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地】短视近利与三大阻碍 棕地政策解救不了棕地(上)
土地供应专责小组(土供组)去年底就整体土地供应策略及土地供应选项提交建议,其中一项为“棕地发展应作为优先及重点推展的选项之一”,发展局也承诺就已规划棕地继续推动,其余部分持续研究发展潜能。然而,仅是研究、推动、开发棕地,是否便符合土供组所指出“应就发展新界棕地制定整全策略”的意见?长期研究棕地问题的前立法会建测规园界议员姚松炎对此相对保留。(此文章为上集)
“发展局现在的态度依然不够积极,他只说要继续开发棕地,却没有说要怎么阻止棕地继续扩张,政府如果不先冻结棕地,后面只会愈搞愈乱。”房产发展研究中心创办人、因宣誓风波被禠夺议员资格的姚松炎指出,两年前他曾在立法会上提醒政府,必须马上冻结棕地扩张再进行开发,否则业者会另觅新地继续原本的棕地作业,让尚未被破坏的农地变成棕地,到政府有开发需求时,又要去收地赔偿。
他认为,正确的步骤应是先修改法律,有系统地管制棕地,防止其持续扩张,并强力取缔现行违规的棕土场;其次要统计已经被棕地化的土地,严格控制其不能再改变土地用途,并辅以相关的配套措施,把棕地造成的污染减到最低;最后才依据整理过后的结果,选出合适的地点进行开发,并安置相关业者。
“这些我两年前在立法会就讲过了,不过政府摆明没有这个打算。他们说‘冻结’这个词是错误的,违规建筑才要‘冻结’,但棕地不算违法, 所以‘冻结’这个词并不适当。政府也说,现行法律足够防止棕地违法扩张,因此不需要进行普查,但事实就是,法律阻止不了棕地的扩张(2003年到2017年共增长了340公顷棕地)。”
土供组提交报告后,发展局局长黄伟纶曾于2月中交代棕地发展进程,表示当局将持续推动已规划的古洞北、粉岭北等340公顷棕地的发展,又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展开新田及落马洲一带的棕地研究,并于年中研究尚未规划的760公顷棕地的发展潜力。姚松炎对有关措施不尽满意,认为大多是“治标不治本”,但仍肯定政府的回应算是踏出了重要一步,也证明政府之前的说法都是拖延逃避的借口。
业者非收回棕地最大阻碍
“过去政府一直拒绝谈棕地开发的问题,民间用了快五年的时间说服政府,也做了很多文件的调查,但直到一年前政府还在动员说有很多棕地业者反对,而这些产业是香港经济重要的一部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他指出,较早前有传媒报道,根据土木工程署去年讲解多层棕地方案的区议会文件,其实棕地作业者普遍支持政府盖高层建筑物来安置棕地作业。
以洪水桥的棕地为例,经评估后约有八成的棕地作业能搬进高层,回收业、汽车修理、仓库等都能进驻,不到两成是大型机具的工程,就在旁边保留一块空地给他们继续作业。可见经济因素、业者反对等理由,并非如政府所言棕地难以处理的主因。
既然业者并非收回棕地最大的反对声浪,那究竟是政府过于懈怠,抑或有其他因素导致政府处理棕地问题时总是窒碍难行?姚松炎认为,有三大来源是解决棕地问题的极大阻碍:“第一个当然就是地主,为了拿到更高的赔偿金额,他会一直站在政府的对立面;第二个是黑社会,他们经营的公司多年来违规发展棕地,是用来营利谋生的重要工具;第三个就是区议员。”他解释,区议员之所以反对收回棕地,通常都是同时身兼地主身份,有的甚至三种身份都有,就能运用黑道白道、各方不同领域的影响力,想尽办法取得更高的赔偿。
根据《苹果日报》在今年3月初的报道,元朗41名区议员中,至少11名持有棕地,正在经营露天仓库、货柜车场等棕地行业,其中一名区议员甚至被指具有黑道背景,但这些议员在讨论棕地相关规划时,却总能毫不避讳地出席各种会议,不仅没有申报利益,还颇有“球员兼裁判”之嫌。
姚松炎认为,虽然政府已表态会继续开发有发展潜力的棕地,但最后可能仍要调高收地价码才能顺利进行,毕竟这些反对势力的影响不容小觑,但以政府提出的收地价码,地主们会轻易妥协吗?继续阅读:【棕地】短视近利与三大阻碍 棕地政策解救不了棕地(下)
上文节录自第164期《香港01》周报(2019年5月27日)《短视近利 棕地政策解救不了棕地》。
相关文章:【棕地解锁.一】遍布偏远乡郊 棕地是如何炼成的?【棕地解锁.二】车过人不过 被棕地占据的攸潭美村【棕地解锁.三】面积24年增长近一倍 谁让棕地无止境蔓延?【棕地解锁.四】20年来不管不理 港府已无勇气面对棕地困局
【棕地达人.一】揭开“土地侏儒”遮羞布:修不到的《城规条例》【棕地达人.二】揭开“土地侏儒”遮羞布:听不入耳的“策发会”【棕地达人.三】揭开“土地侏儒”遮羞布 香港变得不一样了?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