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大英帝国的经验】从微观出发 见树又见林

撰文: 特约撰稿人
出版:更新:

谈起英国,不少人马上联想起近年闹得沸沸腾腾的脱欧公投,首相约翰逊领军的保守党最近在大选中取得压倒性优势,脱欧之势可谓毫无悬念,2016年催生、让世人震惊、缠绕英伦三岛多时的“黑天鹅”,在经历三、四年后,似乎终于走到终章。有分析认为,脱欧公投的结果除了是两个派别的文宣竞赛外,不啻是世代之争:年轻一辈早已习惯欧洲一体,老一辈的英国人却沉醉于大英帝国的旧梦中,希望在帝国余晖下,夺回“英国主权”(take back control)。
由此衍生出一系列问题:什么是帝国旧梦?大英帝国余晖是什么光景?何谓大英帝国?它是如何形成?其丧失美洲的经验与帝国有何关系?研究帝国历史又与今天的世界格局有何关系?
撰文:罗乃智

以“帝国”(Empire)为主题的书本身就充栋汗牛,研究英国历史的日本专家井野濑久美惠应讲谈社邀请,撰写了《大英帝国的经验——丧失美洲,帝国的认同危机与社会蜕变》一书。这不是井野濑教授第一次撰写大英帝国的书籍,她著作等身,前作包括《殖民地经验的去向:Alice Green的沙龙和世纪转换期的大英帝国》、《女人们的大英帝国》、《被称为Hooligan的少年们——小孩子们的大英帝国》等,这次应邀与人合力谱写“兴亡的世界史”套书,以纪念讲谈社创业一百周年。为跳出西欧中心史观,一如既往,她的选材及切入点均明显“很不西方”。

被迫思考“谁是英国人”

大多数历史学家都将美国独立事件定位为只是英国史上一段不具重要意义的插曲,或者只是帝国暂时衰退。然而,井野濑教授却反其道而行,认为要揭示大英帝国彻底改变的内幕,关键正在于美国独立这一篇章。

简单而言,作者认为分享共同的新教信仰,乃联系英国岛屿及其殖民地的关键,但同样信仰新教的美洲殖民者却打破这个“信仰连结”,英国人遂被迫思考“谁是英国人”这道哲学难题。

丧失美洲殖民地对帝国统治造成冲击,这一逼之下,帝国的方针无可避免要重组以适应新时代,让英国开始重新寻找自我定位,过程中在各个领域均产生巨变,包括转为自由贸易、解放奴隶、移民社会变化等,逐渐形成为世人熟悉、名列史册的世界级帝国——大英帝国。

井野濑教授认为,要揭示大英帝国彻底改变的内幕,关键正在于美国独立这一篇章。图为《独立宣言》。(资料图片/美国国会图书馆)

在过去的帝国研究中,学者大多数以政治视角为切入点,探讨“光荣革命”、“议会制度”、“海军实力”等硬梆梆的历史,在分析丧失美洲的影响过后,井野濑久美惠则选择以小人物及帝国日常事件如“茶叶”、“博物馆”、“百货公司”等入手,见树又见林,既窥见小人物的帝国经验,又不失宏观大格局的视野。

以《物畅其流的帝国》一章为例,她以“茶”入手,详述英式红茶平民化的过程——起初当红的咖啡被视为是男性饮品,流行一时的咖啡馆更让“女性止步”,当时,更相传有妇女撰写《女性抵制咖啡的请愿书》,后来东印度公司扩张,输入红茶,红茶一炮而红,成了女性喜爱的饮品。作者以此带出随着大英帝国疆域的扩张,全球物产汇聚於伦敦后所出现的社会变化,细数“帝国经验”。

至于《帝国的乐趣》一章,作者先以“木乃伊的诅咒”作引子,谈到大英博物馆的诞生,横跨埃及热潮及观光旅游的兴起,中间大量穿插小人物的故事,反映帝国扩张下连带的经济发展如何无孔不入地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活以及闲暇习惯,阅读起来别有趣味。

井野濑久美惠选择以小人物及帝国日常事件如“茶叶”、“博物馆”、“百货公司”等入手,见树又见林,既窥见小人物的帝国经验,又不失宏观大格局的视野。(资料图片/龚慧摄)

女性视野下的英国历史

如果说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笔下的《帝国:大英帝国世界秩序的兴衰以及给世界强权的启示》重点剖析海盗、庄园主、传教士、行政官员、银行家、破产者等六种人物的故事;崔斯坦.杭特(Tristram Hunt)的《帝国城市:成就大英帝国的十座殖民城市》聚焦于加尔各答、香港、孟买、墨尔本、新德里等十个合组“日不落帝国”城市的贡献;那么,井野濑久美惠的《大英帝国的经验》最大特色是,除了是小人物、小事件外,莫过于对女性的着墨甚多。

过去历史书中多见男性身影,缺乏女性参与,甚至有人批评“历史”一词,以英文“history”为例,指其甚具性别歧视色彩,应该改作“herstory”。虽然不知道井野濑教授是否女性主义者,但其叙述风格明显延续旧作、于1998年出版的《女人们的大英帝国》的特色,尝试以女性为主轴或女性视角来叙事。

当中不少篇幅提及于克里米亚战争中献身照料英国士兵的玛莉.西柯尔(Mary Jane Seacole),以及《西非之旅》作者玛莉.金斯利(Mary Kingsley)的故事,反映当时众多出色女性在不同的领域均相当活跃,部份更远渡重洋,在日不落帝国的不同属领“贡献”,为日后的妇女运动埋下种子,反驳“帝国没有白人女性的容身之地”的普遍谬误,确立女性的历史地位。

井野濑教授尝试以女性为主轴或女性视角来叙事,当中不少篇幅提及于克里米亚战争中献身照料英国士兵的玛莉.西柯尔(Mary Jane Seacole)。(资料图片/Punch Sketch)

“英国性”的身份认同

香港人常有国民身份认同危机,有民调机构年年追踪变化,成为政情寒暑表。原来曾为不少殖民地宗主国的英国,也有过类似的烦恼。

井野濑久美惠此书原版成于2007年,书末引用的例子,是初版成书时较热门的课题——2005年7月发生的“伦敦七七爆炸案”。一个热爱板球、成长历程看来极为普通的巴基斯坦裔第二代英国公民,意图无差别攻击及杀死英国人,举国震惊,“谁是英国人”这个疑窦再次浮现于国民心中,“自己应该效忠于谁”这个疑问,再一次敲打每个英国人的心头。这个身份认同问题,或者危机,似乎不能单纯透过修改移民法例足以解决。

作者认为,英国人的身份认同并非来自帝国悠久的光荣传统,而是建基于个人层面的感受,真正的“英国性”潜藏于日常生活经验中。井野濑久美惠强调,人们在试图解答“我们到底是谁”的过程中,往往会依赖自身经验,过去的历史化作一面镜子,映照自身。换言之,自己亲历其中的现实若有变化,审视过去的眼光也变得不同,从而带来总结:国民身份认同是流动,而非一成不变的。

不少曾为英国殖民地的地方都有国民身份认同的危机,香港也不例外。(资料图片/罗君豪摄)

诚如古希腊海洋学家狄未斯托克所言:“控制了海洋的人,就控制了贸易;控制了世界贸易的人,便控制了世界的财富,因而最终也就控制了世界本身。”抽丝剥茧,剖析帝国的种种面貌,是不少历史学家兴趣所在。不过,在研究“帝国”的丛书中,同为海上霸王,以葡萄牙及西班牙为研究对象的著作相对少见,可见大英帝国的魅力。

或许有人会问,为何至今依然要研究老掉牙的“帝国”?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解殖浪潮,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幽灵,不是早就烟消云散吗?这位日本学者的想法直接,她认为如今虽然有些国家没有实际“殖民”其他国家,却透过军事、经济、金融、文化等范畴加强对别国的影响力,再以某种意识形态为旗帜干预别国,在作者眼中,这无异于大英帝国过去的“非正式帝国扩张模式”。

她继而直接将矛头指向当今的世界霸主——美利坚合众国,认为它正在走大英帝国曾经踏过的道路,亦似乎巧合地逐渐迈向同样命运。“如果美国不想以大英帝国结束二十世纪的方式,结束二十一世纪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要从历史当中学习教训。”她聪明地借用《成为共和国,而非帝国》作者派屈克.布坎南(Patrick Buchanan)的话,说出自己的心声,鉴古知今,借由“帝国”这个名词,轻而易举地把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空,串联起来。

井野濑认为,如今虽然有些国家没有实际“殖民”其他国家,却透过军事、经济、金融、文化等范畴加强对别国的影响力,再以某种意识形态为旗帜干预别国。她更直接将矛头指向当今的世界霸主——美利坚合众国,认为它正在走大英帝国曾经踏过的道路。(资料图片/欧嘉乐摄)

此书的副标题为“丧失美洲,帝国的认同危机与社会蜕变”,在第一部份阐述过后,其后章节却与“丧失美洲”事件没有直接关系,笔者不谙日文,不知原著是否如此,抑或是台版译者及出版社的后期制作,在结构分布上似乎有点落差。

当然,这亦无损此书的阅读趣味,所谓一叶知秋,要研究“日不落帝国”,撇除历史大论述以外,研究被忽略的日常细节,有时反而获益良多,有意外惊喜。

曾为大英帝国殖民地一员的香港,经历这段历史的人,又会谱写出怎么的“帝国经验”呢?或者有一天,香港的作家和学者可为此补上一笔吧。

《大英帝国的经验》(资料图片)

《大英帝国的经验》

副题:丧失美洲,帝国的认同危机与社会蜕变

作者:井野濑久美惠

译者:黄钰晴

出版社:八旗文化(台北)

出版日期:2018年8月

更多《香港01》周报书评:

【书评.情动于中】通识教育中的哲学思维

【书评.荒诞医学史】科学启蒙 走出愚昧“伪医学”

【书评.为什么不平等至关重要】从道德角度审视不平等现象

【书评.天崩地裂时代下的皇族】崇祯死了 朱明宗室怎么办?

【书评.考工记】走进古宅探索记忆 以小人物一生记录城市变迁

【书评.血雨华年】回眸文革 书写血腥岁月

【书评.墙的时代】各国高墙林立 硝烟四起 人类如何共存?

【书评.孙中山与美洲华侨】当中国革命运动在美国

上文刊登于第195期《香港01》周报(2019年12月30日)《《大英帝国的经验》 从微观出发 见树又见林》。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