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建筑里的中国】学子回乡寻根 探访六大古民居建筑

撰文: 特约撰稿人
出版:更新:

作者蒲肖依撰写此书时只有26岁,有激情有梦想,毅然休学一年,从美国耶鲁大学回到中国,踏遍大半个中国去寻根、思索,吸收传统建筑的养分,希望成为一位好建筑师。作为读者的我们,当然也能从中得益,并开阔视野。撰文:杨映波

作者历时半年,踏访了西北窑洞、闽南客家土楼、山西晋商大院、徽派民居、苗族吊脚楼、北京四合院等典型中国传统民居,终成此作。(网上图片)

书中重点考察了中国六大建筑形制的古民居建筑:客家人的福建土楼、太行山的陕西窰洞、山西的晋商大院、安徽的徽派建筑、贵州的干栏式建筑及北京四合院。这些传统的精华建筑,是游人向往的景点,笔者也曾见识过,所以,读此书勾起不少美好回忆。

其中,笔者看得最投入的是福建土楼部份。在多年前,曾随自驾游的车队,从福建去广东梅州,专程探寻客家传统民居。那些客家民居像一个个努力求存的符号,串连了客家人迁徙、定居、融合再迁徙的变幻故事。

共生特征 凝聚人的情感

当时令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作为古代漂流者的客家人,在山野生活并且要与他人争夺资源,族人要团结互助,衍生出群居而具备防御功能的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在福建山区看到的是高大壮观的圆形土楼;去到粤东这片纯客家人居住的地区,围屋的土墙不再那么高,围的圈也只有一半,被称为围龙屋。这一变化显示出客家人从福建迁徙至梅州时,由于地势较平坦,与当地人冲突较少,环境较安定,墙就不需建得那么高,建筑形式藏有大学问。

书中,作者蒲肖依提供了更多角度解读这种奇异的圆形土楼。冬暖夏凉、防御、聚族而居都不足以概括土楼居住方式的独特性,她认为庞大的圆形土楼里,住房大小一律均等,完全感受不到其他汉人民居强调的尊卑等级感。土楼共屋顶、共厅堂、共水井、共田地、共劳作、共担当、共宗祖、共学知、共意志……背后闪烁着共有制的灵光,有其他地区和建筑群中很少见的共存、共生特征。

土楼圆形对居住者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种神秘的牵引力量。作者是建筑学子,从建筑心理学角度告诉我们,建筑能改变人的感情,如你置身于耶鲁图书馆、索菲亚大教堂、北京故宫或香港高等法院所形成的感情体验就不同。没有阴暗死角的圆形土楼,想必会产生感情上的安全作用,并影响神经系统,凝聚、修正居住者的知觉、决策和共同行为。它令土楼居民感觉到没有共同的意识、共同的行为和共同的力量就不能应对当时的一切。协力互助,物化到土楼建筑形制的具体细节上,又强化了共有制的主观意识,两者相互辉映,才塑造出土楼天外来客般的独特形象。

这样看来,圆形的土楼真的不简单!作者更将它视为乌托邦般的存在。在书中,也可以重温东西方古今的乌托邦建筑梦想。“可以说,乌托邦情结,始终贯穿于人居理念、建筑思想和社会理想的发展历史中。”土楼恍如陶渊明叙述的世外桃源,是一个充满温情、平等、田园般的建筑世界,生命得以和谐相处。

福建方圆形的土楼散布在山峦中,其共有、共享、共生的聚居理念,打造了一个乌托邦世界。图为南靖县田螺坑土楼群。(蒲肖依提供图片)

结构独特 再生风潮遍全球

对土楼的赞美,笔者认为不宜太过理想化,毕竟当时的土楼只服务及团结小圈子的族人。不过,原来现今社会也出现一股“土楼”再生风潮。书中列举了以下的中外实例:

2008年,广州建成一座“万汇楼”公社,就是一个模仿土楼形式、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廉租房项目。这座圆形建筑物楼高六层,共296个单位,租金500元人民币;圆圈中间则建有小巷、院落等空间,以及商业服务等配套设施,据说为了探求高密度社区与高质量公共空间并存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设计者认为这种圆形向心的空间很适合群居,拉近邻舍之间的关系。可惜,由于营运入不敷支,现已提高租金,改为长租公寓,即服务式住宅。

2007年,被称为“全球最酷大学宿舍”的丹麦哥本哈根大学Tietgen Dormitory大楼落成,其设计灵感同样来源于福建土楼。它曾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国际奖,据说是丹麦政府对未来学生居住环境的完美描绘,同样带着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色彩。这座圆形宿舍,拥有360个房间,配有独立的洗手间和露台。设计者认为,建筑应是拉近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的纽带,使得刚入校的学生有集体感,安全又不感到局促,中央庭院可举办学生活动。

丹麦哥本哈根的Tietgen Dormitory被誉为“全球最酷大学宿舍”,其设计灵感同样来源于福建土楼。(蒲肖依提供图片)

世界上其他的仿照土楼建筑,有日本埼玉县的森林科学馆、美国加州的科学图书馆、福建的警察学院图书馆等,都是对外封闭,对内开放的宁静阅读环境,闹中取静。

作者进一步说,土楼的共有、共享、共生的聚居理念,也可供人口老化带来的银色产业的医疗社区、养老居住等作借鉴。土楼也可以成为一个让城市高效运作的“新巨构建筑”模型,重塑人与人之间、社区与社区之间的精神凝聚力,持续探讨理想城市的各种可能性。作者显然是这方面的有心人。

蒲肖依生于北京,高中就去了国外读书,本科读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建筑系,研究生在耶鲁大学建筑系。接受西方建筑教育的她曾觉得“中国的古建筑雕梁画栋感觉很繁复,挺土的。”本科三年级的时候,她回到清华大学建筑系交流了一年,慢慢对中国传统建筑和历史产生了兴趣。不过,最触动她的是日本著名的建筑大师隈研吾。

蒲肖依曾到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的建筑事务所实习两个月,大师鼓励她回到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寻找出发的原点:“不管你学过多少形形色色的建筑理论,看过多少洋洋洒洒的建筑作品,归根结柢,你还是要回到你土生土长的文化中去,去理解、领悟、升华,它不仅是你的根,也是你的灵感源泉。”(资料图片/视觉中国)

大师鼓励 学子回乡寻根

她曾有机会到隈研吾建筑事务所实习两个月,大师鼓励她回到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寻找出发的原点:“不管你学过多少形形色色的建筑理论,看过多少洋洋洒洒的建筑作品,归根结柢,你还是要回到你土生土长的文化中去,去理解、领悟、升华,它不仅是你的根,也是你的灵感源泉。”

大师诗意地谈起屋簷落雨的天然景致、竹子拔节的律动感对建筑设计的启示,在茶文化的本质中领悟的建筑普世意义,以及行万里路、观大千世界的万物取材之道。大师之言,相信对现今香港学子也很有启发性,中国厚重而丰富的文化传统也是他们可以撷取的养分。

作者被隈研吾设计的中川町码头广茂艺术馆所感动,整个艺术馆以一种匍匐的姿态与周围的神社和山林浑然一体,谦逊安静地融化于环境之中,身历其境的人可以获得室内人工艺术和室外自然艺术的双重慰藉。

山西晋商大院建筑外雄内柔,高墙内有说不尽的万般姿态与风情。图为灵石县王家大院。(蒲肖依提供图片)

年轻的作者展开千里之行,经历半年多的考察,同时也看到中国千城一面、沦为建筑实验场、民居破坏及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薄弱的一面……令她诘问:“晋身世界第二经济体的中国,其自主性的建筑几何空间语言应该是什么样子?在重树中华民族自信的同时,是不是应该有份建筑自信呢?”思索许多。

然而一路走来,作者的想法愈来愈笃定,“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的人本主义、人与自然的协调、建筑与文化的融合、群体布局、独特色彩”……都不能失去,加入现代性的唯一途径是走自己的道路。

随吴冠中 神游中国建筑

本书厚达446页,蒲肖依以“三性耦合论”——物质性、知识性、社会性的全新角度去剖析、思索土楼、窰洞、晋商大院、徽派建筑、苗寨干栏式建筑以及北京四合院,所以内容充实。笔者欣赏她将中国建筑元素与西方进行横向的比较,也令笔者知道更多海外值得一游的古今建筑,了解更多建筑新潮。

徽派民居群与大自然紧密相融,富有空灵美,创造出既符合科学又富有风土人情的居住环境。图为黄山市呈坎村。(蒲肖依提供图片)

世界有三大建筑体系:西方、伊斯兰(或西亚)、中国。只有中国的传统建筑极少受外来建筑影响,它承载着中国古文明,偏安一隅而发展承传。书中提到中国建筑与中国艺术的同行,建筑是由线条构成,与西方建筑注重面的结合极为不同。“中国建筑特有的斗拱的复杂性、精密和协调的结构想必是间接受到了书法最原始的启发。”

笔者最感兴趣是,作者提到著名艺术家吴冠中对中国古建筑的钟情及创新启示。吴先生早年发现了山西李家山窰居群落,惊为奇观;对于江南建筑(包括徽派民居)的绘画更是孜孜不倦。黄土高原中的窰洞,在他笔下化成盘曲折迭的线条,简洁地表现山的硬朗,留白烘托了乌黑的窰洞门窗;徽派建筑也笔墨简单,气韵天成。其主张“风筝不断线”,与生活的母体不分离,在简单中蕴含复杂,在素净中凝聚着华丽,实践着“油画民族化”、“国画现代化”,也许这也是中国现代建筑的一个方向。

今年11月开始,香港人就可以天天浸淫在吴大师画境当中,因为翻新重开的香港艺术馆增设吴冠中展览厅,藏有450件作品。吴先生爱香港,他及家人将不少重要作品捐赠给香港,其笔下的中国古建筑很打动人。

其他《香港01》周报书评:【书评.给孩子的港台散文】老少咸宜的人间烟火【书评.黑箱:日本之耻】日本MeToo第一人亲笔道遭遇【书评.味的世界史】在甜酸苦咸中寻找发展轨迹【书评.伊斯兰式幸福】日本女作家笔下伊斯兰 阴影下的幸福日常【书评.国家为什么会成功】纷扰乱世下的管治之道【书评.划向北方的女性】乐龄女性如何安度黄昏岁月【书评.我是阿尔法:论法和人工智能】非人化革命 挑战资本主义【书评.余英时回忆录】华裔史学家忆述香港缘【书评.流言效应】辨清流言 止住流言

上文节录自第180期《香港01》周报(2019年9月16日)书评《福建土楼共享乌托邦之梦》,网上标题为编辑重拟。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