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给孩子的港台散文】老少咸宜的人间烟火

撰文: 特约撰稿人
出版:更新:

近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推出“给孩子系列”,其中有《给孩子的诗》、《给孩子的散文》、《给孩子的历史地理》、《给孩子的故事》、《给孩子的动物寓言》,分别由北岛、李陀/北岛、唐晓峰、王安忆、黄永玉选编。印象中几年前,牛津大学出版社也有一本叶嘉莹选编的《给孩子的诗词》。大概出版给孩子看的书,有一定销量保证吧。撰文:郑政恒

最近,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给孩子的港台散文》一书,由学者刘绍铭、梁淑雯选编,笔者翻阅了一下目录,就知道这不是一般给孩子的书。果然,两位编者在代序《人间烟火》中就说明:“我们没有往‘儿童文学’这个特定文类去取经。这集子老少咸宜,读者唯一不可或缺的是一颗童心,或时髦点说,得有些幽默感。有幽默感的人才会忍不住笑傲江湖,胸怀日月。《给孩子的港台散文》虽突出了‘孩子’的身份,却绝不意味‘长者不宜’。我们相信,文章只有好坏,却无雅俗之分。”

《给孩子的港台散文》一书由学者刘绍铭、梁淑雯选编,书名虽突出‘孩子’的身份,却绝不意味‘长者不宜’。(资料图片/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并无雅俗之分

首先,除了阿浓的三篇散文《小住息风尘》、《童年经历与文字》、《回转木马》外,《给孩子的港台散文》基本上没有香港儿童文学作家作品,黄庆云与何紫的散文,都没有入选。

除此之外,本书的定位虽然是老少咸宜,但书名却不是《老少咸宜的港台散文》,我们似乎走入了“标题党”的陷阱:标题与内容并无联系。

再者,此书的对象是有童心的人,要有幽默感,但童心与幽默感,大概是两个概念。得有些幽默感的说法,是否时髦呢?我们至少相信,“连登仔”不会觉得幽默感的说法有多时髦。众所周知,“幽默”一词出自林语堂先生妙笔生花的迻译,早在1924年,林语堂在《晨报副刊》提倡幽默,由humour翻成幽默,音与义都传神。一百年前是时髦,到今时今日就不一定再是时髦了。

最后一点,笔者倒是认同的,文章确实只有好坏,无分雅俗。这判断跟《人间烟火》之后所谈的港台两地文化生态,有更紧密关系。

早在1924年,林语堂(右)在《晨报副刊》提倡幽默,由humour翻成幽默,音与义都传神。(一条提供)

副刊就是园地

刘绍铭与梁淑雯两位编者在《人间烟火》中又说:“严格来讲,除了《香港文学》,香港再无定期出版的文艺杂志,但不缺的是依附报纸副刊生存千字以内的‘方块文章’。短短的一块豆腐空间,高手辈出,端的是‘袖里乾坤在,壶中日月长’。”

就目前所见,香港出版的文艺杂志,其实还有《城市文艺》、《字花》、《声韵诗刊》、《香港中学生文艺月刊》、《大头菜文艺月刊》等,都是定期出版的。至于香港报纸副刊,确实是香港散文的发表园地,但如今能否造就高手辈出,也有疑问了。

过去香港文化界和学者,曾热烈谈论过报纸专栏与香港文学的关系(可参考卢玮銮编辑的《不老的缪思─中国现当代散文理论》、梁秉钧编辑的《香港的流行文学》二书)。但平心而论,目前日益萎缩的报纸副刊专栏生态,以及百花齐放的网络生态,使得报纸副刊高手辈出,渐渐改变为老手坐阵。

两位编者在序中提到,除了《香港文学》,香港再无定期出版的文艺杂志。然而,就目前所见,香港定期出版的文艺杂志,其实还有《城市文艺》、《字花》、《声韵诗刊》、《香港中学生文艺月刊》、《大头菜文艺月刊》等。(陈焯𪸩摄)

且看《给孩子的港台散文》的内文,全书分为香港篇与台湾篇,篇幅上香港篇稍多一点。由于笔者才疏学浅,见识有限,以下就以香港篇为讨论聚点。

洋溢香港风情

在香港篇部份,由力匡的《三个香港》开始,正好为全书定下调子。力匡的“三个香港”,是指他作为过客,在香港逗留的三段人生时光,包括二战时的逃难处、五十年代的难民社会、八十年代重回的旧地。由此散文出发,确实可以教孩子了解香港过去的道路。

书中不少散文,都是建基于香港的在地情怀,例如西西的《港岛吾爱》、小思的《香港故事》、辛其氏的《上环三题》、陈惠英的《香港大叔》和《区》,一看文题就可知道内容关切本土,尤其是西西的《港岛吾爱》,原题《港岛.我爱》,刊于1968年2月2日《中国学生周报》811期,当时《中国学生周报》组织的“香港风情”专题,标志着一批香港作家更注目于此时此地的现实生活。事实上,“六七暴动”过后的香港文学面貌,逐步焕然一新。

书中不少散文,都是建基于香港的在地情怀,例如小思的《香港故事》。(高仲明摄)

文章老更醇醪

回到《给孩子的港台散文》。全书除了在地情怀的散文,还有多种多样的散文,这些散文孩子不一定爱读,但可以借着所选文章,明白香港散文的多元面貌,例如刘绍铭的《“文”淡如菊》介乎评论与散文之间,黄仁逵的《中秋晚会》、《回家》及《跑道上》都是小品随笔,钟玲的《人鬼同乐——马来西亚的三保山》和杜杜的《见雪》则是游记散文。

至于人物散文,黄碧云《我家仆阿云》和钟国强《黄老太》笔下的人物形象,各有千秋,但要了解这两篇散文,单凭童心与幽默感,并不管用,反而读者需要一点人生的历练。

又例如陶杰的《理发舖子》与《异乡梦寻》两篇都属中年人的散文,后者篇末就更道明一切:“人生最大的奢侈就是寂静,到你有所顿悟,你已开始步入中年了。”

书中收录陶杰的两篇散文,在《异乡梦寻》一文的末尾,他写道:“人生最大的奢侈就是寂静,到你有所顿悟,你已开始步入中年了。”(资料图片/视觉中国)

文章老更醇醪。《给孩子的港台散文》有董桥的推荐,书前书底都引录董桥的文字,更何况编一本港台两地的散文选集,当然不能没有董桥作品。编者略去董桥念人忆事的怀旧散文,选了《“细长黄色水果”》、《善待母语,维系尊严》和《锻句炼字是礼貌》三文,都是重提语文修养之重要,编者对于这一点确是念念不忘。

此外,本书中关于饮食和食店的散文亦为数不少,计有杜杜的《油炸鬼妙在食空气》和《柠檬茶与阿拉丁》、胡燕青的《茶餐哲学》和《搭台》、王良和的《波仔记》、潘步钊的《好饮不能饮》、黄淑娴的《英国的味道─重读朱自清的〈伦敦杂记〉》,读者大概不会感觉意想不到,毕竟民以食为天,但说到香港的饮食文学,也斯(梁秉钧)的散文有象征性地位(见《人间滋味》一书),可惜,此书并没收录也斯的作品。

本书中关于饮食和食店的散文亦为数不少,毕竟民以食为天。(龚慧摄)

叹见漏网之鱼

本书以两位七十年代末出生的作者作品:邓小桦的《作为代课教师》和麦树坚的《橙》作结,他们都是具代表性的新一代香港散文作家。

书中收录黎翠华的小品随笔《灯罩》,以及麦树坚的《橙》,但笔者想到麦树坚也写过散文佳作《灯罩》,正是受到黎翠华的《灯罩》影响,如可入选,就可以比照并观了。

此外,本书另有内地作家毛尖的《老爸老妈》和《就此别过》两文,毛尖曾因修读香港科技大学文学博士学位而居港一段时间,现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任教,她的作品能否算作香港散文,容可再议。

本书另收录内地作家毛尖(左)的两篇散文——《老爸老妈》和《就此别过》。(资料图片/视觉中国)

但是,舒巷城、陈之藩、金庸、罗孚、也斯、朱少璋等老一辈作家的散文,都没有收录,确是教人扼腕叹息。不过,任何文学选本都有漏网之鱼,只问遗漏的是大鱼,还是小鱼。

本文到尾声,完全不提台湾篇,实在说不过去。台湾散文作者更多,本书只选了杨牧、张晓风、三毛、刘克襄、朱天心等13人的散文,可是,其他名家好手如余光中、林文月、白先勇、林文义等都没有入选,教人意外。

归根究柢,香港与台湾的散文佳作不胜枚举,若然各编一卷,就能皆大欢喜了。

其他《香港01》周报书评:【书评.黑箱:日本之耻】日本MeToo第一人亲笔道遭遇【书评.味的世界史】在甜酸苦咸中寻找发展轨迹【书评.伊斯兰式幸福】日本女作家笔下伊斯兰 阴影下的幸福日常【书评.国家为什么会成功】纷扰乱世下的管治之道【书评.划向北方的女性】乐龄女性如何安度黄昏岁月【书评.我是阿尔法:论法和人工智能】非人化革命 挑战资本主义【书评.余英时回忆录】华裔史学家忆述香港缘

上文节录自第178期《香港01》周报(2019年9月2日)书评《老少咸宜的人间烟火》。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