑瓜的方法了,不妨去挑选一个西瓜,检验一下吧。

参考文献:
[1] 曹金香等。2008。提高无籽西瓜甜度的栽培措施。北方园艺。第9期,84-85.
[2] 王书茂等。1999。西瓜成熟度无损检验的冲击振动方法。农业工程学报,15(3),241-245.
[3] 何东健等。1994。西瓜打击音波特性的研究。西北农业大学学报,22(3),105-107.
[4] 肖珂等。2009。西瓜成熟度音讯无损伤检测技术。农机化研究。第8期,150-153.

【本文来源于吃货研究所(微信公众号ID:Food_lab),禁止二次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