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黑箱:日本之耻】日本MeToo第一人亲笔道遭遇

撰文: 特约撰稿人
出版:更新:

在中文版《黑箱:日本之耻》的封面上,黑色背景中的伊藤诗织显得很冷静,精致的面容,端庄的五官,两只眼睛直视着读者,似乎想把人看穿,抑或是想告诉读者些什么。“Black Box”两个单词像标签一样,覆盖在她的脸上,仿佛多了一层迷雾。可是,当读完这本书时才明白,这层迷雾背后的困惑与反思。作为日本首位公开长相和姓名控诉遭性侵的女性,伊藤诗织把自己被性侵后所经历的一切写下来。而这位自由记者控告的对象是另一位知名记者山口敬之。撰文:梁辰

字里行间,笔者无不感到冷静背后的绝望、无助。从整个控告过程来看,站在诗织对立面的,不仅仅是权力高位的性侵者,有时是漏洞百出的机构体制,甚至是国家文化。且让我们先了解事件经过。

难忘屈辱回忆

2015年4月的一天,伊藤诗织在疼痛中醒来,头昏昏沉沉,却发现自己被浑身赤裸的山口敬之压着,她陷入惊恐: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天晚上,他们到寿司店聊签证的事,但不知为何,寿司迟迟不上,喝了一点日本酒的诗织突然感觉身体特别难受,只记得自己去了洗手间,把头伏在水箱上,人事不知。再次恢复意识就到了疼痛的那一幕。想赶快离开酒店的诗织,再次被山口拽倒,她拼命反抗,奈何力量悬殊,又一次被强暴了。“我渐渐变得无法呼吸。几乎要窒息的一瞬间想到的是:‘我要被杀掉了。’”

在中文版《黑箱:日本之耻》的封面上,伊藤诗织显得很冷静,“Black Box”两个单词像标签一样,覆盖在她的脸上,仿佛多了一层迷雾。(资料图片)

阅读到这里,笔者控制不住地从诗织的语言中想像当时的画面,一股屈辱和恐惧也涌上脑海。最让人气愤的是,结束后,山口居然跟她说,“你合格了。”然而,这件事在山口那边却有完全不同的版本,后来在一档政论节目上,山口公开讨论,“她真的很敢喝啊”,他辩称为双方你情我愿,但诗织事后反悔。

诗织在书中写道:“在成为强奸受害者之前,我并不理解性犯罪究竟有多么暴力。即使脑中以为自己知晓,实际上,对这种行为具有怎样的破坏力,并没什么概念。有什么东西,被激烈地毁坏了。穿着和昨天相同的一身衣服,在别人眼里看来,我或许没什么太大的改变。然而,我确确实实不再是昨日的我了。”

求职过程或者职场中遭遇性侵或性骚扰,并不止诗织。在2017年10月,荷里活金牌监制韦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性骚扰事件后,数以百万的人加入#MeToo行动。在此前并不是没有性侵和性骚扰,而是强烈的屈辱感和社会现实环境让受害者三缄其口。

荷里活金牌监制韦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性骚扰事件后,数以百万的人加入#MeToo行动。(资料图片/视觉中国)

诗织曾经想过默默咽下这口气,因为一旦报警,要控告的人是位于权力高位的山口敬之,他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传记作家,在警察局有大量人脉,而诗织若想以后在日本新闻界继续工作,则难上加难,双方权力关系实在太过悬殊。山口在后续的联系中,从未为此事道过歉。

诗织案例的背后,是性别视角下权力关系的不对等。在性别角色中,社会鼓励男性具有攻击性,更加强势,而女性则被规训有依附性、软弱。尤其曾经一度盛行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和社会性别建构下,男性所处地位总体上是高于女性的。也就是说,男性管理者占比远高于女性,自然拥有的资源也多于女性,有时一些机构要求女性管理者占一定比例,但实际上选出来的也是符合男性价值观的女性管理者。在各行各业中,男性占据主导位置。而性侵和性骚扰通常是权力关系中强势一方对弱势一方的行为。诗织一方面有着屈辱感,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工作,陷入纠结。

山口敬之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相熟,被誉为安倍“御用记者”,可见其地位之高。(视频截图)

犹如二次强奸

回到住所,诗织第一件事是脱下衣服,把衣服扔进洗衣机清洗,“把这一天所经历的痕迹,全部冲刷干净……有种想把自己身体脱下来丢掉的冲动。”诗织写道。她去了最近的妇科诊所,却被告之没有预约的情况下无法接受诊疗,极力恳求下才获得一些事后避孕药。她也尝试过在网上找一家为性暴力受害者提供援助的非营利性机构,打电话过去,对方却要求面谈,否则无法提供任何资讯。

日本是一个性开放的国家,漫画、影片、风俗区都很出名。但对于性教育,曾经态度非常暧昧。有专家曾指出,日本的性教育多是通过“保健体育课程”去教授,但总是重视体育多过重视保健。而性教育重要的一环是,如何防范性侵以及遭遇性侵后如何求助。很明显,诗织洗掉了一些证据,但千万不要因此指摘诗织,被性侵后,很难保持镇定冷静思考,而社会机制也没有提供有效帮助。

遭遇性侵五天后,鼓起勇气的诗织前往原宿警署。她首先请求找女警官,但不果,被迫把受辱的过程对着刑事课的男警员再讲了一次。因为整个日本女性警官比例只有8%。再过两日,诗织又得面对新的警员讲述一遍,对方听完后竟说:“这种事情太常见了,立案调查有难度啊。”

最让诗织难受的,是还原案发过程。“回忆让我晕眩和恶心。”诗织在BBC纪录片中说道。(资料图片/视觉中国)

而最让诗织难受的,是还原案发过程。她被安排在高轮警署顶楼的柔道场进行,上面铺满蓝色的垫子,还有汗臭味。真人大小的玩偶被当作物件压在诗织身上,警员边摆弄边询问:“是这种感觉?”一边用闪光灯拍照。甚至有警员问她:“你是处女吗?”“回忆让我晕眩和恶心。”诗织在BBC纪录片中说道。

读到这里,笔者觉得很不能理解,这难道不是“二次强奸”吗?如果性侵受害者报案时,事先知道要经过这样的过程,又有多少人能鼓足勇气呢?书中透露,联合国药物犯罪调查局在2013年公布的资料中,各国每十万人口当中强奸案的宗数,排名第一位的瑞典是日本的58倍。但并不意味着日本比瑞典更安全。在诗织看来,瑞典具备让受害者勇于报警的法律和社会环境,其女性警员比例将近三分之一。

在诗织看来,瑞典具备让受害者勇于报警的法律和社会环境,其女性警员比例将近三分之一。(资料图片/瑞典警署官网)

毅然公开身份

诗织还在书中披露了大量警方暧昧行为、不科学的情况。更吊诡的是,在进行案件调查到颁发逮捕令,准备在成田机场逮捕山口敬之时,负责此案的所有警官和检察官突然全部被调离,并取消逮捕行动。之后,案件交付给新的警官,又展开新一轮调查。调查进行一年后,2016年7月22日,日本警方宣布,此案因证据不足而不予起诉。事件进入“黑箱”。

诗织没打算就此停住脚步。2017年5月,她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事件,同时宣布已向检方的审查机构提交覆议申告书,因此,成为日本首位以公开长相和姓名控诉性侵的女性。但这一步意味着需要极大勇气,一旦公开,“性侵受害者”这个标签会伴随她一生。更重要的是,在日本,还没有一个女性这样做过。千叶大学法学教授后藤弘子在接受BBC采访分析日本社会时说道,“人们认为针对女性的暴力并不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常说‘忘记吧’,并表现得仿佛没事发生过。 ”

事后,诗织反思,对于本有机会成为自己上司的山口,她一直用敬语。或许日语根本不存在女性面对比自己年长位高的男性时,可以使用平等抗议性语句。甚至,“拒绝就是同意。”后藤弘子在采访中这样分析日本文化。印象最深的是,当诗织谈起她的经历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 :“日本女性不会讲述这么羞耻的事,伊藤诗织不是日本人。 ”

2017年5月,伊藤诗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事件,同时宣布已向检方的审查机构提交覆议申告书,成为日本首位以公开长相和姓名控诉性侵的女性。(资料图片/视觉中国)

背后文化更可怕

人都是被自己所处的环境所滋养长大的。在表达“拒绝”就是非女性化、从小被教育不能如此表达的环境里,女性如何自立自由表达?而男性又怎么学会尊重女性呢?值得探讨。诗织其实成长环境和其他日本女性不同,她从高中起就在美国念书,并以当记者来增加阅历,非常独立。在处理这样的问题时,都如此艰难,又何况其他日本女性。

而当诗织公开后,很快又会受到旁观者“完美受害者”理论的侵犯,不断被谴责“你为什么喝酒,为什么穿裙子,这是一种勾引”,这样的理论长期存在,但是,受害者又做错什么呢?在一次展览中,展示了性侵受害者当天穿了什么,长衫、裤子、裙子都有。性的暴力有时并不只是来自性侵者,而是由整个社会完成,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加害者。

性的暴力有时并不只是来自性侵者,而是由整个社会完成,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加害者。图为韩国女性组织Metoo游行。(资料图片/视觉中国)

2017年9月22日,检察审查会对本案作出不予起诉判定,而最终结论为检察官也对此案的判定正确无误。2019年4月,山口敬之对诗织反诉侵犯其名誉权。长路漫漫。

说实话,本书很短小,但社会价值远远大于文学价值。同样作为一名亚洲女性,在阅读时,对诗织的遭遇深有体会,也许,在那一刻,我就是伊藤诗织,自省自己所处的文化、社会,以及自己本身,然后共勉。

其他《香港01》周报书评:【书评.味的世界史】在甜酸苦咸中寻找发展轨迹【书评.伊斯兰式幸福】日本女作家笔下伊斯兰 阴影下的幸福日常【书评.国家为什么会成功】纷扰乱世下的管治之道【书评.划向北方的女性】乐龄女性如何安度黄昏岁月【书评.我是阿尔法:论法和人工智能】非人化革命 挑战资本主义【书评.余英时回忆录】华裔史学家忆述香港缘

上文节录自第177期《香港01》周报(2019年8月26日)书评《性侵受害者亲笔道遭遇》。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