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天地.正正得正】中圣书院:“读书怎会无用”!
任教中文科也有十数载,未必资深,我却也切切感受如今学生在学习中国语文时的“力有不逮”:香城身处没有文字的年代;社会充斥“以丑为美”;课本上的“授业”与现实价值“脱节”;读写听说校本评核云云的考核琐碎繁多——学生在学习上愈趋沮丧无力;其实老师同样如是,只是一众为师者,于教育上,未敢轻言放弃罢,然而心底里,往往是乏力的,包括我。
撰文:中圣书院中文科主任谢腾老师
乏力,便要添力。以往的我,总想着挽狂澜于既倒,为师者,不就是要焚膏继晷吗?可惜,怎样用力,好像更为乏力;各种教育变革素来定时出现,不总是愈添愈乱吗?众声喧哗后,乏力的依旧乏力,这次又有何新猷,能够打破困局?也许,试试返回初心,寻根索源,反思探问,“为何教”,也“为何学”?
于我而言,有些家境弱势的学生欠缺机会开拓视野;有些特殊需要者受到评核制度的单一所桎梏;更多的学生不知道究竟为何而学,只因世代的诱惑实在太多;这时候,为师者,先别急于把评核后得出的“果
取替为学生学习的“因——我会相信,能想办法让学生知晓“为何学”,明白身处于课堂的目标与意义,掌握恰当的策略和技巧,以应付课业上能够克服的难题……凡此种种,建基老师与学生也能拥有“成长心态”,放下课程与课堂上既有的包袱与限制,聚焦于适切的学习过程,让各位学生按照独特的步骤来蜕变与进步。
由二零一七年起,敝校中文科在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的串连与协助下,尝试把“正向心理”的理念与技巧融入于中文科初中课程及课堂里,期望打破现下学习与教学遇见的怠倦与迷失,让老师与学生在学习里掌握并拥有“成长心态”:其实蜕变的不只是学生,为师的我也在蜕变;以往“成功有效
的教学模式也要与时并进,教授的更不只是成绩单上数字的增进而已!
中圣书院中文科正向自主学习课堂原则
I. 营造正向学与教课堂,切合学生基本需要 (关系感、自主感、能力感),诱发学生内在动机;
II. 老师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步骤,令学生明白所学与生活的关连,体会学习的意义,并让学生各按其能,以致力有所及,培养个人的学习兴趣;
III. 藉小组共学模式,让学生在安稳及有归属感之课堂氛围中,与朋辈砥砺切磋,互学共学;
IV. 老师以成长思维及正向语言回馈学生,鼓励及促进学生尝试,乐于挑战难点;亦能适时针对其弊,惩罚合宜,以补其不足。
“谈谈你对‘读书无用’的看法。”这是二零一九年度文凭试中国语文科试卷二其中一条题目;期盼我的学生,若是应考回答这题目时,能够好好的写下,“读书怎会无用”!
(内容由中圣书院提供)
欢迎所有中学、小学及幼稚园投稿至“01校园”,有意投稿者可将文稿及照片经电邮传送至campus01@hk01.com
什么是赛马会“正正得正”教育计划?
“赛马会‘正正得正’教育计划”是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捐助、与中大携手推出的正向教育计划,由2017年9月开展,为期三年。赛马会“正正得正”教育计划致力透过与学校共同创造及建立正向教育的知识,以及正向教育的实践,为香港创立一种崭新教育模式,以促进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学术发展和心理健康。计划成员学校包括七间伙伴学校 (四间小学及三间中学)、两间资源学校及超过三十间结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