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百日・二|许毓仁:台湾不做乌克兰 邓振中:美应区分敌友

撰文: 刘燕婷
出版:更新:

特朗普(Donald Trump)第二任期刚过百日,世界却已经历巨大震荡。在俄乌战场,美欧俄围绕乌克兰的战后安排反复博弈;在金融场域,全球因为4月2日的“对等关税”饱受冲击;在中美前线,两强的贸易战仍在僵持碰撞。各界不只留意特朗普政府的下一步,也尝试在充满不确定的世界摸索未来。

4月30日,《NOWnews》、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台大胡佛东亚民主研究中心合作举办“特朗普上任百日:从华府看印太战略”座谈会,邀请到美国知名保守派智库哈德逊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前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肯尼斯·温斯坦(Kenneth R. Weinstein)演讲,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吴玉山主持座谈,哈德逊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许毓仁、前台湾行政院经贸谈判办公室总谈判代表邓振中、日月光半导体执行长吴田玉、台大社科院国际长郭铭杰与谈。

其中,温斯坦不只是2011年至2021年的哈德逊研究所总裁,更在2018年9月被特朗普任命为贸易政策和谈判咨询委员会成员,并在2020年被提名为美国驻日大使,其论述不仅投射美国保守派智库的观点,也是前“特朗普班底”的立场反映,更是外界理解“特朗普2.0”战略的参考依据。不过与此同时,来自台湾产、官、学界的代表,也在对话之余提出反问与担忧。现场的隐微张力,恰如台湾当前的对美舆论博弈;某些悬而未决、没有结论的对话,则无疑是对未完巨变的深沉叩问。

围绕这次讲座,《香港01》推出系列报道四篇。本篇为第二篇,聚焦许毓仁、邓振中与温斯坦的对话。

4月30日,“特朗普上任百日:从华府看印太战略”在台湾大学举行,由左至右分别是台湾中研院院士吴玉山、哈德逊研究所前总裁肯尼斯·温斯坦(Kenneth R. Weinstein)、哈德逊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许毓仁、前台湾行政院经贸谈判办公室总谈判代表邓振中、日月光半导体执行长吴田玉、台大社科院国际长郭铭杰。(刘燕婷摄)

许毓仁:台湾不能像乌克兰“没牌可打”

许毓仁首先表示,作为台湾前立委,此时此刻,自己在华盛顿特区的心情十分复杂,台湾政府与企业在与美国新政府打交道时,显然面临各种挑战。

许毓仁称自己同意温斯坦的说法,台湾应该主动并提出有吸引力的方案,以便美台双方政府进行讨论与对话。“但我认为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台湾政府并没有积极行动(inactive)。”

许毓仁指出,在美国新政府上任的100天来,尽管台积电已经承诺对美投资10亿美元,台湾却仍面临第一轮32%的高关税,虽然这32%的关税现在已经暂缓,但下一步该怎么办?台湾要如何对美谈判,才能确保最终既能大幅降低关税,同时又为台湾创造新机遇?

许毓仁表示,现在最重要的,是台湾需要确保能把球踢回特朗普的球场,并且提供至少能让双方继续讨论的协议和方案。许毓仁强调,台湾应从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白宫的经历吸取教训,“大家应该都从电视看到了,特朗普对泽伦斯基说的那句名言,‘你没牌能打了’(You don't have the cards)。”

许毓仁指出,台湾应该也不想陷入没牌能打的境地,“我相信台湾有很多牌,其中之一就是半导体技术,但不该把优势变劣势(turn our advantage into disadvantage),而是应该思考,我们最引人注目的优势是什么,能让美国想与我们合作,加倍投资,但同时将最重要的技术留在岛上,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

许毓仁总结,自己在智库哈德逊研究所工作期间学到的,就是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必须积极主动(proactive)、强势进取(aggressive),但同时合理地反向提议(be reasonable in counter-offering),台湾不应羞于(timid)直面特朗普,说“嘿这就是我们有的,相信我们给你的,会比你给我们的更好。”

图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于4月26日出席天主教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葬礼期间,在梵蒂冈会面。(Reuters)

邓振中:台湾不是美国的敌人

邓振中首先表示,身为一名前政府官员,自己知道整个台湾社会,特别是曾和自己共事过的人,都陷入了深层焦虑,不知该如何应对当前局势。“通过温斯坦博士的演讲,我们现在对特朗普的政策,以及政策的背后成因有了更多了解,但重要的是接下来怎么做。”

邓振中指出,许毓仁已经针对台湾该有的态度给出建议,温斯坦则提到了两个重点:军事开支与贸易。自己想先对贸易发表评论。

邓振中表示,自己同意温斯坦的观点,“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大家都面临了严峻挑战,那就是中方以极高的生产力,产出无人能在价格上与之匹敌的产品。”因此不只世贸组织会议,在许多相关多边、双边会议上,各方都曾讨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工业有个模式,就是从头到尾“一条龙”生产产品,换句话说,外国公司很难在过程中分到好处。但所有讨论都以没有方案结束,“我希望特朗普能够找到解决方案。”

邓振中接著聚焦台湾,表示自己想让温斯坦知道,台湾的产业结构是建立在某些领域的特定优势,以及与全球上下游伙伴的合作基础上,就像吴田玉执行长公司所做的。而这些合作有助打造更具竞争力与韧性的供应链,“这就是我为何提到中国的‘一条龙’模式,我的观点是,台湾产业能帮助全球强化工业合作的共生生态系,所以我们真的希望特朗普在制定关税政策时,能够考虑到这点。台湾并不是美国公司的竞争对手,而是合作伙伴。”

邓振中指出,现在台湾政府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就是与美国的谈判。令人担忧的是,在暂缓关税前,台湾被征收了32%的高关税,比竞争对手韩国、日本的水准都高。

邓振中强调,“我们希望美国对台关税是零,如果真的没办法,也至少不应高于竞争对手,例如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否则我们的产业将会受到很大受害。我们知道特朗普有自己的目标,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理解并认知到,他有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与挑战,但在这个过程中,他应当区分清楚朋友和对手,且台湾应当是朋友。”

至于军事开支,邓振中表示,赖清德已经宣布了自己的相关目标,“我在安全领域也有一些工作经验,希望在我们增加军事开支的同时,美国也能在联合训练、情报共享、后勤支援等方面帮助台湾,提升台湾的自卫能力。我们也希望美国能帮助台湾融入美国的经济和技术战略,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融入国际活动。”

4月30日,“特朗普上任百日:从华府看印太战略”在台湾大学举行,由左至右分别是台湾中研院院士吴玉山、哈德逊研究所前总裁肯尼斯·温斯坦(Kenneth R. Weinstein)、哈德逊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许毓仁、前台湾行政院经贸谈判办公室总谈判代表邓振中。(刘燕婷摄)

温斯坦:特朗普怀疑台湾自我防御的意志

温斯坦首先回应邓振中的“帮助台湾融入国际活动”,表示这正是2月7日美日峰会的公报重点之一,也是日本首次签署同意共同努力扩大台湾在国际组织的参与。

温斯坦强调,这点对美国来说同样重要,也是对台湾在帮助美国应对新冠疫情上的认可,所以当然没问题。温斯坦接著提到,自己真正关切的,是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对台湾形成的既定印象,“他怀疑台湾是否为自身防御做足了努力。”

温斯坦表示,台湾没有必要为对美谈判感到恐慌,“我花了18个月的时间,才鼓起勇气向现在的妻子提出约会要求,她在第三次约会时就知道自己会嫁给我,我在第五次约会时就知道自己会娶她。”而谈判本质上就像约会过程,“你必须站出来,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的时候到了,没有时间可以紧张。你必须提出严肃方案(serious package),而我们会认真对待。”

温斯坦表示,过程当然会有一些痛苦。但特朗普曾在2016年胜选后与蔡英文通话,这一安排并非偶然,“这个人本能地不受正常总统规则(rules of normal presidents)之类的约束,因此我认为台湾必须勇敢站出来,大胆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这将有助于美台军事合作,有助确保台湾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也有助于台湾安全。”

2016年12月2日蔡英文致电特朗普,恭贺其当选美国总统,双方通话十多分钟,被台湾政府视为台美关系实质突破之举。(台湾总统府提供)

温斯坦称,如果台湾显得胆怯,表现出恐惧、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样子,这就会强化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形成的观点,即台湾对自身防御并不认真,不会向前迈进,所以现在确实需要迅速提出严肃方案,供美方参详。

温斯坦也表示,台积电的投资当然意义重大,“不过最终美国对台关税也不会达到32%,如果台湾认真提案,最终当然会大幅降低。”温斯坦接著话锋一转提到军事,表示当特朗普意外现身由赤泽亮正(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率领的日本贸易代表团会谈时,就亲口表示国防是关键问题之一,也就是日本必须提高国防支出。“这是特朗普自己强调的,却不是美方谈判代表团一开始关注的,可见在特朗普心中,所有这些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的。”

温斯坦指出,所以自己会大胆、深思熟虑地谈论新武器的采购。此外,台湾签署签署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气(Alaska LNG)买卖暨投资意向书(LOI)、推进美台能源合作,同样是关键一步。这对特朗普来说相当重要,因为这一项目能够创造就业机会,允许美国液化天然气在美国的安全保护伞下流向印太。

温斯坦强调,“总统就像建筑工人(builder),他喜欢重塑景观,而这也是开发者所做的事情,他们观察这片土地,发掘未被充分利用的部分。”因此台湾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台积电赴美投资也是正确的,台湾在美国国会两党也都获得支持,现在是一个‘锁定’(lock in)总统、锁定‘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支持者的好机会,如果台湾能帮特朗普获胜,就能在确保台湾安全、经济繁荣方面,取得很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