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游客增加 消费力却下跌? 唯有一招振兴内地与香港经济

撰文: 蔡志忠
出版:更新:

中央支持香港经济,近日宣布将内地游客访港购物的个人免税额由人民币5,000元增加到15,000元,虽然措施没有达到预期要争取的30,000元,但也是一个很大的增幅,直接对香港旅游零售业带来帮助,今后内地旅客在港购物,会更加开心和放心。

港府遏力推动旅游产业,措施可说层出不穷,如“香港夜缤纷”、“维港烟火无人机表演”、新增10个内地“个人游”城市,以及即将推出夏季活动“香港·乐在当下”和零售管理协会的“香港开心购物节”等等,一连串的香港盛事之都推广活动,相信可以带动游客显著增加。今年首5个月录得游客1800万人次来港,比去年同期大增78%。理论上游客多了,消费力应该会增加,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零售饮食业的生意额出现双位数下降,究竟原因是甚么?

人们总是在埋怨内地游客的消费模式改变,来港只是观光打卡作“深度游”,不肯过夜也不想消费等等。可能有部分年轻旅客经济能力较差,购买力也较弱,但这并不足以说明整体购买力出现明显倒退,笔者认为商店营业额减少最关键的原因,是香港输出的消费力比输入的更多,或者说是输出的消费力增加得更多。我们似乎忽略了这些一向在本地消费的香港人,他们今天的消费模式也有很大的改变,以前港人周未或假期回深圳,是一个人回去探望妻儿或亲友,今天他们却是集合了全家大小,都跑去深圳和大湾区旅游消费。

消费模式改变 输出比输入更多

笔者是一个坚守本土消费的市民,对于舟车劳顿到深圳大湾区一带旅游,放假短短一两天又要来回奔波,觉得是浪费时间。直到近日去了一趟深圳见朋友,是源于这一班朋友放假都去了深圳,才发觉要约他们见面,是要到深圳才能见得到。内地有不少新型的商场和超市,各项娱乐消遣和购物饮食等等,的确进步得比香港快,一站式服务迎合港人口味,商店人员充足,服务态度相对较佳,这些都是吸引港人的地方。不过,仔细计一计算,整体的娱乐消费和物价并不比香港便宜太多,笔者与亲友七八个人在饭店吃饭,只是一顿普通菜式的晚饭,也要人民币三千块左右,我估计港人周末去一趟深圳,个人消费至少也要一两千元以上。

笔者突然发觉,通关后零售饮食业仍然未能真正复苏,原因是香港与大湾区的交通越来越便捷,一小时的生活圈反而方便港人外出,也使购买力输出更多。难怪每逢周未或假日,以前人潮拥挤的商场变得人烟稀少,不光是靠近深圳铁路沿线的大型商场,就连向来游客众多的赤柱广场也冷冷清清。如今这种情况我们都很淸楚,写字楼因企业大量搬迁或收缩,引致空置率不断扩大;商店也因消费模式的转变,而将出现更多的倒闭潮。

面对这样的困局,港府不要只顾招商引资吸人才,以及推动游客来港,也要想想办法如何让港人留港消费,增加内循环。笔者就是一个示范的例子,热爱香港各种特色美食,喜欢香港品牌货真价实,欣赏中西文化艺术交流,偶尔去俯瞰太平山维港景致,会留恋不断攀爬的座座名山。这一切一切,都是港人留港消费的理由,虽然喜欢到那里旅游有个人的自由,但是在目前香港经济不佳的情况下,港府多想方法,甚至公开呼吁市民留港消费,相信还会有不少人愿意如笔者一样,共同留守香港这个大本营。

唯有量化宽松 可救陆港经济

坦白说,如今环球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内地经济也十分严峻,香港又受到强货币和高利率环境影响,港人北上消费模式短期内似乎难以改变。唯有一招能救中国内地和香港经济,就是中国再次启动量化轻松,人民银行大量印钞票,哪怕发行多5万亿至10万亿元,一定要大力推谷内需,让资金在市场到处泛滥,鼓励国民不断花钱甚至投资股票,只要全民皆股,经济就不会一直低迷,相反籍著炒起股市来撑起经济,市面会一片欣欣向荣。

美西方有意封锁中国对外开放市场,中国就需要加大量化宽松来刺激内需。假如今年年底之前人行能作出英明决定,相信热钱将有一部分流进香港,投入低迷的港股和没有辣招的楼市。另一方面,美国利率难以长期高企,随著欧盟、日本、中国相继减息及大印钞票,美国将未能负担庞大债务,甚至连支付利息也困难,最终在逼于无奈之下要大幅减息。也许当美国经济衰退、股市回落之时,便是香港恒生指数回升、楼市稳定发展的时候。

【财经专栏】蔡志忠|亚洲地产创办人、港区省级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

从事地产行业近38年,拥有丰富的工商舖投资经验。集团旗下企业包括财务、饮食、百货商店、超市、迷你仓、共享工作间等等,业务多元化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另外,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

香港竞争力回升难能可贵! 期望物价回调 创造和谐环境著名电视剧《繁花》 从上海看到了香港 怀念九十年代黄金时代230亿银团贷款、具重大象征意义 金融机构向楼市投下信心一票港省联经济委员会 肩负振兴经济使命 香港全力拼经济年代回来了楼市平稳健康 喜见房住不炒 撤辣决定非常正确 楼市升跌预期之中多元包容、移民之都、金融中心 移民外国港人为何不唱好香港?半世纪改革开放、一条心招商引资 借鉴内地经验、香港方可成功“五一黄金周” 感受经济复苏 一起留港消费 讲好香港故事为何住宅畅销 工商独憔悴? 揭开楼市不公平的一面为何地产商表面上输 实际上赢? 市场开始从审慎悲观变审慎乐观撤辣前后仿如两世界 好淡争持就在一瞬间|蔡志忠深水炸弹威力无比! 新盘畅销之后 是否代表楼市已全面复苏?全力谷经济 拯救中小企 撤辣就是向14亿同胞开放市场|蔡志忠住宅板块跑出 工商仍需努力 楼市能否筑底成功?|蔡志忠成交大增5倍 引来炒风重临? 楼市三个月见真章!楼市撤辣小阳春“算是好事” 新盘继续大减价“更是好事”《财政预算案》全面撤辣带来惊喜 楼市能否拨开云雾见青天?香港经济能否走出困局? 非只看港府政策 还须国家伸出援手负资产个案逾2.5万宗的启示 楼市将泡沫破裂 还是谷底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