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源紧绌下 能设立万全的中风中心吗?
急性中风病人需要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治疗,否则有机会机能丧失,甚至危及性命。今年《施政报告》建议设立首间中风中心,旨在理顺治理中风个案的流程,设置独立于急症室分流措施的“绿色通道”,让急性中风患者可走“捷径”获得救治。目前有关设立中风中心的细节尚未有详细定案,笔者认为设立上述中心专治中风,有望提高诊断效率。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以下数个关注点值得讨论。
撰文:医善同行医学顾问、神经外科专科医生黄伟基
当血管出现问题令脑功能受损,是为中风。医生检查中风程度会观察患者的中风位置、范围及类型。以急性中风为例,中风类型可以是血管堵塞、或是血管出血。规模较小的中风情况有机会令脑功能受损,造成机能丧失。而规模较大的中风情况可以导致脑压过高、脑水肿,从而威胁性命。
临床上普遍而言,中风的治疗黄金期大约是六小时。患者最好于此段时间内获得有效的救治,完成大部分的医疗介入程序。可是病人很多时候发病而不自知,例如即使谈话表达出现困难,面部表情不对称,手脚无力等征状,亦以为休息便了事;等到难忍不适或病情恶化,才传呼救护车送院,耽误治疗时间。
对于处理中风个案,现时机制已经有一套广泛运用的治理流程,令病人一入院恍如获“开绿灯”一样,快速接受一连串的检查和治疗,流程大概如下:
(一)救护人员会把病人送至最为邻近、提供中风治疗的医院
(二)病人入院后会由脑专科护士作出初步评估
(三)由脑内科或外科医生对病人展开进一步评估及检查
(四)安排病人进行电脑扫描或磁力共振检查,观察中风程度
(五)为病人进行所需的治疗,例如注射药物、或是进行开脑手术。
所以如果日后设立“绿色通道”,相信以上流程可获提速及优化,有望加快诊断效率,提高患者存活率。处理中风个案过程可谓争分夺秒,不难推断如果日后成立中风中心,很大机会需要提供24小时服务,背后自然需要投入大量医疗资源。要知道全天候运作的急救服务,人手需求比其他“非急症科”所需的人手更多。到底如何妥善及有效运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正是笔者认为相当值得留意及讨论的关注点。
医疗资源可以分为软件(医护人手)及硬件(设备仪器)层面。目前医护人手紧绌,如果成立中风中心后,运作所需的人手是从原有的联网调配及共用?正常医护人员有自己原本负责的工作岗位,假设遇上紧急个案,例如是中风,甚或车祸,亦是以“兼任”方式参与救治。设立中风中心,合理推论当中医护人手会“专治”中风。那么将治理中风的专才聚于一处,又会否令其他医院原本的急救科或脑科等等,出现人手短缺?
在设备仪器方面,增配硬件无疑较为容易,但治疗中风过程涉及不同仪器,每款仪器都增购未必实际,何况最终亦需要依靠人手去操作。加上处理中风,与处理其他治疗大为不同,我们无从估计中风病人何时入院、需要何等程度的治疗,变相若预留专治中风的人手于中风中心,可能导致浪费资源。
再者除了医疗资源,首间中风中心落户地点亦需要仔细考虑。香港地少人多,有一定的地域限制。首间中风中心选址宜以交通便利为主,能够方便患者到场接受治疗。亦宜留意地域安排,尽量避免居住不同区分的患者“舍近取远”跨区求诊。
总括而言,设立中风中心可将处理中风个案的医疗资源聚集,提升整体治疗效率,对长远研究中风治疗更有所裨益。但前提是需要理顺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务求妥善运用有限资源,将治疗服务比现时做得更好,治理到更多有需要的病人。
“01医务所”与慈善团体【医善同行】合作,逢周日刊登由医护人员撰写的医健文章。医善同行于2019年成立,期盼凝聚社会上的爱心和力量,鼓励有心人踊跃参与医善同行举办的义工计划,各展所长,帮助弱势社群。
医善同行会以专业团队的运作方式,致力提高赞助人与赞助机构的信心,达到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目标。
网站亦会为巿民提供正确的医疗资讯;并举辨不定期的医疗健康讲座和义诊,同时积极与其他社区组织及医疗机构协作,为市民提供各种医疗服务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