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稳定血压预防主动脉剥离?3错误行为易致血压大幅度波动
高血压是个沉默的杀手,当它不稳定时,可能会引发主动脉剥离的最大隐患。
台湾台北慈济医院心脏血管外科主任谌大中医师指出,稳定控制血压才是避免主动脉剥离的根本之道,但病患不见得会乖乖吃药,反造成血管伤害。
相关文章: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无原因?多属无症状小心肾脏心脏4个并发症👇👇👇
高血压是主动脉剥离的幕后黑手?
谌大中强调高血压是一种非常沉默的疾病,很多人甚至不觉得自己有病,因为它常常没有明显症状。然而,一旦高血压不受控,特别是当血压高低起伏剧烈时,对血管的冲击如同在血管内“跳弹簧床”,长期下来会使血管变得脆弱而容易破裂,最严重时可能引发主动脉剥离。这也是为什么控制血压时,不仅要看数值是否偏高,还要确保血压稳定,而非忽高忽低。
高血压病患的三大错误行为!
1. “高才吃、低不吃”的服药方式:
许多患者习惯只在血压偏高时才服药,而血压正常时则不吃药。这种方式容易造成血压波动大幅度变化,谌大中举例,一下子190mmHg、一下子90mmHg,血管根本受不了。
2. “假装健康”的掩饰行为:
有些患者在看诊前的几天才开始乖乖服药,试图给医生“好看的数据”。但这样的行为不但无法真正改善血压问题,反而可能因为血压急速下降或反弹而加重风险。
3. “觉得没事”的伪健康感:
高血压初期可能完全没有症状,甚至多年后也不觉得身体不适,这让许多人低估了它的威胁。谌大中说在急诊很常碰到病患,问他“有没有高血压 ?”、“ 从来没有 !”但我们治疗好后,在病房一量血压180~200mmHg,因为病患很久没检查,问他“上次量血压什么时候?”,“两、三年前了”。高血压带来的伤害是逐渐累积的,无论有无症状都应该持续监控与治疗。
如何控制血压?(按图了解👇👇👇)
相关文章:高血压|血压降可减药?补钙多饮水8种方法降血压红枣番茄护血管
正确的高血压控制方式
1. 每天定时服药:
现在的高血压药物大多一天只需服用一次,只要每天记得早上服用,就能有效控制血压,大幅减小主动脉剥离风险。
2. 稳定血压比降压更重要:
治疗高血压的重点在于稳定血压,而非急速将血压降下来。谌大中强调,保持血压在理想范围内(130~135mmHg)是最安全的方式。
3. 定期测量血压:
每天早上固定量测血压,并记录数据,方便与医师讨论配合治疗,尤其是血压波动剧烈的患者,必须密切监测。
相关文章:高血压|降血压不只靠吃药 5类食物可常吃 肉类选这些取代猪牛👇👇👇
延伸阅读:
【本文获“Heho健康”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