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凝视死亡的公开课】深度探索生命必经之路

撰文: 特约撰稿人
出版:更新:

鼠年伊始,正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在一众常见的新年贺词中,我们时常听到“五福临门”四字。那么,五福是什么?依次是“寿”、“富”、“康宁”、“好德”,看起来都是好东西,其中第五福的“考终命”乃“善终”之意。同样是好东西,但可能它和一般读者预期的“好东西”有所不同。今次评介的书《凝视死亡的公开课》(Understanding dying, Death, & Bereavement)是一部从社会学角度研究临终和死亡、兼具理论与实务的书。封面书腰部份特别强调是“美国大学生死教育课程经典”,于全球长销三十年。与临终和死亡相关的实务部份不难想像,但理论部份,即使读者全无社会学理论基础,依然不难理解其内容,因为本书资料非常翔实、解说清晰易明。一般读者只要有足够耐性,也可明白包括社会学在内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并协助大家加深对社会心理的了解。
撰文:程兆成

死亡教育只会教导学生认识和探讨死亡,从死看死,生死教育则教导学生先了解死亡,然后反思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资料图片/梁鹏威摄)

因题制宜 多角度研究死亡

本书采用不同的方法研究临终和死亡:当讨论不同文化时,作者采用人类学(学科重点有二:阐明人类的“自然”根源,以及蜕变的过程与动力;解释人类社会中的歧异现象)的方法;当运用心理学研究时,则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学倾向;当有需要,又适时渗入哲学方法研究;同时以生物学方法研究人体在结构与功能方面的医学问题;并透过生物学和社会学,分别研究与死因有关的医学问题中的基因与环境因素。

综上所述,本书除社会学外,涉及的学科与研究方法众多,如果想洞悉本书的理论架构,可以详阅第一章。笔者认为,任何人只要有兴趣了解本书两个重点:社会如何理解临终和死亡以及社会如何解释人们对死亡的反应,就会对本书感兴趣。况且,死亡学的课题内容可比前述涵盖的更宽阔。

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主任梁美仪教授在其文章《从垂死到复活——当代文化中死亡的历程》(收录于2005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的《凝视死亡——死与人间的多元省思》一书)中指出:“在学术界,死亡成为一个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课题:死亡学(Thanatology)跨越了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艺术、历史、文化研究、医学、护理、宗教、神学、法律等学科的壁垒,成为一个独立的课题。 ”

谈死亡的书,好像让人感到陌生,但读者或许听过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西藏生死书》(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和舞台剧作品《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Tuesdays with Morrie),后者曾被本港中英剧团改编为舞台剧《相约星期二》,观众反应热烈,至今公演共二十一场。如果你唯一接触过与“死”有关的读物是闻一多的新诗《死水》(虽然据许子东教授语:该作品重点是作丑怪审美,对美丑颠覆和批评政治等,重点并非谈“死”) ,你更要好好阅读这本书,虽然除却28页的参考资料,仍有574页之多,但会令你大开眼界。

本书虽名为“公开课”,但大抵是指该中文版距英文初版面世已三十多年,并出版至第八版,集结了两位作者八十年的教学经验及研究成果,而不是在网络或手机应用程式上浏览预先录影的大学公开课的纸本作品。

书的封底文字将本书归纳为“一本关于死亡的百科全书”,指这部作品“广泛涵盖社会死亡学的诸多课题,以大量案例说明个人如何从社会和心理层面应对临终、死亡和丧恸,具备学术及实用性”。如果比较若干相同主题的香港书籍,无论内容的宽度和深度,笔者认为都是当之无愧。例如相比通识教育丛书《凝视死亡——死与人间的多元省思》,后者因是学术研讨会论文结集,学术味太浓,除于结尾有已故哲学系陈特教授于临终前撰写的切身体验外,如果并非追求学术深度或相关专业的读者,对该书未必有兴趣和触动。

从小到大,几乎没有人教我们什么是死亡,如何面对死亡。(资料图片/高仲明摄)

段落分明 兼具理论和实务

相反,本书在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外,都有“他人的故事”、“智慧箴言”、“不同文化中的死亡”、“实际问题”,并有漫画穿插其中,变相具透气页效果,令认知不会只流于理论、数据、配图和图表,让一般读者看到多层次、深入和广泛的探讨。此外,每个章节开首都有清晰的导言,结尾时附结论,每章文字中也段落分明,有清晰的标题,可惜欠缺彩图。

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大学课堂教学资料的《凝视死亡的公开课》行文兼具感性和理性,内容理论、实务兼备。同为死亡学著作,前述中大的作品,作为大学通识教育丛书和开香港风气之先,成熟程度有局限,但胜在内容背景有香港元素,易引起共鸣;而若以让读者了解不同文化群体的丧葬习俗而论,“公开课”内容跨度之博大,涉及的文化、州份、部落之多,令人咋舌,又非中大作品可比拟。

两位作者——美国社会学教授迈可.雷明(Michael R. Leming)和乔治.狄金森(George E. Dickinson)最初预设的读者是修读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护理学、社会工作、肌动学、宗教学、老人学、健康科学、家庭研究、公共卫生、哲学和教育学的大学生,甚至将本书定位为医学、护理学、殡葬学、社会工作、儿童医疗、个人咨询与教牧咨询的专业用书。而相信大部份人和笔者一样与书中描述相同:“从小到大,几乎没有人教我们什么是‘死亡’,如何面对‘死亡’”,只要有这方面的需要和兴趣,都可以一读此书。

关注死亡的意义和死亡相关的行为,也是本书的重要论述之一。除前述跨越多种文化、多个学科,亦包含社会死亡学跨领域的主要研究,协助读者检视对死亡的感受和反应。

坟场也可成为深度旅游的景点。(资料图片/潘思颖摄)

而且,本书在提及如何处理重要“他人”(一般指家庭成员或师长)的亡故外,甚至包括为宠物作安宁。在第十一章关于死亡行业的“实际问题”则提到墓园为旅游业注入生机,可为正向深度游转型的本地旅游业带来启示。例如,跑马地香港坟场与共济会有关,香港著名历史学者丁新豹博士也曾著文论及(参见《香港历史散步》增订版),可视作富於潜力的本地深度游景点。

西方死亡学VS华人生死学

本书虽是西方死亡学重要著作,但对今日华人世界的其中一个重要意义是,将西方的死亡学的内容过渡成由已故台湾傅伟勋教授于1993年提倡的华人生死学——从死亡的意义反过来彰显生命的意义,并由此确立死亡的尊严。

以上两者的关系可根据香港生死学协会副会长、美国死亡教育及辅导学会认可死亡学 (Fellow in Thanatology)院士梁梓敦于《生死教育是什么?》(参见《生死教育讲呢啲》)一文的说法:“生死教育(生死学)与死亡教育(死亡学)有相同内容。因此要了解生死教育包含什么题材,就必须要先认识死亡学。”

该文亦澄清了生死教育(生死学)与死亡教育(死亡学)的异同、侧重点:“生死教育与死亡教育在题材和内容上是一样的,但在教育的角度上有很大分别。死亡教育只会教导学生认识和探讨死亡,从死看死。但生死教育则教导学生先了解死亡,然后反思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死看生才是生死教育的最终方向。”

以笔者所知,在香港的大学本科生课程(例如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大学),以及劳工及福利局提倡但尚未深入社区的长者学苑课程都包含生死学元素。教育局委托香港教育大学的“协助中/小学规划生命教育计划”课程与教师专业进修课程则侧重生命教育,而生死教育只是生命教育其中一个主题。

唯香港的成人教育课程往往忽视个人成长部份,不过,陈晓蕾撰的《生死学堂》及前述的《生死教育讲呢啲》两书可作为一定补充,其写作风格和内容也适合一般读者。

最后,总结二战经验而起的《世界人权宣言》对人性的尊重和保障,或许是下一个八十年人类面对科学、科技与政治环境挑战下,对人的生与死的尊严的最终保障。

《凝视死亡的公开课》,作者为迈可.雷明、乔治.狄金森。(资料图片)

《凝视死亡的公开课》(Understanding dying, Death, & Bereavement)作者:迈可.雷明(Michael R. Leming)、乔治.狄金森(George E. Dickinson)
译者:庞洋、周艳
出版社:木马文化(台北)
出版日期:2019年9月

相关文章︰

【纾缓治疗.二】单靠社区难成事 生死教育被忽视

【生死教育.上】照顾患病丈夫上宝贵一课 丧亲者期望认识生死

【生死教育.下】有心人搞生死交流团 台湾真的比香港进步?

【葬礼人生.五】人无法学会不悲伤  政府忽视丧亲辅导

更多《香港01》周报书评:

【书评.张岪与木心】死亡的序曲与终章

【书评.考工记】走进古宅探索记忆 以小人物一生记录城市变迁

【书评.给孩子的港台散文】老少咸宜的人间烟火

【书评.伊斯兰式幸福】日本女作家笔下伊斯兰 阴影下的幸福日常

【书评.划向北方的女性】乐龄女性如何安度黄昏岁月

上文节录自第204期《香港01》周报(2020年3月9日)《《凝视死亡的公开课》 深度探索生命必经之路》。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