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行山小心毒蛇 一文睇清应急之法
每年秋天是本港出现蛇咬个案的高峰期,皆因不少行山爱好者纷纷出动登山远足,沿途路经草丛或阴暗处,一不留神,易遭蛇咬。以下浅谈三种急症室个案常见的毒蛇品种,亦提醒若不幸被蛇噬咬,首要是尽量不要跑动,尽快求医。期间更不宜走近毒蛇以图拍照及捉拿,以免再度受袭。
撰文:医善同行医学顾问、急症科专科医生刘启基
本港蛇类平时居于山林郊野,藏身草丛及阴暗处,大多不会主动攻击人类。据临床经验,因蛇咬前来急症室求医的,大多是行山人士及本身居住乡郊或山边的人士。急症室常见的毒蛇品种大致如下:
(一)青竹蛇。属蝰蛇科,蛇头呈三角形,背呈亮绿色,蛇腹米黄或浅绿,尾背部为红色,雄性两侧有白色线,常藏身于草丛之中而难被发现。被其咬后伤处会出现明显红痛,瘀肿,化验伤者血液可能发现凝血病、血小版减少症及去纤维蛋白原。
(二)中华眼镜蛇。属眼镜蛇科,蛇身多呈棕黑或灰色,因头颈在受惊时呈“饭铲”状,项有眼镜斑纹,所以又名“饭铲头”、“眼镜蛇”。在日间及夜间都有咬伤个案,约七成发生在白昼。入夜后,因色调深而难以察觉其存在。其毒素会令伤者患处麻痺,组织肿痛然后坏死,即所谓“烂肉”。笔者曾诊治一名青少年,其于鲤鱼门魔鱼山遇到眼镜蛇,伸手捉蛇时被咬,虽尽快送院后获注射抗蛇毒血清,但随后食指指头发黑,组织坏死,最终需要切除部份食指。另外,本地有记载此类蛇可由毒牙喷出毒液,以袭击伤者眼睛作自我保护。
(三):银环蛇。又称银脚带。同属眼镜蛇科,蛇身有黑白分明的环状花纹。被咬后的伤口表面不会流血肿痛,但其毒素却会影响神经系统,伤者会头晕、呕吐、肌肉无力,眼皮下垂、视力失常、声音沙哑,更严重可影响呼吸、抽搐发作、昏迷、低血钠等,带来致命风险。
当有人不幸遭毒蛇噬咬,身边人可为其尽快报警求助,而伤者在等待救援期间,可将伤肢放于心脏高度以下,尽量不要跑动,停止活动,以缓减毒素经淋巴及血液扩散全身。旁人如有生理盐水或消毒药水,可简单清洁伤者患处;如有纱布及绷带,亦可轻轻固定伤者伤肢。但须切记不要扎紧伤肢,因为扎紧反会令伤者患处毒性加剧,增加筋膜室症候群及坏死机率 。
坊间有些迷思认为蛇咬令伤口红肿,望以冰敷按摩作减轻疼痛,甚至是“啜血”于伤处吸出毒素,以图纾缓症状。事实上,蛇咬伤口不宜冰敷,因为冰敷令血管收缩,令毒液扩散,按摩亦有类似不良作用。而啜血取毒更是徒劳无功。当蛇牙咬破皮肉后,毒液会恍如打针一样被注射入皮肤组织及肌肉内。用口啜吸不但无法吸出已渗入皮肉的毒液,更有机会令口腔细菌入侵伤处,造成细菌感染。
被蛇咬后,尽快送院是为上策。不少伤者被蛇咬后,试图自行或拜托他人近距离用手机拍下蛇貌,甚或活捉或杀死毒蛇。其实,这只会更容易刺激毒蛇发动攻击,结果“咬多几啖”,伤上加伤。
虽然,拍下“凶蛇”外貌,或有助医生作出判断,但亦无需以身犯险,可以较远的安全距离下拍照纪录蛇的外型。即使未能拍照,医生也可凭临床观察伤者反应、伤口状况、伤者所形容的蛇身颜色及花纹特征,大致能猜测毒蛇品种,从而决定是否处方相应的抗蛇毒血清。
有时候,伤者被蛇咬的征状轻微,或蛇的品种属低毒性(如游蛇),未必需要注射抗蛇毒血清,亦宜留院观察,服用抗生素及打破伤风针(即使注射了抗蛇毒血清,同样需要),并消毒伤口以避免细菌感染。
蛇咬属急症室内常见的个案。若不想“去行山”变成“去医院”,当步入乡郊地区、漫步山林之际,尽量避行草丛或阴暗处。亦建议黑暗时带备电筒探清前路,观察蛇踪;同时用行山仗扫视前路,“打草惊蛇”,避免步近毒蛇而不自知。
“01医务所”与慈善团体【医善同行】合作,逢周日刊登由医护人员撰写的医健文章。医善同行于2019年成立,期盼凝聚社会上的爱心和力量,鼓励有心人踊跃参与医善同行举办的义工计划,各展所长,帮助弱势社群。
医善同行会以专业团队的运作方式,致力提高赞助人与赞助机构的信心,达到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目标。
网站亦会为巿民提供正确的医疗资讯;并举辨不定期的医疗健康讲座和义诊,同时积极与其他社区组织及医疗机构协作,为市民提供各种医疗服务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