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家江记谈本地制作 从《小倩》和《老夫子》看到香港行业弱项

撰文: 转载
出版:更新:

【艺文编按】《麦兜故事》、《神雕侠侣》和《老夫子》等香港动画相信大家都听过,本地动画制作的生态究竟如何呢?本文摘取自《香港动画新人类》的首章〈江记——缔造崭新动画视觉〉,由香港动画家江记为我们讲述动画制作甘苦谈,并分析本地业界的强项和弱处。本书由资深创作人卢子英主编,收录18个本地动画制作单位的访问对谈,基本囊括近十多年来香港最活跃及最具代表性的动画人物,分享各自创作动画的经验和不同想法。

江记作品(图片由三联书店提供)

江记的视觉艺术创作从漫画开始,继而向动画发展。

在香港做漫画创作可以很一人宇宙,这方面,江记可谓完全掌握得到。他的漫画作品线条虽然简单,但题材丰富,早已建立起一套个人风格,到了在《号外》连载时,又迈进了一大步。

相比之下,江记的动画创作由小小的团队开始,从几部不同题材的动画短片中汲取经验,一方面发掘动画的可能性,同时也考验团队的合作性,这方面跟他的漫画创作明显有不同之处。《离骚幻觉》是江记目前为止最大型亦最具野心的作品大系,从漫画出发,开展成动画、出版、多媒体表演甚至音乐会,整个计划仍在进行中。虽然离最终目标可能还有一大段距离,但足以让人期盼。

在以下长长的访谈中,可以理解江记对自我创作的执著,同时感受到他对香港整个动画产业发展的期望,虽然面对困难重重,难得的是还可以见到一点曙光!

2017年DigiCon6,左起:江记、崔嘉曦、李国威。(图片由三联书店提供)

卢 =卢子英 江 =江记

卢 这个访问或者由香港的动画配音开始,你们一向都是找人配音?

江 找人配音的,不过要看阶段。前期可能自己配,但是只会用来做demo,或者资源贫乏时也会自己配。

卢 也要视乎是什么作品,有些作品很多对白,可能要配男的、女的、老的、幼的声音,如果找不专业的人,会很影响效果。香港是近五年才比较著重配音和配乐。还要视乎作品的演绎方式,这些都是导演决定的,包括用什么腔调。当然导演不是配音的专才,但他知道作品该表现出怎样的效果,然后去找合适的配音员。有时独立作品找了无线的配音员,可能就会变成无线的剧集了,所以有很多考虑。当然,还有资源问题。找人配音也要钱,专业的人收费较高。今次《离骚》就找了很多专业的配音,所以效果就会不同。

《离骚幻觉》截图

江 领班也很关键。他会控制studio,而且熟悉配音的话,会有效很多。特别是短片,我没那么多时间跟演员相处,可能跟他们不太熟,有时真的会有落差。所以有一个熟悉的朋友帮忙沟通,是真的比较好,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就很难做到完美。我觉得配音对一套作品观感的影响可能占三四成。例如《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我们这一家》等,它们的画面都很简单,角色塑造成功与否,起码有五六成是看配音。这些地方很难做得好,但其实很重要。配音往往是最后一个部分才处理的,但那时通常已经没什么资源了。如果不尽早处理,很多时候就会忽略。

卢 像外国的动画,都是定好了谁负责配音,然后可能还在画画的阶段已经开始配了。他们会录下配音员的表情、过程,这些表情甚至可以供动画师参考,来创作跟配音感觉搭配的东西。

江 我觉得让动画师去学配音也是必要的,学一些有关表演、演戏的东西。

卢 几年前我在香港艺术中心举办活动,法国的Gobelins动画学校请了两位导师,一个教画画,一个教默剧表演,教人用动作、表情去学习如何处理动画的人物。动画跟电影很相似,但有些地方超越了电影,因为动画不需要演员,不受限于人的框架。

江 对,有些表演是人做不了的。

卢 真人电影如果有厉害的演员,会带来很大帮助,但动画没有。所以要如何在动画中构建想要的世界,是复杂很多的。你的漫画生涯,在《路漫漫》(2006)一书就可以看到;至于动画,香港动画行业有一批学院派。我到香港电台工作时,有同事是理工大学的School of Design毕业, 那时他们有一个在英国做动画的导师Tony Lee,在课程中掺杂了一些动画的知识。

《香港动画新人类》书封(图片由三联书店提供)

书名:香港动画新人类
编者:卢子英
出版社:三联书店

江 我读书时也觉得,理工大学是比较愿意做new media的东西。

卢 是的,然后在我入职港台后没多久,就开始有中文大学美术系的毕业生入职。我问他们学校有没有相关的课程,他们说没有。所以,我想他们愿意做这行业的诱因,是动画这媒体是有趣的,值得探讨,但他们除了港台就找不到其他渠道了。

江 那时除了电视台的广告,似乎没有其他跟动画范畴相关的行业。

卢 1981年,我举办了动画会和动画班。第一届的时候,好像已经有三分之二的同学来自中文大学。大约有七八个同学,包括陈育强、黄志辉等。后来有几个同学去了港台工作,跟我做了同事,例如黄志辉。他们成绩都很好。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那时的动画需要很多技术,尤其在没有电脑的年代,有很多技术问题要解决。他们有art sense,还有很多兴趣,例如看电影、漫画等等,也帮了他们很多。以学院派来说,香港理工大学仍是核心,但也有城市大学和近年的公开大学。中大艺术系我就不太确定,在你之后……?

《离骚幻觉》截图

江 漫画的话比较多,例如Justin Wong(黄照达),动画我就不太确定……尤其这几年,我觉得是比较少的。我猜原因有可能是技术上,还有现在始终跟我们那年代不同。譬如,我当年对creative media感兴趣,可能就会去那几间相关的大学、学院。但现在,如果人们特别对moving image感兴趣,他们可能一早就分流,选择城市大学或者浸会大学了。

卢 其实学院派的势力挺大,就近年香港的动画发展而言,这是必然的,因为香港之前一直没有与动画相关的教育和训练。

江 学院的风格影响挺大,像理工大学、城市大学和公开大学的相关课程,其实也才开办不久,但已经有他们自己的传统。

《离骚幻觉》截图

卢 这在香港是挺独特的。台湾也有类似的大学,但跟香港不一样的是,他们有自己的动画工业。香港一直没有自己的动画工业,除了学院里有点机会。当然坊间也有一些动画班、工作坊,THEi(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也有相关培训。但我觉得那些都不是专业的动画班。

江 我想这跟拍电影是同一个道理。做画家很简单,可以全面控制自己的作品;做动画却不同,没有人才和资金是无法完成制作的。学生毕业后可能面临的瓶颈,就是如何“实战”,能不能继续参与动画制作。很多时候是毕了业几年,做不到相关的工作,之后就完全转行了。我有时也会遇到,例如有来《离骚幻觉》帮忙的朋友,他本来是读动画的,后来没有做动画的工作。《离骚》给了他们机会,但完结后又各散东西。我想拍电影的情况也类似这样。

《离骚幻觉》截图

卢 你接触多少这样的人?

江 数我熟悉的人,起码两三个。《离骚》的团队有很多人曾在外国读书,他们是阿龟(李国威)聘请的。我说的“多”,是指这情况不难遇到。因为香港人流行出国读书,毕业后回到香港工作的不少,但真能有所发挥的却很少。以阿龟曾经请的一个同事为例,他学的是很传统的cel animation (赛璐珞动画),但香港却多应用AE(After Effects),他学习的知识和实际应用的需要不同。人们在外国浸淫后,要在香港发挥所学是很难的。如果心态上没有从零开始的准备,会很容易感到挫败。

卢 这需要各方面去组合和协调。以香港电影工业为例,当年也没有学院提供相关课程,但香港电影照样发展得很好,可见那时很多专才都是从工作中累积经验。但动画完全没有。

《离骚幻觉》截图

江 我觉得两边要平衡,有时工业出身的人对学院派有点……两边对事情的看法都是很顽固的。如果两边平衡,多点碰撞,则有利于创新,倾向任何一方都是不好的。

卢 在香港动画发展中,你占了一个颇重要的位置。《离骚》是近年来最具野心和创意的项目,但也是最艰难的项目,因为真的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我觉得这是必然会发生的,而且也是香港需要闯过的难关。当然,香港也推出过不少长片,例如《大侦探福尔摩斯》。但《离骚》不是追求这个,而且以前没人做过。

江 其实,我常常问自己:是我不追求这个,还是我追求不了?因为从《小倩》、《老夫子》这类动画可以看到,如果香港要发展动画工业,我们的位置在哪里。香港的位置是具原创性,和可以连结周边城市的制作能力,例如《小倩》是一个“联合国”,《老夫子》则主要是香港和台湾。这些故事你一定比我熟悉。

但这些优势现在是很难发挥的。譬如,在语言文化与香港较接近的台湾,双方会互相关注对方的创作,却很少合作机会,我想这不单纯是政治上的因素;至于香港和内地的合作,照理说应该是很多的,但这类合作却很单向。反观《小倩》和《老夫子》,当中的合作是有交流的,且利用了双方长处。然而,这种模式如今越来越少了。我想原因是挺明显的,香港的电影工业活跃程度低,连带其他相关的产业也变得不活跃了。我觉得这个情况是值得留意的,不要失去香港的好传统。

卢 我觉得时机有点不同,例如《小倩》是1995年开始制作的。1995年时,韩国动画有人才,但本地发展还没有。

江 其实我们可以逆向思考《小倩》的个案,香港没有一个strong base去做core production,太依赖其他城市,所以平衡两者很重要。要保持香港的活跃程度,同时提升core制作能力。要同步才能有效,当一个位置作为中心,就总要有一个地方用来著力。这几年,我想推动此事时,总觉得好像五脏六腑各有所缺。不过,幸运的是,很多东西是历史的关口。早十年二十年,人们对本土或者香港文化的思考和关注不多;这次《离骚》的出现,及得到人们的支持,很大程度是因为大家很希望香港拥有自己的文化创作,可能是动画和音乐,而我是动画那边的。很荣幸得到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要不然我很难用众筹和ASP 去做动画。很多时候,作品的出现是历史的考核。不过,我会思考人力能改变多少历史的限制。我想这是每个香港人都关心的。

(本文由三联书店授权转载,图片及标题为编辑所拟,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

卢子英(符祥定摄)

编者简介|卢子英,资深创作人,早于1970年代末开始独立动画及短片创作,作品超过20部,获奖无数,并已被收藏于香港电影资料馆及M+博物馆。1978至1993年间于香港电台电视部担任动画设计师,为香港最早一批专业动画人员。1980年代至今,身兼动画评论及香港普及文化研究身份,发表大量动漫画及相关文字,亦先后担任香港艺术中心、香港大学通识教育及香港理工大学的动画教授,积极推动香港动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