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关系遭遇“三重山”挑战
日前,日美两国主要围绕着特朗普“对等关税”等问题,在华盛顿完成了第二阶段谈判。实际上,日本石破茂政府高度重视此次对美的战略性协调工作,委派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专程赴美,直接与特朗普总统团队进行相关政策协调。
此前,尽管日美双方以一种较为间接、或委托的方式结束了第一阶段的谈判,并承诺尽快举行后续的相关行动,但现实情况是,短期内日美之间很难就包括“对等关税”在内的一系列矛盾及分歧达成共识,石破茂与特朗普所共同构筑的当前日美战略协调架构也很难形成有效沟通。
撰文:陈友骏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需要强调的是,就目前的日美双边关系来看,主要面临所谓“三重山”的挑战。
首先,第一重山就是“对等关税”问题。毫无疑问,此次赤泽亮正再度专程访问华盛顿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游说特朗普及其领导的团队,希望后者能够给予日本在“对等关税”上的特殊待遇,即取得石破茂政府及日本国内多数亲美派人士所坚信的“盟友豁免权”。简言之,就是日本不愿意对美支付所谓的“对等关税”,更不希望日美间的经贸关系因“对等关税”的袭来而出现巨幅波动,甚至影响到日本国内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等。但事与愿违,特朗普及其领导的团队似乎并不愿意轻易给予日本一定的“礼遇”,甚至希望用交易的方式来解决“对等关税”的对日豁免权问题。
其次,第二重山就是“日本制铁公司”收购“美国钢铁公司”一事,可简称为“日铁收美钢”。坦率而言,这一并购案本身是经济问题,但经过拜登政府及特朗普政府的长时间“发酵”,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质变,完全转化为政治问题了,并演变为横亘在日美经贸关系发展问题上的一大障碍。
在日本经济界的部分人士看来,本身这一并购案并没有设计任何敏感点,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日本企业变相扩大对美投资的一种展现形式。但出乎预料的是,前总统拜登及现总统特朗普均对这一并购案表示出明确的反对意见,尽管特朗普的相关观点还存在片刻的摇摆。不仅如此,美国国内的相关钢铁团体及保守政治人士也不问青红皂白地参与到反对的势力之中,引致这一并购案业已完全升格为日美间的主要经贸、甚至是政治矛盾。
最后的第三重山就是特朗普政府要求日本提高“防卫费占比”一事。应该说,冷战结束后,在“专守防卫”的战略指引下,日本的防卫费占比始终坚持1%的“红线”,即日本防卫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基本维持在1%的水平,但随着日本国家安全战略及方位战略的调整,日本的“防卫费占比”已逐步接近2%的水平。
尽管如此,特朗普政府对2%的数值并不满意,且一味地要求石破茂政府将防卫费占比提升至3%、甚至可能更高,其主要目的就是想向日本收取高额的“保护费”。尽管对于日本国内的部分政治保守势力而言,特朗普3%的要求或许正合其意,但对于本身就“捉襟见肘”的日本政府财政而言,究竟从哪里凑出这多一个点的经费,却着实并不容易。
更何况日本政府已经是“债台高筑”,而且随着之后日本国内市场利率大概率将转入加息轨道,国债的还款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其对于正当家的石破茂政府而言,实则构成了不小的政治压力。鉴于此,石破茂政府在面对特朗普3%防卫费占比的要求时,总是选择相对逃避的应对方式,避免这一问题成为日美间的矛盾焦点。
综上,当前的日美关系正经历“三重山”的挑战。受其影响,日美关系呈现出“一变、一不变”的特征。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一不变”实际是指“美主日从”的结构性关系特征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具体表现为特朗普及其领导的政府在对日各主要方面均采取“政治施压”的手段与方式,而石破茂政府则更多采取了“竭力争取对方的理解与妥协”的应对策略;而“一变”则是指日本国内在应对“特朗普外压”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分歧,具体表现在若干方向上,如在应对“对等关税”问题上,部分经济界及民间的声音则更多强调采取积极反抗、甚至是一定的报复性措施,而这与石破茂政府的“软弱”、“妥协”形成了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