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本清专访|港人手短缺拖慢开新店 CEO林保范:最难请药剂师
2022年5月,在日本国内拥有逾3,300间分店的超人气连锁药妆专门店“Matsumoto Kiyoshi 松本清”于新冠疫情下进军香港,首家观塘店甫开业即成全城热话,更引来零售业久违的长长人龙,缓解一下港人的游日渴求。不怕通关后港人对日本药妆商品需求减少,香港松本清CEO接受香港01专访,分享港日两地经营之别,招聘人手上遇到的难题。
此为专访上篇
作为刚打入香港药妆市场不久的日本“过江龙”,松本清香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林保范(Yasunori Hayashi)说:“两地药妆品市场的差异也颇大,目前日本业界方面已进化至超市的模式,会售卖许多食品;香港现则仍以售卖医药品和化妆品为主,而且以万宁、屈臣氏等本地品牌的店舖为主。”
两地药妆店的摆货方式可谓南辕北辙。林保范解释,香港一般以品牌为主,每个货架主要就放某个品牌的产品,故很大程度由该品牌决定如何摆放产品的位置。他补充:“日本则以客人为主,会率先考虑消费者的需要,如在某一产品旁边摆放什么产品会较好,即‘看到A便会想到B’,尽量以消费者的角度为出发点,方便他们整个购物的过程和体验。”
港人爱日货 两地生意皆回升
摆货的差异或许因香港租金较为昂贵,各个品牌须优先考虑善用每一吋空间,多摆一些货品。他指出:“大牌子的公司因此可以做出很美观的货架,而对于其他拥有好的产品而缺乏资金的公司,我认为这些是松本清的机会,可以透过我们介绍消费者更加需要的产品。”
林保范表示在刚通关的时候,部份日本餐厅和药妆店的生意的确下跌了一点,“其后随着不少港人经已外出旅游一段时间后,情况似乎回复正常,近期我们店舖的每月销售额均有些增长。”至于日本的松本清,去年12月来自香港的客人数量经已回升至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主要购买医药品和化妆品。
“我觉得香港的消费者真的很喜欢日本的产品。”、“尤其是现时通关之后,许多内地顾客也会前来我们的门店购物,我认为这是没其他地方可比的一个市场,是香港市场的一大特点。”林保范说,松本清香港目前只开了五间门店,仍处于上升的阶段,“我们铜锣湾的分店是旗舰店,店舖的规模是亚洲区数一数二的大。这段时间我们公司上下也很忙碌,时间过得十分充实。”不过,他重申因公司在香港市场仍是刚起步阶段,规模还小,故未将本地公司如万宁、屈臣氏等当作竞争对手。
业务不跌反升 更缺人手
香港各行各业也面对人手短缺的影响,劳动力不足已开始阻碍本地经济发展,政府急推输入外劳计划,松本清也同样受请人问题影响。“最难请的是药剂师,因在香港修读相关专业的人数并不是很多,加上本地药妆舖数量持续上升,出现大量职位空缺,形成粥多僧少的情况。”林保范认为松本清门店的员工整体上的招聘也存在困难,因为疫情过后,餐饮、旅游、运输等多个行业一时间需要大量人手,导致全香港都在抢人才。
“这个问题有机会影响我们开店的步伐,事实上我们的销售不错、市场亦对我们的产品有不少需求,但人手不足或许会是拖慢我们开店的主要因素。”他表示,松本清目标是在香港开设30间店,公司已作出许多调整,例如定期检讨薪金,及调整医疗保险方面的福利。
他认为香港可以参考日本多年前面对类似的药剂师人手荒时的做法。他说:“当时日本政府推出了一个较药剂师低一些的专业资格以作应对,(他们)管理的药物会少和简单一些,或是管理相对安全一点的药物;由于当时日本有大量老年人口,故这个举措大大方便了他们在当地的药妆店购买药物,并解决人手不足的难题。”
另一大难题是医药品的进口比较困难。林保范表示公司一直希望将日本受欢迎的药品引进香港,尤其是深受港人欢迎的产品,但本港的医药品管制十分严格,故遇到一定的困难。“主要是因为医药品的成份必须要先在本地有所注册才可进口,惟不少在日本畅销的药物皆是比较新的成份,以至当中不少均难以在香港注册、或需时数年才能完成。”
凭独家商品突围而出
林保范表示,单看目前本地药妆店数量之多,已看得出这个行业的未来前景不会差,但认为长远而言要视乎特区政府对医药品制度方面会否作出任何的改变。 除了本港市场外,松本清也有意进军澳门市场。
当前,松本清香港还是将发展重点放在开设新店上,预计今年还会多开3间,分别位于旺角、荃湾及元朗,又透露今年内公司会推出本地的会员制计划。 林保范形容, 香港松本清眼前的目标是要做“日本第一”:“现时香港人如果想买日本食品,第一时间可能想到Aeon、Donki、一田等,我们也希望日后港人想起购买日本的化妆品及补健品时,可以第一时间想到松本清。”
他认为松本清在香港虽也面临来自日本的同业竞争,但要达到上述目标仍然乐观,因公司本身拥有强大的商业关系网络,资生堂、Kanebo、Kose等日本大品牌,其许多产品也是独家给予松本清出售,能在芸芸日资企业中脱颖而出。林保范并指:“公司目前有20%产品是松本清的自家品牌,属独家产品,这也是我们与其他日本竞争对手的主要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