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地】短视近利与三大阻碍 棕地政策解救不了棕地(下)
上文提及,棕地业者的反对声浪并非棕地难以处理的真正主因,最大的阻碍仍来源与地主、黑社会与区议员,政府虽已表态会继续开发有发展潜力的棕地,但最后可能仍要调高收地价码才能顺利进行,毕竟这些反对势力的影响不容小觑,如果收地价钱谈不拢,政府很难说做就做,而目前政府的收地价码,显然难令地主满意。反对势力的阻碍,加上政府以财政考量优先的作法,棕地的处置问题往往缺乏长远、全面的规划,尽管发展局声称将继续推动发展现有棕地,但要将问题彻底根除,前景恐怕不容乐观。(此文章为下集)
“你现在用每平方呎1,300多元去收地主当然嫌不够,(他们)才会跟黑社会、区议员去搞反对。做生意的人很简单,我做棕地生意赚多少、你赔给我又是多少?很明显做生意赚得更多,况且土地放得愈久、卖得愈贵,地主没有必要急着处理它。”
房产发展研究中心创办人、因宣誓风波被禠夺议员资格的前立法会建测规园界议员姚松炎指出,政府确实有《收回土地条例》这把“尚方宝剑”可使用,但近年政府对使用该条例的立场变得愈来愈保守,一方面害怕地主提起诉讼,另一方面又说这方法旷日废时、不适合大规模使用、要对私有产权有所保护等等。但从1997年至2017年之间,政府曾在154个公共工程及市区重建项目中引用《收回土地条例》,其中只有8宗案件有业权人提出司法覆核,且无一覆核成功,当中历时最长的案件也仅需12个月,可见当局担忧地主诉讼、耗时过长等理由,显然不具足够的说服力。
土地问题不能作生意考量
不只对棕地的处置不够魄力,姚松炎对政府的整体规划也颇有疑虑。他认为政府目前的开发方式,是哪区棕地看起来有发展潜力,他才会去做调查、收地,明显欠缺对土地使用的整体规划。相反,如果先将所有棕地收回储备,业权马上就能回到政府手上,再慢慢有系统地去规划,针对各区如何开发有完整的发展构想,显然是较佳的土地使用方式。
“但这也很难,因为香港政府是以经济考虑为先,把棕地买回来储备要花很多钱,而且还没办法马上看到成效。况且政府在没有阻止棕地扩张的情况下,想把棕地全部收回来储备,可能会赔到破产。但现在的方法就很简单,有一个新开发区未来卖地每平方呎1.5万元,我现在赔你3,000元都还划算,两年后拍卖政府就赚大钱了。但土地储备不只要先花上几百亿、几千亿, 十几年都还不一定会开发到,做生意的人就不会想这样,香港政府确实是个大生意人。”不过,财政数字的亮丽与否及卖地牟利的多寡,是否应为政府解决土地问题的首要考量?答案应也不辩自明。
经各方长期的研究与辩证、破除“地少人多”的迷思后,港人已渐渐跳脱了“土地不足”的伪命题,普遍认同“香港不是没有地,而是没有良好的土地政策”,而目前仍在乡郊地方被无序滥垦的棕地,无疑成为其中一项铁证。
香港大学民调研究中心在去年11月所做的“大屿山人工岛民意调查” 显示,有70%受访者赞成政府优先处理使用现有的棕地,再考虑兴建发展人工岛,可见在棕地问题的处理上,政府已取得多数民意支持。
如何收地安置产业只字未提
发展局的回应虽看似“从善如流”,“全盘接纳”土供组提出的八项觅地建议,但细看其对棕土的发展计划,除了再次重申将继续发展已发展的部分、并持续研究有发展潜力的棕地外,对于如何阻止棕地蔓延、如何进行收地、产业如何安置等执行面上的障碍,发展局仍只字未提,难免让人担忧再多的动作,最终只会沦为“说易行难”的口号性政策。
再者,政府对土地发展的想法仍停留在局部、片面的开发思维,欠缺整全的土地使用政策,且现实之处在于,香港仍由各大地产商掌控逾千公顷的农地“备而不用”,新界也有760公顷棕地尚未开发,由私人不当掌控的土地面积,远比政府手上可运用的住屋土地多。政府在完全丧失土地主导权的情况下,每每有开发需求时,总需仰人鼻息与地主重新谈判,地主也看准政府有开发需要而重重掣肘,导致政府对香港的楼市地价始终无从管控。
港府要摆脱被动的棕地政策,除了先就棕地进行完整普查、研究现行产业应如何安置,并对违规的棕地作业严厉执法之外,最重要的,还需制订完善的法令制度防堵棕地扩张,减少审批棕地作业的许可申请,在全面掌握棕地现状及处理方案过后,勇于使用《收回土地条例》以建立土地储备,才能重新夺回政府对土地使用的主导权。
重温上集:【棕地】短视近利与三大阻碍 棕地政策解救不了棕地(上)
上文节录自第164期《香港01》周报(2019年5月27日)《短视近利 棕地政策解救不了棕地》。
相关文章:【棕地解锁.一】遍布偏远乡郊 棕地是如何炼成的?【棕地解锁.二】车过人不过 被棕地占据的攸潭美村【棕地解锁.三】面积24年增长近一倍 谁让棕地无止境蔓延?【棕地解锁.四】20年来不管不理 港府已无勇气面对棕地困局
【棕地达人.一】揭开“土地侏儒”遮羞布:修不到的《城规条例》【棕地达人.二】揭开“土地侏儒”遮羞布:听不入耳的“策发会”【棕地达人.三】揭开“土地侏儒”遮羞布 香港变得不一样了?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