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过吃”10多颗荔枝!6岁女童急送院保命“空肚食”为大忌
炎炎夏日是荔枝盛产的季节,但享受甜美果实的同时,务必留意潜在的健康风险。近日中国福建一名6岁女童,因空腹吃下大量荔枝后,出现嗜睡、冒冷汗等低血糖症状,被紧急送医后确诊为典型的“荔枝病”,亦即低血糖脑病或低血糖昏迷。医生严肃提醒,这类症状严重时恐危及性命。
空腹狂嗑酿危机:女童血糖值仅3mmol/L
综合中国媒体报道,这名6岁女童放学回家后,因肚子饿趁长辈不注意,一口气吃下10多颗荔枝。没想到不久后便出现嗜睡、冒冷汗等不适状况,吓得家长立刻将她送往厦门市中心医院。经检查,女童的血糖值仅约3mmol/L,已符合低血糖标准,医生初步诊断为“荔枝病”。
医生解释,“荔枝病”是指因食用过量荔枝,导致身体出现低血糖脑病和低血糖昏迷的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死亡。荔枝虽然甜美,但其含糖量极高,且主要为果糖。人体食用荔枝后,会进行糖异生作用并分泌胰岛素以中和摄入的糖分。然而,若胰岛素分泌过多,就可能导致低血糖反应。
相关文章:饭后吃水果、喝冻饮可以吗?医生亲解“5大健康迷思”别立即喝茶
农业部与医生齐声呼吁:适量食用,儿童更应减半
面对“荔枝病”的风险,医生建议成人每天最多摄取15至20颗荔枝,孩童则应减半食用,且务必避免空腹食用。医生也提醒,除了荔枝,对于血糖调节异常或胰岛素敏感体质者,其他高糖分水果如西瓜、苹果,甚至蜂蜜、白糖或含糖饮料,都可能引发类似的低血糖反应,需格外注意。
台湾《农业部》也在Facebook专页提醒民众,随着6月荔枝产季高峰到来,市面上常见黑叶、糯米糍、玉荷包、桂味等多种风味独特的荔枝品种。但荔枝属于性热水果,摄取过量可能导致口干舌燥,甚至流鼻血等“上火”症状。农业部呼吁民众适量食用,一般成人每日摄取量不宜超过10颗,体质偏燥热者更建议控制在5颗以内。
荔枝保存小撇步:盐水浸泡助保鲜
对于荔枝的保存,《农业部》也分享小撇步:若需冷藏保存,可先以湿润报纸包覆果实,或先将荔枝浸泡盐水后再包上报纸,放入塑胶袋中冷藏,能有效延长其新鲜度与风味。
【延伸阅读,更多儿童健康饮食建议】
加工不代表不健康!冷冻蔬菜、希腊乳酪“5大食品”比原型更优质
【本文经《风传媒》授权转载,原文:“1水果”千万别吃太多!6岁女童狂嗑,嗜睡、冒冷汗急送医,医生警告:严重可能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