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孩子不坏】群育学生=黑社会、性滥交?还是适应主流有困难?
政府自1960年代起如此描述“适应有困难”儿童:“与同龄儿童相比,他们常在家庭、学校或其他的公众场合表现出不能适应,产生情绪困扰或行为问题。”教育局称他们有几方面的表现需要入读群育学校:在学校违反纪律;与父母关系恶劣;行为卤莽冲动,有暴力行为,有朋党活动等;或因家庭照顾严重不足、怀疑遭受虐待。
摄影:郑子峰
根据教育局的“适应有困难儿童课程指引”,此类儿童需要加强辅导计划,并保留在特殊教育的范畴。1960年代末,教育局接触由社会福利署资助的五间儿童院舍,安排开设学校,1970年正式运作,及至1997年改名为“群育学校”,强调培养学生个人及群性发展。香港现有八间群育学校,提供小二至中六男生学位、小五至中六女生学位,全港在2015/2016年度有600名群育中小学生。
黄秋生常说自己则仁(群育中学)出身,相比之下,东湾之所以为人熟悉的缘起不见得是美事—2016年4月,立法会讨论东湾于2019年搬迁到屯门区扩建事宜,遭该区毗邻的仁爱堂陈黄淑芳纪念中学校长蔡国光去信反对,他引用教育局文件指群育学校收取闹事、逃学、加入黑社会或性滥交的学生,引发大众讨论。当时群育学校工作者指他所引用的“为有情绪及行为问题的学生提供服务的概念纲领”是根据1994年的“中央统筹转介系统CCRM”文件所订立,当中对学生的描述明显过时。一年多过去,这份纲领已经更新。
现在部分群育学生同时为特殊教育需要(SEN)学生,有情绪及行为问题,或因家庭支援不足而无法适应主流学校的节奏。教育局订明有严重违法行为、严重滥药和严重精神健康问题的学生,会首先接受其他介入和跟进,情况改善后如有需要才应申请入读群育学校。
中央统筹转介系统
把学生转介至群育学校的中央统筹转介系统的过程是这样的:在家长同意后,由原校社工、学生辅导人员、教育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等向教育局或社会福利署提出转介,系统的评审委员会作出评估,如确认有确切需要,便转介并办理入学;如否,则尝试转介其他服务。
阅读群育学生报导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