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二十大.六|两种现代化的比较

撰文: 于品海
出版:更新:

【编按】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今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表报告,具体阐述了他将如何带领中共实践治国理政愿景,表明中共今后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伟大复兴”。
要读懂篇幅逾三万字的二十大报告或许不容易,但它却是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今后一段时间战略意图和治理规划的最直接文献。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旗帜的中共为什么积极推动意识形态领域的中国化时代化?中共所展现出的长期执政坚定自信底气何在,报告中正式阐释的“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又有什么差异?中共如何认识习近平提出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身处变局中心的中国又将给世界格局带来什么变化?本系列文章围绕这些问题作出解读。(系列十之六)

要了解“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首先接受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上,社会主义与现代化若即若离,它们之间看似不存在紧密关系。社会主义能否现代化曾经是二十世纪的议题,当时的对象是苏联,中国则在经历动荡,对现代说不上有多少实质想像。苏联的经济实力虽然不错,但现代化的标准是西方的,苏联因而贴不上现代化的标签,社会主义自然就难以与现代相提并论。

其实,“社会主义是否现代”是个伪命题。如果社会主义不是现代的,那要它来做什么?就好像“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中国依然贫穷,当然无法证明社会主义好,但如果中国成功建设了社会主义,那它必然是现代的。不过,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并不是西方式现代化。社会主义是在拒绝资本主义的前提下诞生的,当然是不一样的现代化。在西方发达社会,贫穷随处可见,不少学者已经怀疑能否继续用现代来形容它。美国最近流行“进步资本主义”,否定传统的资本主义,想来是因为它并不进步,大家不满意那种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在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它的底气何来?因为“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如果将中国共产党提供的新选择摆在中西地缘政治博弈的语境里,会被误解为社会主义再一次“挑战”资本主义。当年美国外交家George Kenan的铁幕宣言,就是要围堵社会主义苏联,杀气腾腾。作为一种“新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确实有“围堵”西方之意,但目的是避免更多发展中国家受其蛊惑,在社会不和谐、生态受到破坏、世界不和平的道路上现代化。

在中国成为发展的模范生之前,大家无法想像社会主义现代国家是什么样的。就算在今天,中国人并不认为自己现代了。习近平在十九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不只是针对中国如何进行现代化展开讨论,还将激发世界的讨论。中国一百多年前讨论现代化时聚焦在器物的改良、制度的引进、甚至否定自己的文明,争议中国应该“中体西用”,“全盘西化”还是学习俄国十月革命。最后,选择激进路线的中国共产党成功领导革命,包括改革开放和治国理政的全方位革命,迄今延续了一百年。

一百多年前中国人只是遥望现代化,甚至是学者之间打嘴炮而已。在新中国建立和改革开放之后,现代化不再是遥不可及。如果社会主义曾经让人看不懂,甚至怀疑它,“现代化”是更容易明白的,而“中国式现代化”直接说明中国共产党用什么标准来定义、引领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勾画了它将沿着什么路径推进,达到什么成果。

中国式和西方式现代化的共性与差异

现代化不只是人类发展阶段的泛称,它还代表一系列特定的生活形态。西方被视为首先进入现代的社会,许多人想当然地把它的生活形态与“现代”的概念联系起来,甚至将西方生活形态视作衡量现代化的标准。近年由于西方社会持续发生冲突、贫富差距愈趋严重,加上中国崛起,社会稳定,中共现在又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自然引起两种现代化的比较。

二十大报告提出,人类的共同价值观是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种提法看似平淡、理所当然,但专注于中西制度比较的学者会看到论述的差异。西方式现代化强调民主、自由是人类最大价值,公平、正义不会被放到重要位置,无法获得保证,和平、发展更是让西方国家尴尬——欺善怕恶是西方解决矛盾的惯用手段,发展则只是与自己相关,不会是对人类的承诺。差别在哪里?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美国等西方国家提出类似方案但发展中国家毫不重视,就给出了原因。

全世界都在追求现代化,但除了富裕的物质生活之外,现代究竟指什么却难以达成共识。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式现代化的关键差别在于是以人为中心还是以资本为中心。当中国共产党将中国式现代化定义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那就必然是人的现代化,是以人的整体发展为前提,强调它是十几亿人的共同富裕,而不是似是而非的经济现代化,更不是资本的无序扩张。

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处于十字路口,一方面西方正在发生巨大的社会变革,经济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中国要解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化解经济困局。中国共产党选择了改革开放,它既要解决落后的经济产能,鼓励全民致富,同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它找到了对文革式社会主义拨乱反正的前提认识:社会主义能够发展生产力,可以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为社会主义发展确立了崭新的基本原则:1)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可以消灭贫穷;2)共同富裕不等同全社会划一的富裕水平,多劳多得不是大锅饭;3)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并不是放弃共同富裕,先富带后富是发展战略,亦遵循了历史唯物发展规律。

中国在这些原则引领下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制造业经济和贸易国,逐步迈进高收入国家行列,在一些领域已经达到相对富裕水平。相反,模仿西方式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遇到不少困难,大多数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这些国家的高收入阶层继续财富膨胀,被既得利益藩篱排除在外的大多数人却原地踏步,徘徊在贫穷的边缘。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1)资本主义是以资本的发展为中心,经济活动围绕资本运作,共同富裕不是它所关心的;2)绝大多数人是作为劳动者参与经济生产,大多数情况下劳动在生产中缺乏竞争力,只能根据生活所需计算分配所得,与资本的积累并无关联;3)西方的现代社会是阶级社会,阶级之间不存在相互扶持的关系,政府为弱势群体提供公共服务,出发点是保护资本主义有序运行。

表面看,两种现代化之间不应该在有没有电视机、汽车、住房方面进行比较,但物质丰富不等同无节制耗费自然资源,不应该成为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它们是被拒绝的腐朽文化,并不现代。中国近年逐步扩大消费在经济中的作用,鼓励更多国外消费品进口中国,但它同时提倡节俭,诸如光盘行动、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等,希望构建生态友好和健康的消费文化。当数字生活等同沉迷在虚拟世界,化学制造损害人的健康,能源消耗代表气候变暖,这种生产方式可以持续是因为资本在西方式现代化占有主导地位,而中国共产党坚持它不能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中共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积极培育健康的消费文化,正在改变曾经失去的平衡,让商品从构想开始就符合以人为中心的标准。当一个发展中经济能够如此坚持人在现代化进程的主体地位,西方式现代化应该反思是否将资本放在错误的位置上。

聚焦治国理政好过无休止的意识形态争议

西方式现代化强调自由市场,企业注重公司治理,中国式现代化聚焦治国理政,这是客观条件影响主体行为的辩证关系。自由市场让资本无约束运转,公司治理保障了股东利润,聚焦治国理政则可以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当大家从资本的角度评价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必然认为中共在开历史倒车,在此之前,资本是可以以市场之名自由驰骋的,这就是西方式现代化的选择。相反,聚焦“治国理政”的中国共产党认为,任何扰乱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行为都应受到约束,一旦资本利用优势夺得社会分配的主导权,损害公平营商环境,中国式现代化将无以为继,中共当然就要出手。手法是否拙劣是一回事,约束还是要做到,技巧可以逐步提升。中共要长期执政,必然要不断优化以治国理政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它比只强调意识形态的西方式现代化更能满足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西方认为中国缺乏自由民主,而且只有自由经济才能发展民主,所以中国无法实现现代化。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窒碍中国发展,后来修正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西方经济学家嘲笑它不伦不类,中国成功发展之后,批评者自动失声。

另一个常见的指责是专制不可能鼓励创新,发展高科技,中国只能够靠出卖廉价劳动力。这种判断早就被现实否定。西方还认为中共政权不稳,无论经济如何成功,都会因为缺乏民主而发生政权更迭,但中国却成为世界上最稳定的政权和社会之一。近年中国提出“全过程民主”,更是给承受自身民主失序之苦的西方出了一道难题,它们已无力嘲讽,估计也没有人愿意为中国式现代化能否成功下赌注。

现代化不是专制的、它应该是民主自由的,但同样要求公平正义。“中国式现代化”认同这些要求,但不会跟随西方的标准。中共会质疑自由经济能否解决贫穷和发展,并为市场提供边界和秩序;它还会反驳枪械拥有权与自由不相关,而是与公众的生命安全相关。言论自由很重要,但借口言论自由让金钱主导选举,结果是政治被资本垄断。

中国式现代化将公平正义摆在民主自由之前,聚焦治国理政,强调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重视分配的公平合理,就是要摆脱意识形态的羁绊。中共为什么重视社会统一思想,将讨论聚焦在治国理政?因为经济社会的有序发展为公平正义提供了保障。中国共产党坚决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目的是让治国理政变得纯粹,强调社会秩序和公平。资本认为政府威胁它的利益,它要争取无约束的自由市场,两者看似水火不容,然而,有了秩序并非就没有自由。西方式现代化强调“小政府、大市场”,“二元对立”的指向明显;中国式现代化选择“对立统一”,但它并非无为而治,反而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两种现代化之间高下立见。

“解构二十大”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