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鼻塞因由 或是鼻中膈弯曲
鼻塞并不一定是鼻敏感或感冒引起,其实有机会与鼻腔结构有关,称为“鼻中膈弯曲”,导致两边鼻孔不对称,造成长期鼻塞。鼻中膈弯曲与鼻敏感不算难分,前者经常单边鼻孔堵塞,亦未必有鼻水。不过香港人大多有鼻敏感,若同时有鼻中膈弯曲及鼻敏感,除了有机会混淆两者,症状亦加倍难受。勿以为鼻中膈弯曲最多“抖气”辛苦些,严重者可增加睡眠窒息症风险。经常鼻塞人士建议做检查作出诊断。
撰文:医善同行医学顾问、耳鼻喉科专科医生周顺杰
每个人都有两侧鼻孔,隔开两边鼻孔、位于中间的组织是由软骨及硬骨组成的鼻中膈,正常应该是垂直结构。虽大部分人的鼻孔未必完全两边对称,但鼻中膈若明显向一边弯曲,甚至“S”型结构,都会导致两边鼻孔大小不一,称之为鼻中膈弯曲。除了先天成因,后天的创伤也会导致此情况。
轻微的鼻中膈弯曲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可以无需理会或治疗。当患者有明显病征,例如长期鼻塞、呼吸不顺、头痛,甚至出现睡眠障碍,困扰日常生活,就需要正视。以鼻塞为例,鼻中膈弯曲的患者,较窄的一侧鼻孔会容易堵塞,而较阔的一边鼻孔亦容易出现下鼻甲肥大,最终情况就是两边鼻孔齐齐堵塞,此类患者特别难受。
除了鼻塞,干燥季节亦较容易流鼻血,甚至易引致鼻窦炎。本身有鼻敏感的患者,误以为鼻塞是敏感引起,直到求医时检查始发现有鼻中膈弯曲问题。
大多患者皆是无法忍受经常鼻塞带来的痛苦而前来求医,目前诊断鼻中膈弯曲多数用内窥镜检查。若情况不算严重,可用药物纾缓症状,但始终治标不治本。要矫正鼻中膈弯曲问题,可选择手术治疗,这亦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手术以内窥镜辅助进行,将鼻中膈矫正及复位;若同时有下鼻甲肥大,可同时进行缩减手术。术后,医生会在鼻腔内放置敷料止血,当移除敷料后,患者的呼吸会明显通畅。
值得留意的是,鼻中膈弯曲手术是解决该症带来的鼻塞问题,由鼻敏感引起的流鼻水及打喷嚏就要对症下药,例如用鼻敏感药去纾缓症状。
虽然鼻中膈弯曲多数是先天引致,但进行剧烈运动,例如球类或接触性运动时要小心保护鼻子,以防因为外力撞击导致鼻中膈弯曲或鼻梁断裂。长期鼻塞者若有怀疑,建议及早寻求耳鼻喉科医生检查。
“01医务所”与慈善团体【医善同行】合作,逢周日刊登由医护人员撰写的医健文章。医善同行于2019年成立,期盼凝聚社会上的爱心和力量,鼓励有心人踊跃参与医善同行举办的义工计划,各展所长,帮助弱势社群。
医善同行会以专业团队的运作方式,致力提高赞助人与赞助机构的信心,达到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目标。
网站亦会为巿民提供正确的医疗资讯;并举辨不定期的医疗健康讲座和义诊,同时积极与其他社区组织及医疗机构协作,为市民提供各种医疗服务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